走进昆明,守护古镇文明
透过古镇,仿佛能在昆明的过去、现在的生活场景之间互相切换。
(官渡古镇实景)古迹低语
从新宝象河临近的大牌坊进入,可以直达妙湛寺金刚塔,这个区域古建筑密集,环伺有妙湛寺双塔、妙湛寺、文明阁、碑林博物馆、古戏台、土王庙、法定寺。
妙湛寺金刚塔周围总是围着好奇的游客,他们似乎想把塔身的砂石数量弄清楚。不远处的古戏台、东西塔及妙湛寺与金刚塔四者相望,连成一片,共同组成官渡古镇重要古迹景观——妙湛寺建筑群。
(妙湛寺双塔实景)
公元1290年(元代至元二十七年),妙湛寺开始建设,1295年落成,后因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中央。妙湛寺门前的塔原有两座,建于公元1327年至1335年,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发生地震西塔被毁。而临近妙湛寺双塔的金刚塔始建于1457年,由镇守云南的太监罗琏捐资建造,主要目的是求寿延年。
2002年,官渡区政府重修文明阁建筑群时,重建了妙湛寺西塔,同时对东塔以及金刚塔也进行了修复。
如果你来过这里,便会知道,妙湛寺上方悬挂着一个匾额,上书"少林寺",这里便是少林寺在西南地区确定的首所下院。妙湛寺包括天王殿、罗汉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光明殿和妙德阁。古镇全部寺庙殿阁的塑像都是由剑川能工巧匠用优质木材雕刻彩绘而成,值得品味。
(妙湛寺实景)
妙湛寺门前的双塔一东一西,相距约15米,通高约17.5米。其中东塔于196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妙湛寺双塔实景)
而位于官渡古镇中轴线上的金刚塔,是中国现存建造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金刚塔实物,也是中国唯——座全部用砂石砌成的古塔。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塔通高约16.5米,重1350吨,基座呈方型,有券门相通,人可从中穿行而过,犹如礼佛,故又称"穿心塔"。
(妙湛寺金刚塔实景)
妙湛寺金刚塔与东西双塔三塔中央建有一座古戏台,戏台为2002年重修官渡古镇时,在原有戏楼的原址重建的。最初的戏台大多与寺庙合二为一,戏剧成了宗教活动的一部分。经过演化,古戏台成为古镇百姓唱花灯、演滇戏的主要场所,节庆庙会也热闹非凡。据说,这座康熙末年建起的原戏楼曾上演过无数精彩剧目。
(古戏台实景)
2006年,花灯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遗名录;2008年,滇剧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的古戏台,不再有音乐传出,但它的形貌仍然是今人瞻仰古人生活的渠道。
离开妙湛寺建筑群之后,可以到临近的官渡古镇法定寺看一看。
法定寺是官渡名胜之一,2003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宋,后也经多次重建、重修。其现存正殿为清初重建,坐北朝南。寺原系三进两院的建筑群,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架较高,斗拱承重,保留了我国古代建筑早期斗拱样式,外檐木雕造型生动,制作精美。
(法定寺实景)
官渡古镇的古建筑还有很多,横跨官渡五山、官渡六寺、官渡七阁、官渡八庙及八景、官渡二宫和官渡二河,可探索之地众多。
虽说,官渡古镇如今的面貌与现代生活早已融合,但曾经的古建筑仍有许多留存,历经重建或修缮,古建筑代表的历史不会轻易缺失,古建筑记录的人文也都登记在册。如同古生物学研究领域解码地质记录中化石留下的线索,一点点、一块块地完成不同朝代留存的拼图。寻找官渡"老味道"
今天的官渡古镇除了能观察古人留下的痕迹,也能找到地道老昆明的"腔调"。
老昆明的"腔调"藏在两个地方。一个听音——官渡腔;一个赏味——非遗传承。
官渡腔表现的昆明话,口音更重。官渡方言因声调表现,给人以直来直去的感觉。这样的直接也会加重官渡居民的热情感。
官渡原住民已然和官渡古镇如今的展现融为一体,居民们见惯了家门口的古迹,听熟了古迹诉说的历史,也习惯了与五湖四海的游客擦肩……
(官渡古镇实景)
官渡古镇的"眼镜粑粑"店门口,几乎每天都会排起长长的买粑粑队伍,店主杨武早已见怪不怪。杨武从大理来昆明已有些年头,他带着眼镜,眼神泰然自若。从一个路人的角度观察杨武,他是一个生意人,却又不像生意人。
杨武的家族世代加工面粉,曾经一边读书,一边给父母做面粉加工。刚来昆明,杨武一直做着喜洲破酥饼。直到官渡古镇恢复重建之后,他遇上了契机。
当时,官渡古镇有一个姓太的老先生,退休之后在古镇开茶馆讲评书。太先生觉得杨武的面食做得好,想让杨武做官渡粑粑。接过太先生的配方时,杨武一定不会想到,许多年之后,他将官渡粑粑做进了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眼镜粑粑店实景)
杨武说,官渡古镇重建之后,有很多老年人回来寻找当年吃过的那个味道。擅长做喜洲破酥饼的杨武,最终留住了官渡粑粑的味道。
官渡粑粑团团的、圆圆的,不仅寓意好,其做工也很考究。按照杨武的介绍,官渡粑粑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让水和面粉之间充分糅合,待面发好,佐以碱和盐,让面富有筋骨与劲道。
一般来说,发面在40分钟左右,揉面为的是排空气,待面里的空气排掉以后会把馅包在里面,再放置5分钟,这个时候,面由内而外散发一种气泡,烤起来就会膨胀。外表金黄,外脆里酥。
杨武销售的官渡粑粑有四种口味,白糖胡麻、玫瑰豆沙、白糖花生以及白面光饼,其中最畅销当属胡麻馅。
来过官渡古镇的人,都会发现,这里小吃众多。就像杨武的观点,一个地方的气质,来源于是否具有可传承的东西。这些东西中,吃的首当其冲。官渡粑粑也算一种乡愁,就是小时候记忆的那种味道。
(官渡古镇美食夜市实景)从非遗传承中解码人文奥秘
"民以食为天",食物一旦被赋予情感、赋予意义,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官渡是官家的渡口,是一个驿站,也是一个文化中心。换句话说,官渡古镇留存的人文,是历史的存档,也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当中的一块拼图。
了解昆明,可以从官渡古镇开始。
建立于2011年初的官渡饵块传习馆,能让到此的客人们了解其作为"官渡三宝"之一,如何从平常百姓家一步步走进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上世纪八十年代更名的云南围棋厂,能让人了解其生产的"云子"为何声名在外,白子为何晶莹似玉,黑子为何乌黑透碧;乌铜走银传承人金永财于2010年8月出资建立的乌铜走银传习馆,能让人详细了解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运用精湛技艺产出一件件珍品。
(官渡饵块传习馆实景)
另外还有成立于2011年4月的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古渡梨园"四个字,道尽官渡古镇的传统文化精神。如果以上观后皆不过瘾,可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看看,这里展出的琳琅满目的民间文化艺术,将老官渡生活的美好徐徐展开,赏心悦目。
(官渡古镇实景)
昆明的古镇资源数不胜数,比如晋城古镇,这里是滇文化发祥地及中心,其保留着明清两代城建布局;团结乡的乐居村,建村历史达600余年,是彝族世代聚居的村落,也是一处典型的一颗印风格传统建筑群落;中国历史上璀璨的文化中心龙泉古镇,涉及二十余处历史建筑,包括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及典型"一颗印"式建筑晋氏宅院等;石林糯黑村,这里有上百年历史的石板房、上百年的老树,撒尼文化在这里沉淀……
昆明市委网信办
禁酒令吓坏白酒股,五巨头日损770亿市值,五粮液跌幅最大一份来自人保财险且快速疯传的公司内部禁酒令,险些令市值高达五万亿的白酒板块崩塌。网传禁酒令通知的大致内容为,严禁在工作日(含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和其他工作时间饮酒,确需饮酒须严格按照
餐饮发家梦开家线上小酒馆,成本5000,月入8万!月入8万,这事不难做啊!总第3407期餐企老板内参张心笛文新机来袭!酒生意进入高速迭代期月初,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彻底消亡,成为时代的记忆,酒生意又一度登上了讨论热榜。在海伦司上市微醺
山西杰出青年创业奖牛立群创业路上敢做梦更要敢追梦十几年前,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牛立群第一次见到了扫地机器人。从小就喜欢鼓捣电路的他,看着这个纯进口价格高昂的机器人,萌生了开办机器人研发公司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毫不犹豫地辞去
河南工业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使命为接受党史教育洗礼,砥砺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智慧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1月25日至2月7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梦朝阳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什么是垂帘听政?垂帘听政,指的是太后或皇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殿上用帘子遮隔。说到垂帘听政,就会想到慈禧太后,因为影响大,其实,历史上做过此项工作的人多了去了。垂帘听政最早出自于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
神奇出生,惨遭遗弃,后成为农耕始祖,五谷之神这个故事来自于史记周本纪部分。姜原画像(一)有一个叫姜原的女子在野外游玩。忽然,她看见地上有巨人的足迹,感觉很好奇很兴奋,想去踩它。踩过之后,忽然觉得腹内动了一下,像怀了孕一样。结
超牛的外交家子贡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是大国,国内的贵族田常想夺取政权,可是没有威望,就想攻打鲁国!孔子是鲁国人,他就召开弟子会议,商讨解决办法!弟子们主动想去,孔子不同意,最后指派子贡去完成任务!子贡
清朝乡贤无所作为,但是朝廷为何宁可备而不用,也要白养他们?引言乡贤祭祀本是一种地方性的祭典,它的祭祀对象是当地的贤人,主要是对曾经为当地做出过贡献的人物进行祭祀。通常在节日期间,当地居民会集体携带祭品,即祭品,到当地贤人的墓地拜祭,祭拜贤
浙江三门迎龙上灯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央视网消息元宵佳节,在浙江台州三门县,当地舞起了有着千年历史的花桥龙灯,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丰收平安。龙旗开路,花灯赐福,腰鼓助威。伴随着昂扬的鼓声,两条38米长的板凳龙六条1米长
央行公布2023年首批罚单,3家机构合计被罚超3000万2月10日,人民银行网站披露了2023年首批行政处罚信息,共15张罚单涉及3家金融机构。其中,江苏银行领到人民银行2023年1号罚单,被罚款773。6万元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两家券商分
返岗复工新姿势,要不要体验一下?车票难抢道路拥堵路途漫长节后返岗复工的你是否年年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眼下全国各地正抢抓复工先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也纷纷行动点对点一站式运输保障常态化开展务工专车专列包机接续出发让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