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解胡海牙内家八段锦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固肾腰是一个人人有兴趣的话题,顺便讲一段,胡海牙谈道家精气观念及补肾功法。 一、胡海牙道家的固肾功法 当今世人以"满足欲望"为时尚的现状其实并不是多么时髦的事情,这也不是近百年才有的。早在几千年前,轩辕黄帝时期,人们大致如此了。《黄帝内经》中,黄帝问他的老师,为何今时之人五十岁都衰老了呢?岐伯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房中交接之法,起居有度,不妄动作。"(据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而今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游于阴阳,生活起居,无节无度。"(出处同上) 朋友,看是不是我们的日常,所以说,所谓一切满足自己的欲望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多么现代化、时尚或者流行的前沿,是老经典了。 道家内丹学更是强调肾水的重要性,道家所谓"药"即人体之精气神。胡海牙"仙学口诀举要"一文中说:"修炼者谓药,常有小药、大药、内药、外药之分。""又说,"凝神入气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到活子时来,即是生药。" 但是如何补肾呢? 胡海牙曾有一篇文章《欲保长寿,先补亏损》,就说,消耗过多者,先补亏损,才可能有精力、有能力去体悟大道。而且他介绍的补亏损的主要方法是"静功",即打坐。 然而静功对于现代上班族来说有些要求过高,因此他又说,静功需要补充全体运动之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等。 这图暗含养生法 二、胡海牙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详解 对于为了生活而忙碌的现代人而言,"静功"多数难以实现,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再好不过了。 胡海牙版"两手攀足固肾腰"与体育总局版差别较大,根据他的讲解,我把它分为五个动作: 动作一:预备式: 两脚肩宽站,两手抱腹前。 预备式是进入练功的准备动作,是给身体一个信号,现在我放松下来了,现在我已经准备好练习这段功法。我站得很稳,我能感受到两脚站在地上,我的下巴微微含起,头部正顶着天空,我的脖子也很放松,肩膀微微下沉,两手抱在腹部前有股弹弹的张力。 动作二:双手划弧: 两手顺势变掌下滑到两侧腰间,掌心向后,用暗劲向后,向上,向前划弧到耳边(相当于在腋下完成这个动作,然后两掌上举到耳边,这个动作需要琢磨才能完成)。 其实,这个动作是和动作三连在一起的,为了便于练习,我把它们分成两段。 动作三:手背腰同倾: 紧随上个动作,当两手划弧到耳边时,腰部和上身有一个上提动作,随着两手一起划弧,向前弯腰背,两手手指向前按向脚面。 这个动作过程中,两腿需要伸直,下按时胳膊伸直,两手尽量按向脚面前,头部和颈部需要放松,像垂瓜一样跟随上身垂下去。 实际上,动作二和动作三完成的是,两手划弧弯腰按脚。和体育总局版本最终实现的弯腰按脚是类似的,只是,胡海牙版是一个连贯一体动作。 动作四:暗劲八下按: 紧跟上个动作,头肩下垂,两手手指向前按于脚面前,腿部伸直状态下,两臂已经伸不动了,这个时候,保持动作,两个手掌在足前,连续用暗劲下压八次。 动作五:收势:放松,两手臂自然带动上身上挺站直,然后,两手不需要举到头顶,直接顺势肩部自然下垂到身体两侧。 重复前面动作,连续做八次。 不要看那么复杂,其实就是弯腰双手攀足而已,只是细节才是关键。 非示意图:头部不抬,手臂伸直 非示意图:头部不抬,垂下去 三、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细节分析补充 这个动作的难点是,两手划弧带动身体攀足这个一体动作。虽然,我把它分成了几个步骤。但实际上,这是一起完成的。 从两手动作来看,是两手用暗劲(即是两手掌向后动时,给个阻力,感受到手掌的微微发胀)向后、向上、向前、向下划弧直到按向脚面。 从上身动作来看,当两手划弧向上时,身体也跟着划弧,向上,向前倾倒向足。 从腿部动作来看,腿部是一直保持直的,不能打弯。 对于运动较少的人来说,如果上身不能弯曲太过,手臂不能伸直到脚背或者足前地面,可以手臂稍微弯曲,但保持腿是直的,两腿和腰部是绷紧的,也能起到效果。随着练习的熟练,身体也慢慢能弯下腰了。 练习动作一定要慢,不能快速弯腰低头,但是又是一气呵成,在一个节奏和韵律里。 胡海牙说,这个动作不但"固肾",还能保持心-脑-血-管通畅。 卫昌国学|以国学智慧探索内我大美。 2022年11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