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核酸检测降价企业营收增加但回款困难
疫情这几年,国内的核酸检测产业可以说是造就了盛世,虽说居民的核酸检测费用频频下降,减轻了居民的检测负担,国内有的地方的混管采样。就在昨日,贵州开始执行新的核酸检测价格,单管14元/人次,多人混管最低2.6元/人次。
可是一些民众对于被动不动就喉咙被捅产生了阴影,抱怨连连,指责价格再怎么降都是大产业、大买卖,最后发财的都是那些厂商。
2020年初,单价核酸检测价格为200元左右,随着国家医保局多次调价,价格从180元、80元、60元一路下降。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调降核酸检测价格,各省级医保局纷纷跟进调降,混检价格跌破3元。
为防止疫情蔓延,核酸检测早已常态化,早就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国内的核酸检测市场规模突破了100亿元,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样的超大城市,核酸服务公司就达到了160余家
据一些机构估算,每价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3元左右,在检测费用连续下调的背景下,企业的毛利空间也不断地被压缩。
而民众的核酸检测费用一直由各地政府来买单,但贵阳市在11月1日发布通知称,除医疗人员、物流人员、商场人员等仍可免费受检外,其余情况的核酸检测取消全面免费制, 另外湖南、四川也有县市发布相似的通告。
虽然国内的核酸产业看起来一派繁荣,但据多家财报显示,国内多家核酸检测公司今年的前三季度盈利虽然大增,但企业应收账款也随之增加,甚至有的企业应收账款都超过了同期净利润的三倍之多,显示地方财政拖欠企业的债务越来越多。
国内核酸检测产业看似一片蓝海,遍地黄金,可相关的企业纷纷地陷入了回款难的境地。北京的一家核酸检测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个季度一回的算是快的了,有的回款周期长达半年甚至九个月。拖个大半年、一年的回款周期在很多核酸企业都很常见。
国家卫健委在今年4月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完成了大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如今据估算这个数字恐早已突破了200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