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波操作真心给我震撼到了
1
11月伊始,就传出了一个好消息。
著名科学家颜宁突然官宣: 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一职,回国全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颜宁,是全球顶尖生物学家。
她是施一公最得意的女弟子;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女博导;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因为她的"出走",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如今,"颜宁回国"的消息一传出,便迅速登上了热搜。
网友纷纷感叹: 颜宁终于被"抢"回来了!
是啊,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
不管怎么说,越来越多优秀的科学家回国,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助力。
而在这背后,颜宁归国,也把深圳推到了众人面前。
很多人都奇怪,她没有回"老东家"清华,都在质疑:深圳,凭什么?
凭什么?或许就凭它是深圳吧!
四十多年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
如今,它已变成了全球瞩目的大都市。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更源于,这是一座奋斗者的城市。
这里,到处都是努力奔跑的人。
这里,足够的年轻、包容、创新。
这里,本就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 2
在颜宁的演讲里,对于深圳,她用了"一拍即合"四个字来形容。
当初颜宁从清华出走普林斯顿,她说:"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换一种环境,就是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进而取得新的突破。
她的不安现状,似乎也和深圳这座城市的调性不谋而合。
深圳,一直是座敢于创新、一直在折腾的城市。
几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深圳这样一个小渔村,有朝一日会成为 "中国硅谷"。
而如今,当你以为他们会继续深耕电子,他们又冲向了生物医药赛道。
颜宁说走就走,而深圳说干就干。
几年之间,深圳已引进了生物医药企业近2000家。目前,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医疗健康产业链。
而为了让科技加速,深圳不惜"重金抢人"。
2014年,深圳就推出"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旨在把国内外的名医和先进的医疗水平都引入深圳。
为了招揽医院人才,深圳开出了百万年薪的高价。
安家费、科研经费、编制、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福利,深圳都给出。
而对于顶级的科学家,深圳不惜拿出千亿,搭团队、建科研平台、完善科研条件和设施,扶持科学家科研创新。
几年来,已经有超200个高层次医学团队选择了深圳。
此次颜宁选择的深圳医学科学院,也是如此。
深圳医学科学院,不同于常规研究所,而是一所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深圳还赋予了它一个更"特别"的点:
不定编制,不定级别,自主设岗。实行市场化薪酬、社会化用人制度。
高薪;包容、纯粹、自由的科研氛围;不遗余力的多方面支持;
这是深圳对人才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尊重。
我想,这也是包括颜宁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选择深圳的原因。
说实话,在科研圈那些既定化的模式中,敢于推出这种新潮的方式,很难。
但因为它是深圳,似乎又让人觉得这很正常。
相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少了太多的历史韵味和原始积累。
但或许也恰恰是深圳的新,才成就了 它敢于创新、敢为人先。
如今,深圳的人口结构里,15-59岁的人口占比高达79.53%,全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才32.5岁左右。
或许就是因为这座城市足够年轻,所以冒险精神特别强。
在这里,你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变为现实。
在这里,输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手畏脚、停滞不前。
这可能就是深圳:
永远在寻找着向上生长的通路,不拘泥于常规,敢想敢做。
永远保持清醒,充满斗志、野蛮生长。 3
深圳如此,深圳人也是一样。
有人说:疫情期间,最没意思的就是深圳的流调报告。
因为他们只有一件事: 打工、打工、打工。
是的,深圳就是一个大家都在认真搞钱的地方。
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夜晚的写字楼灯火通明、咖啡店里的人谈论的都是买房、基金、股票、风口……
能让他们兴奋的不是诗和远方,只有手里的钱今天会不会涨。
因为毗邻香港,深圳的疫情一直不断。但每次疫情一来,深圳的画风总是不同。
别的地方催着做核酸是:"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
而深圳是: "今天不检测,明天不能上班"
别人遇到封闭居家,想着的都是快去囤菜。
而深圳人接到消息后,第一件事就是冲回办公室:搬电脑
居家可以,但不能不上班。
有人干脆直接带着被子,睡在公司:
深圳,太内卷。
但在深圳的环境里,大家早已习惯。
之前看过一句话: 如果北京承载着中国精英阶层的所有梦想。那深圳,则寄托了中国"打工人们"所有的希望。
在这里,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前跑。
因为在这里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华强北那几平米的商贩,能将东西卖到非洲;南山科技园加班的程序员,撑起一家上市公司;司机摇身一变可以成为身家过亿的老板;放牛娃也能靠卖小笼包,挣来五套房;
……
在深圳蛇口,有一句标语伫立了几十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深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拒绝空想、拒绝矫情。
甭管你来自哪里、起点如何,选择这里,就是告别安逸、选择奋斗。
它的节奏很快,但凡你一晃神,可能就被别人甩在身后。
但在这里只要踏实肯干,机会就在你左右。 4
或许也是因为深圳人眼中只盯着钱。
才让这座城市,没时间"互相伤害",对谁都足够包容。
当初深圳疫情时,外卖小哥们因为担心回家后出不来,就带着被子送外卖。
相关部门知道后,立刻免费开放多家酒店,为他们提供洗漱休息。
不光是人,深圳连动物都考虑到了。
在很多地方对宠物"无害化处理"时,深圳为了让众多铲屎官安心隔离,建立了全国首个宠物托管中心。
在这里,你能想得到的行业都有,无论你来自哪里、什么学历,只要踏实肯干,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在这里,你不用担心排外,大家都是外地人,来了都是深圳人。
你不用害怕听不懂方言,大家都在说普通话。
你不用担心饮食不习惯,因为这里也有家乡的味道。
……
在这里,大家更在乎你的能力,而不是出身。
大家看中的是你能产生的价值,而不跟你谈人情关系。
你结婚还是单身、生娃还是丁克、喜欢同性还是异性,穿什么样的衣服,在这里都能找到同类,即使不接受,大家也会表达应有的尊重。
著名作家邓一光曾这样形容深圳: 深圳是2000万座孤岛形成的一片大陆。
连接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其他关系,而是四十多年来形成的中国从未有过的文化和精神,是一种现代城市文明。
具体的说,那是服务型的地方政府,年轻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市民,朝气蓬勃的商业,以及开放包容自强拼搏的精神。
它们虽然无形,摸不着,却刻在每个深圳人的骨子里。 5
年轻的深圳、包容的深圳、敢于创新的深圳。
这是奋斗者的摇篮,冒险家的天堂,却也带着温暖和阳光。
有人喜欢深圳,是因为深圳有钱。
但我喜欢深圳,就在于它能给人注入能量。
深南大道两旁那成排的绿树;深圳湾公园阳光下的闲逛。
华强北那一平米的梦想;宝安机场那快节奏的奔忙……
这就是深圳。
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荣,就像人生一样。
没有平坦大道,只要你努力付出,就有收获。
来到这个地方,你会不由自主地就热血起来。
来到这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或许你微不足道,但这座城市能让你发光。
或许你深感迷茫,但这座城市也能推着你成长。
即使再艰难,只要你肯留下,你就能留下。
这就是深圳。
一直创造无数奇迹的地方!
... ...
稿件来源:脆皮先生
#发现深圳美好##科学家##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