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王祖蓝来广西了!万亩梯田红瑶风情登上CCTV1
10月29日(周六)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CCTV-1播出第四期。主持人撒贝宁带领"山水小分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寨村,探寻生态价值带来的"绿色蝶变"。
本期节目中,由主持人撒贝宁、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中国香港演员王祖蓝组成的"山水小分队",将跟随余琼通和生态护林员潘保能走进大寨村的生态修复林,一睹"阴阳割昏晓"的"生态大片",沉浸式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参与梯田修复,用泥土填补梯田被雨水冲刷的缺口,夯实松动的土壤。
广西龙胜大寨村境内的龙脊梯田
有长达2300多年耕种历史,
被誉为"世界梯田原乡"。
大寨村村民世世代代在山坡上开垦水田,日积月累,形成了气势恢弘的梯田群。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授予龙脊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奖牌。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文化遗产,大寨村采取政府主导、公司化经营,以补助和分红的方式,带动村民以农田入股,开发以农耕梯田和民居村寨自然和谐风景为依托的红瑶梯田景观旅游。以旅游收入反哺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实施梯田景观修复。
厚重的红瑶民族文化、壮丽的梯田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彰显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智慧。
▲嘉宾们在这里体验到了厚重的红瑶风情,每年农历六月六,是红瑶传统节日——晒衣节,家家户户在走廊阳台窗口边挂上红色衣服,这一抹红色在万亩绿色梯田中夺目耀眼。
随着梯田旅游的开发,当地越来越多人开起了旅馆,村民余琼通一家的房子于2017年翻新重建,改造成融合了瑶族风格和现代元素的民宿。如今,通过国家种粮补贴、卖粮收入、旅游产业收入、旅游公司的年底分红与种地奖励,他们一家实现了"一亩梯田5份收入"。眼下,大寨村已有超220户村民开设民宿,余琼通说:"来这里住宿的客人都是来看梯田的。种田就是‘种’风景,种田人成了景中人。"
▲节目嘉宾参与梯田修复
绵亘蜿蜒、如诗如画的龙脊梯田,靠的是村民世世代代的守护。过去,大寨村以犁牛耕种为生,余琼通告诉大家:"以前这一块(山头)基本是没有树木的,被牛啃光了,导致我们这边的水资源相当缺乏。"为了涵养水源,守护梯田风貌,村民陆续卖掉耕牛,栽种近40万棵树木。如今,大寨村的森林覆盖率达82%,大自然回馈的山泉水不仅能够灌溉梯田,还能供全村人使用。
▲节目嘉宾跟着村民上山砍竹子,学习制作竹筒饭、竹筒鸡,竹子的清香逼入食物之中,成就了一道充满自然气息的美食。
接下来,
文旅君带你沉浸式感受龙胜
壮丽的龙脊梯田风光、
迷人的红瑶风情、
充满自然气息的特色美食……
↓↓↓
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地处"龙脊梯田"核心区金坑片区。在龙脊山上开发出的梯田,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陡崖前,但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
龙脊梯田垂直高度达五六里,横向伸延五六里,山脉起伏、高耸入云,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
▲图/龙脊梯田景区
每个季节这里都有不同的惊喜,春如叠明带、夏如翻绿浪、秋如垒金阶、冬如缀鹅毛。
▲图/龙脊梯田景区
这些人和自然合作画出的一圈圈等高线,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曲线"。
长满稻作的连片梯田,不仅填满了农人的胃,也以四季不同的非凡景色喂饱了游人的眼睛。
▲图/龙脊梯田景区
每年春天四月,龙脊梯田开始灌水,加上梅雨季节的自然降雨,层层田地变化为一湾湾悬在山头的明镜,天光和云影徘徊的身影皆能收入眼中,待晨雾升腾,一切又落入仙境。
▲图/龙胜旅游
时至盛夏,水田又被肆意生长的绿禾苗填满,瑶族和壮族特色民居藏于绿海之中,有风过境吹来的便是田园的诗意和清凉。
▲田埂上的一抹红 摄影@邱新生
到了金秋,龙脊梯田迎来了最佳景观季。
天蓝,云白,树木苍郁,麦浪金黄,饱和而绚丽的色彩,犹如艺术家在山间打翻了调色盘。高空缆车穿行其中,还能闻到远处桂花树飘来的热烈香气。
▲图/龙脊梯田景区
金色的稻田给梯田披上了一层黄灿灿的外衣,层层叠叠,随风而动,似"大地流金",美不胜收。
▲龙脊梯田 图源/龙脊梯田景区
千百年来,绵绵梯田为龙脊子民带来了年复一年的春华秋实,而梯田之中的桃红色,也为它增添了瑰丽而质朴的民族风情。
▲图/龙脊梯田景区
红瑶,因女性常穿着色泽红艳的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其原始生态的文化与气质散落在龙脊的每一个角落,为它古老而神秘的审美情趣所倾倒的游客不胜枚举。
▲田埂上的一抹红 图虫@简单生活285
那田间地头、溪边道上或是干栏吊脚楼窗边,"万绿丛中一点红",便是山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图/晒衣节
"农历六月六,广西龙脊看红衣。"
对红色情有独钟的红瑶,长期以来保留着自织自染自绣自制的传统习俗。
▲晒衣&红瑶服饰加工展示 图/图虫@简单生活285
绣衣多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黄、绿、蓝、紫等丝线精心刺绣而成。花衣上跳跃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诸如瑶族人崇拜的犬图腾、寓意吉祥的"瑶王印"、龙、凤凰以及山川河流等,都是红瑶妇女对大自然的抽象描绘。
▲红瑶挑花刺绣
晒衣节当天,红瑶姑娘和嫂子们便会登上吊脚楼,推开窗户,把红黑相间的花衣、锦衫和花裙一件件挂在窗外晾晒,红红绿绿、色彩斑斓的红瑶服饰,恰如彩霞映红了半边天。
▲图/晒衣节
而成千上万的游客也因此得以大饱眼福,从中窥见古老而神秘的红瑶民族文化智慧和创造能力。
▲红瑶晒衣 图/图虫@简单生活285
节日期间,瑶族小伙儿奏起唢呐锣鼓,欢迎四方宾客。
活动现场,宾客们不仅可以参与拔河、舂米、锯木、打陀螺、打糍粑等独具红瑶特色的民俗体验,加入到长鼓舞、跳竹竿等歌舞表演之中,更有瑶嫂长发梳妆展示、"抬金狗"送祝福、红瑶服饰加工展示、红瑶集体婚礼等活动。
▲晒衣节表演 图/龙胜融媒体中心
▲打糍粑&挑花纺织展示 图/图虫@简单生活285
红瑶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在晒衣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久居繁华闹市的身心也在旅途中得到升华。
▲图/晒衣节
千层天梯下,瑶家的红,像一支支跳动的火焰,在瑶山莽莽苍苍的背景上漾出青春的血色。
如今的"晒衣节"已不仅是红瑶的传统佳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也让它成为桂林山水游的一张特色名片。
▲晒衣节盛况 图/龙胜融媒体中心
▲七月晒衣 图/龙脊梯田景区
在岭南深山之中,通往龙脊梯田的必经之路上,就有这么一个小寨,它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的黄洛瑶寨。
▲晒衣节长发梳妆展示
红瑶妇女自古有蓄长发的传统,在她们心中,长发有着"长长久久,兴旺发达"的寓意,象征着长命和富贵、繁盛和吉祥。
她们一生只剪一次头发,那一头长长的如瀑青丝就是她们引以为傲的标志。
▲图/图虫@珠海黄药师999
在龙胜,"八山一水一分田"滋养了丰美淳朴的食材,瑶、侗、苗、壮、汉等民族的饮食文化碰撞出了极具特色的地方风味。
这里的食材讲究绿色、健康、新鲜、美味,以烹饪山珍、河鲜见长,保持原汁原味,塑造着让人回味无穷的龙胜味道。
▲龙胜原生态食材 图/桂林龙胜
来到龙胜必吃的一道美食就是——竹筒饭。新鲜的竹子斩断洗净,刚打的米用泉水泡过,加上腊肉、木耳、干笋等配料,从竹筒的小孔一点点灌进,用鲜叶子将筒口塞紧,就着竹子本就有的水分,放置火上蒸烤。
竹子的清香逼入米饭之中,成就了这一口充满自然气息的美食。
▲ 图/腰果青年
▲炭火烤制的竹筒饭 图/界邦村
值得一提的是,做竹筒饭用的竹子是比较讲究的,一般选用一年生的青竹。这种竹子不仅水分足,耐烧,而且煮出来的米饭特别香。
▲品尝龙胜地道竹筒饭 图/小红书@大福麻麻喔
竹筒饭焖熟时,劈开竹筒,大米的芳香和竹子的清香,混合着肉香,顷刻间扑面而来,让人一秒沦陷。
一口入肚,米饭松散有嚼劲,配菜咸淡适中,各种食材的口感融为一体,极其丰富。
▲竹筒饭色香味俱佳 图/界邦村
▲图/小红书@大福麻麻喔
打油茶是龙胜民族风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具有香、咸、苦、辣、甘等特点。
行走在龙胜各寨各户里,就会发现打油茶、吃油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人们都离不开油茶。
油茶风味独特,源远流长。
一碗温热的油茶里,混杂着米香、葱香、茶香、姜香、蒜香,一口喝下,令人口舌生津。
▲挑选山胡椒和盛放米花 图/桂林龙胜
打油茶有做米花、做茶叶饼、炒主料、撒茶料等工序。
人们使用茶锅、木槌、茶隔等打茶工具,边炒茶叶,边捶打出茶香,制成茶汤,再加入粑果果、葱花、米花、姜盐等配料,一碗热腾腾的油茶便做好了。
▲油茶飘香 图/桂林龙胜
大自然的温润,浸润着龙胜的山山水水。置身其中,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闲居隐世小城的安适和恬静。
信息来源 | 央视一套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中不见它打一物盐是人类生命之源,这看似普通的晶体,其奇妙与神秘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大地上构筑了无与伦比的奇异瑰丽壮阔的盐景观。西藏芒康茶马古道上的晒盐场四川自贡沿袭古法生产的盐井青海茶卡天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1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2生活的无奈是让人感觉到煎熬,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是对于过去的想念。3有时,谎言只是一种保护,不知道真相也是一种幸福。4如果很多事情用眼泪就可以解决
稻盛和夫想不通的时候,就读读这5句话全力以赴,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做完美,这就是最好的心灵修行。通过每天的劳动,心灵自然得以磨炼,性情自然得以陶冶。稻盛和夫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心(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创造高收益与商业拓
2022男人成熟稳重的经典句子1。别想造海,必须先从小河开始。2。人生只是一个自知如鱼饮水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说,任何人都是局外人。3。在空虚无聊的漫长岁月里,打架是一个节日,但火可以快乐地缓解无聊在僵硬无表情的
散文秋天是最治愈的季节很多时候人对于一个故事念念不忘,并不在于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和意义大小,而在于它始终没有说出的那个部分。陈谌已是秋天了,大自然逐渐换上秋的色彩,天空高远,层林渐染,大雁南飞,秋风渐紧
有关(主持人董卿)的经典语录汇总篇1。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后的重逢。2。至于眼泪,早已不再是她的脆弱,而是压力之下的完美释放,是每一次重整旗鼓的力量
19句励志句子,读一遍你就自愈了嗨咯这里是橘子不柚子,会分享关于情感心事人生感悟等温馨内容,如果累了烦了,不凡来看一看,或许可以找到你的加油站。如果有喜欢的,可以复制粘贴到评论区或者点赞收藏哦!快来释放你的心声吧
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这4道硬菜,美味可口寓意好导语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这4道硬菜,美味可口寓意好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都值得期待,今年中秋节在阳历9月10号,还有几天就要到了,你家准备做什么菜过节呢?趁现在有时间好好
白露食一鲜,一年病不沾!今天白露,1鲜指啥?咋做好吃白露是寒热的分水岭,也是天气转凉的象征,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寒一夜,今天就是白露节气,早晚温差加大,我们要注意防寒,避免身体受凉而生病。除了注意身体上的防护,在饮食上也不能忽视,
火把果一袭中国红,承揽了秋天的一抹风景说起火把果,大家都不陌生。又称火棘救军粮水杈子等,在田间地头山野树林常常能够见到,属蔷薇科,是常绿灌木,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火把果,承载了我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出生在
邓艾戎马一生从未失手,不懂进退终定败局邓艾,字士载,原名邓范,字士则,本来是南阳新野邓氏大族因为曹操将荆州人口北迁,从新野迁徙到了汝南,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随母到颍川,读到太丘长陈寔的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