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根据皇家的传统,有资格穿上龙袍的皇室成员是很少的,特别是五爪龙袍,除了皇帝外,只有个别亲王、皇子和郡王才能穿上,而且是在特殊的日子里才能穿。 古代有男尊女卑的传统,在皇宫里也不例外,然而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公主,她在下葬的时候竟然身穿龙袍,经过两百多年的侵袭,她的尸身仍然保持完好,她头戴凤冠,身着龙袍,上面镶嵌着数万颗各种名贵的珍珠、玛瑙,这位公主就是康熙大帝的三女儿固伦荣宪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我们在电视上也看见过,那就是《康熙王朝》中的蓝齐儿公主,据史料记载,荣宪公主是是康熙亲自册封的唯一的固伦公主,而她之所以这么受康熙的宠爱是因为她的母妃则是康熙最宠爱的容妃。 公主墓问世 1972年,内蒙古赤峰市一处农田,一名农民正在田里劳作,他拉了三天的牛车,好不容易将农田灌溉完,老农的心里非常的疑惑,按道理,自己这块田不用2天就能浇灌完,这次却用了整整两倍的时间,昨天他还检查了一遍周围,确认没有漏水的地方,可这水到哪里去了呢? 老农走在田间,认真地检查着自己的田地。突然他发现,一处水面正在三三两两地冒出小小的气泡,在烈日的照射下,不认真近距离观看,还真发现不了。老农心想,漏水的原因多半就在这里了。 老农拿了一根铁锹,在冒泡处小心翼翼地向下挖了起来,他发现,这个地方的泥土,确实严重渗水,虽然不严重,但也架不住这样24小时不停歇的漏水啊,他决定封堵住这个源头。 向下挖了整整有两米的深度,下面的土质变得坚硬起来,突然漏出的一处灰白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走近一看,用手摸一摸,这可不是土啊,这是混凝土,奇怪了,这处有个小小的裂缝,水正是从这里往下渗透的。 老农正琢磨着如何将这处裂缝封堵上,他用铁锹轻轻地敲了敲,想试试硬度,谁想这一敲,突然发出咔嚓一声,裂缝开始变大,老农吓得赶紧往上爬。 好不容易爬上去,下面的裂缝再次发出声音,噼里啪啦的,土块在往下陷,突然,轰的一声,整个地面都往下坍塌,老农心想糟了,这到底是挖到了什么,不管不顾,抱头就往外面跑,过了半饷,前面的坑安静了下来,老农胆战心惊的再次走上前一看,天哪,这下面竟然有一个古墓,那年代久远的墙体,绝对是古墓。老农赶紧向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来了两个人,在仔细观察现场后,也认为是古墓,就向当地的文物局通报。文物局第一时间派出了专家组,在老农的引路下,专家们对现场进行了勘察,经过初步勘察,确定这是一处清朝的古墓,而且从墓葬的结构来看,这不是一般的墓,而是一个陵园,长度约为100米,宽50米,从布局上看,有前殿和后殿,两侧还有3个偏殿,这种格局,可是皇室成员才有的待遇。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几名考古专家心里却是疑惑起来,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是没有清朝皇室成员的啊! 整座陵墓规模宏大,专家们在确定了主墓室的位置后,又运来了大量的专业机械设备,在重重保护之下,主墓室终于重见天日。 这是一个墓中墓,主墓室的面积大约为45平方米,几名工作人员进入墓室后,发现里面非常的阴凉,这可不是什么怪相。因为这个主墓室的墙壁,采用的是大理石。 两天后,主墓室的棺椁被打开了,工作人员全都傻眼了,几名考古专家也赶紧围了上去,这一看,也是颇为惊讶。 他们看到的,是一具完整的尸身,没有腐烂,甚至没有干瘪,除了色泽稍微有些暗淡外,就跟一个熟睡的睡美人一样。一名考古学家穿戴上特制的手套,碰了碰尸身,更是惊讶万分,竟然还保持着弹性,这是什么防腐技术全世界恐怕也不多见。 棺椁中的女子,身高大约为156,一头长发保存完好,此时旁边的技术人员已经从提炼出的物质上检测得知,这个墓地建成的时间,距今足足有240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头发是会被氧化的,可见这个墓地的密封性有多好。 女子头戴的凤冠和身上穿的龙袍,皆价值连城之物,尤其是龙袍,其上面镶嵌的珍珠,在经过工作人员仔细地核对过后,竟然有数万颗之多。 毫无疑问,此墓的主人身份不一般,应该是皇室成员,而且身份极其尊贵。 在这几天里,考古学家们也对该女子的身份进行了查验,结果发现,她竟然是康熙皇帝的三女儿固伦荣宪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庶公主 荣宪公主是康熙的第三女,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容妃所生。容妃一共为康熙生下5个儿子1个女儿,可想而知,康熙对她的宠爱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荣宪公主出生前,康熙的两个公主都夭折了,在那个时代,医疗水平相对低下,而那时候的女子一般在14-15岁就成家生子了,这个年纪因为身体还没有发育好,生孩子其实是不科学的。即便是皇家,小孩的成活率也不高,而且,后宫其实是个极其危险的地方,越受宠爱的妃子,越容易遭受嫉妒。 荣宪公主出生后,极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后来,容妃相继为康熙生了5个儿子, 在清朝,"固伦"有国家的意思,固伦公主,意为国家公主,而荣宪公主是庶出,这在阶级分明的古代,是非常罕见的。 清朝有一个传统,就是和蒙古联姻,以此来巩固边疆的安定,故历代皇帝的女儿,十有八九都是嫁到了蒙古,荣宪公主也不例外。而关于荣宪公主远嫁蒙古,也可以看出康熙对她是有多么的偏爱。 康熙的女子,养大成年的一共有7个,其中5个都嫁到了蒙古,在给荣宪公主甄选驸马的时候,康熙也是煞费苦心。他将荣宪公主嫁给了蒙古巴林部郡王那木德格的弟弟乌尔衮。 蒙古巴林部对于清朝来说意义重大,被视为清朝在蒙古的战略要地,康熙在西北边境征战,每次都是以巴林部为主力,而巴林部当时的郡王那木德格,更是深的康熙重用。 可惜的是那木德格没有儿子,康熙在一次远征的时候,跟那木德格秉烛夜谈,两人最终商定培养那木德格的弟弟接班。那木德格的弟弟名为乌尔衮,此子聪慧有加,且能文能武,论能力,其实不在那木德格之下。 皇帝的公主一般在15岁左右就出嫁了,而康熙对于荣宪公主极为不舍,一直留她到19岁。要不是那木德格病逝,乌尔滚需要康熙的支持,在康熙四十三年,康熙将荣宪公主嫁给了乌尔滚,有荣宪公主辅佐,乌尔滚得以顺利的接班。 荣宪公主和乌尔滚结婚后,两人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就在这几年,康熙4次远征,都带兵经过巴林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念荣宪公主。康熙最后一次从巴林部离开时,还给予荣宪公主一个特权,允许她在任何时候回京探视。 要知道,就算是公主,在嫁出去以后,基本上是一辈子都难以回到京城的。 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荣宪公主结婚4年后,康熙得了一次大病,荣宪公主听到后,连夜赶路回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侍奉在康熙左右,甚至亲自下厨为康熙安排饮食。康熙皇帝甚为宽慰,于是册封她为固伦荣宪公主。 而荣宪公主下葬一时,是在雍正年间,按道理来说,雍正和荣宪公主的弟弟是争夺皇位的竞争对手,为什么还要给她这么高的荣誉呢? 这就要说到荣宪公主最为特殊的地方了。荣宪公主活到了56岁,她这一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清朝,由于乌尔滚一生都在为清朝征战,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留在巴林部,治理巴林部的重任就落到了荣宪公主的身上。 后来乌尔滚战死沙场,他的儿子袭爵,此子甚为败家,整日寻欢作乐,根本无心正事。无奈之下,本已经退位的荣宪公主再次走上台前,在那30多年间,清朝在西北之所以可以固若金汤,荣宪公主可以说居功至伟。 巴林部不但帮助清朝守住了西北,还在南下作战的过程中,啃下了山东、李自成、吴三桂三个硬骨头。荣宪公主和乌尔滚夫妻一生,可谓是劳苦功高,荣宪公主更是被世人称之为西北守护神。 因此,在荣宪公主去世后,雍正赐予她身穿龙袍下葬的特殊待遇,以表彰她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