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上合组织成立21年来,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年9月举行的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各方就上合组织发展达成新的共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欧亚研究室副主任顾炜,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上合组织在通过不断丰富内涵、加强自身的组织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新动力,这种动力实际上既顺应时代的变化,也有内生性的需要。面向未来,各成员国应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深化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所做工作,为地区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守正创新 在11月1日的会议上,与会各方积极评价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并表示,上合组织已成为有效的国际合作平台,在维护成员国互信、推动成员国发展、促进地区和平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方愿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完善合作机制,加强经贸、投资、创新、环保、农业、人文、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粮食、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促进地区和世界稳定与繁荣。 顾炜告诉南都记者,随着上合组织影响范围的扩大与合作领域的拓宽,发展方向也从传统的安全合作逐渐拓展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在应对粮食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供应链安全等具体领域开展合作。 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同样实现了蓬勃发展。顾炜表示,上合组织为"一带一路"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将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纳入讨论框架内,与各成员国进行协商,共同推进落实。面向未来,各成员国应进一步拓展务实合作,深化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所做工作,为地区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她表示,基于各成员国的发展需求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上合组织与时俱进,在聚焦传统经贸合作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字经济、绿色科技等新领域的合作。这充分显示,上合组织在拓宽领域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能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各成员国重点关注的领域虽有一定差别,但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可以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互利共赢。 顾炜认为,上合组织在通过不断丰富内涵、加强自身的组织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动力,这种动力实际上既顺应时代的变化,也有内生性的需要。目前整个发展趋势符合各国需要,应对上合组织的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合作共赢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2年9月16日撒马尔罕峰会期间签署了关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 顾炜说,随着上合组织的不断扩容,上合组织正在不断扩大影响力,有利于维护亚欧大陆稳定。随着伊朗成为上合组织新成员,科威特、阿联酋等国成为对话伙伴国,上合组织与中东地区的合作将继续增加,对世界的安全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经过20多年努力,上合组织实现了从安全与经济合作的"双轮驱动"到"四个共同体"多轨并进。顾炜认为,上合组织内部有许多更具体的机构设置,通过各工作小组和工作中心,在上合组织的框架内各国可以进行协商,今年上合组织峰会上宣布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就是很好的例证,能促进各国开展合作。 人类社会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顾炜认为,上合组织既强调本组织经济合作的开放性,加强内部各成员国互联互通,减少贸易壁垒,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内合作,保持多边经贸合作,有利于防止供应链出现断裂危机。 顾炜表示,上合组织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同时通过小多边和次区域合作,比如中吉乌铁路和中塔乌公路等建设项目,就是通过小多边的方式,加强各国对多边合作的信任。 作为重要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上合组织发展。顾炜认为,中国积极提供公共产品,投入大量资源,组织各类活动,探索合作模式。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大国担当,发挥引领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梁令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