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医生,平常总是爱上火, 尤其是吃点热气的东西,就会长口腔溃疡,或者是脸上长痘痘,而这时候有些人就会去用一些降火的凉茶,但是你会发现这火反反复复的发作,而且还出现了拉肚子、腹泻 的情况,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种情况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中医所说上热下寒 了,什么是上热下寒?换句话说就是上焦有热性证侯,比如说会长口腔溃疡、长痘,而下焦则存在寒性的证侯,手脚冰凉、怕冷等等这些,就感觉身体两极化了,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那多说明你就是上热下寒了。 那为什么会引起的上热下寒呢?原因多见就是脾胃虚寒, 怎么讲?我们知道脾属土,土壤是需要温度才能长养万物,而冰冷的土壤则会寸草不生,那与人体而言,若经常吃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滥用寒凉的药物,伤及脾胃,导致脾胃虚寒,那脾胃作为身体的交通要道,就会阻滞气机的运行,那这时候身体的这个火走到脾胃这个地方,不能下降到肾水里而暖全身,而下半身的水液则不能去滋润我们的上身,由此就出现了上热下寒的情况,那怎么办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想改善,就不能只用降火的药,而是要解决脾胃虚寒,把身体的交通要道打开,那具体怎么做呢? 这里李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该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叫做栀子干姜汤, 全方只有两味中药,分别是干姜和栀子,下面我们来看。 首先栀子味苦性寒, 可以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另外栀子还可入三焦经,因此它可以清三焦之火,不管是心肝肺之火,都能清除干净,如果你有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烦,睡不着觉,口舌生疮,或者是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都可以参考栀子。 其次就是干姜, 这里的干姜可不是晒干的姜,而是用老姜炮制而成的,因此可以说它散寒的火力会更猛,那它一来,就相当于是给脾胃这个小火炉添柴加火一样,一下子就把寒气给散去了,让脾胃更加暖起来了。 所以栀子干姜汤这两味药的组合,一个可清热泻火,一个可温暖脾胃,由此一来也就很好的解决了脾胃虚寒引起上热下寒,大家学会了吗?好了,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解答到!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赞三秒,转发收藏一下。 我是中医李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