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亲子亲,一步一回顾。 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永远都是无私奉献的,但在三国这片乱世中,曹操对自己儿子曹丕的感情可并非如此。 仅仅是因为韩遂的一句诛心之言,曹操便要许褚拿下曹丕,甚至要举剑杀曹丕。有人说这和曹丕抢了甄宓有直接关系,但实则不然,贾诩的一句话便能够道破其中的缘由。 曹昂之死 公元197年,这是三国历史中平凡的一年,但对曹操而言这一年却不平凡,因为他的自己的长子曹昂间接死在了自己的手上。 那是宛城的夜晚,白天刚刚接受了张绣投降的曹操心情十分愉悦。听说张绣的姨母长相十分秀丽又刚刚死了丈夫,他为她感到十分不幸,便在深夜和张绣的姨母唠唠家常。 乃宛城既下,遽为一孀妇所迷,流连忘返,几至身死绣手,坐隳前功 这一唠就唠了一夜,得知这个消息的张绣气不打一处来,当天晚上就反叛了曹操,趁着夜黑风高他率领部队奇袭曹操的大帐。 曹操的猛将典韦在这一战中被偷了武器,最终被人围杀,但也给曹操留出了逃跑的时间,可人的脚力到底比不过马匹,曹操眼看着就要被张绣追上。 这时候曹操的长子曹昂前来给曹操送马匹,而曹昂则留在了原地和张绣死战,这一战中典韦、曹昂、曹操的子侄曹安民全部被杀,唯独曹操带着残兵病卒活了下来。 曹昂一直是曹操以继承人的身份培养的,此人十分优秀不仅熟读兵法而且武艺了得,性格上为人和善二十岁便被举孝廉,对待兄弟父母更是十分温柔,可以说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 曹昂死后曹操的继承人人选则变成了两个,一个是曹丕、一个是曹植,曹丕雄才大略野心颇高但为人凶狠,曹植则是一介书生文笔奇佳但少了些王霸之气。 兜兜转转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曹操每次看见曹丕时都会想起曹昂,想起那个自己费尽心血培养的长子,就连曹丕登基成为皇帝时,他自己也时常自嘲道: "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可以看出曹昂的死让曹操十分痛心,但曹操又为何将这些怪罪在曹丕的头上呢?那是因为当时曹丕的生母卞夫人并非原配,曹昂的养母丁夫人才是家里的正室。 曹昂的母亲去世得早,是丁夫人一直在养育,她待曹昂如亲子。曹昂死后,丁夫人一气之下选择和曹操和离,卞夫人也因此上位成为了正室,可以说曹昂死后得利最多的曹丕母子。 曹丕母子上位后两人还沾沾自喜,基于此种情况曹操能不厌恶曹丕吗?帝王之行看问题并不是问题的原因,而是问题背后所代表的利益,可以说如果曹昂不死,那么帝位恐怕都没有曹丕的份。兄弟阋于墙内 曹操厌恶曹丕的第二点原因,则是曹丕成为嫡长子后对兄弟的态度。在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便是三曹,其中又以曹植诗文最有灵气意向丰富,曹操偏偏也喜欢诗词对曹植自然是赞赏有加。 曹丕每每看到这些事情都觉得受到了父亲的嫌弃,为此他对曹植的厌恶更深,要知道在曹丕、曹植没夺嫡之前两兄弟的关系可谓是如胶似漆,曹丕在《公宴》就曾大赞曹植,曹植也大方的回复。 好一幅兄友弟恭的场面,但随着权利的诱惑曹丕、曹植再不像年少时那般友好,甚至还曾出现过多次兄弟阋于墙内的事,这让曹操内心悲痛不已。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时的曹丕本就已经是嫡长子了,只要没有做太出格的事情,他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坐上魏王,甚至皇帝的宝座。奈何他却偏偏要和兄弟争抢、互相陷害,曹操又怎么可能喜爱曹丕呢? 至于因为抢夺甄宓一事曹操记恨曹丕,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曹操喜欢的是身份背景强大寡妇,这对他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也不会去抢儿子的媳妇。 与此同时,甄宓嫁于曹丕时曹植才14岁,也不像民间所说的那样有什么叔嫂的禁忌之恋,都是一些无稽之谈。 后来曹冲的死亡也让曹操对曹丕的厌恶增加了些许,曹冲本就是曹家不世出的天才少年,深受曹操的喜爱,但曹操对曹冲的喜爱更像是对幼子的溺爱之情,并没有立为继承人的心思。 毕竟汉朝时立长不立贤的观念还是很严重的,但是曹丕不这么想,他曾多次在曹操面前纠曹冲的错,这就犯了曹操的忌讳,在曹冲死后曹操更是对着曹丕怒骂到: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这意味着曹操也在怀疑是曹丕害死了曹冲这一幼童。 帝王之心:培养和制衡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上每一代君王都十分忧虑,一定要找一个人制衡继承者一稳固朝纲。历史上除了朱标以外,基本上每一任帝国的太子,日子过得都不太舒服。 曹操也是如此,他不能让曹丕太过高傲自负认为继承者非自己莫属,因此他选择了一个对象,这个人就是曹植。 直白来说曹植就是曹操的一枚棋子、妥妥的工具人,因此面对曹丕时曹操会更加严苛。 此外,曹操是一个信仰权力的掌权者,无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封为魏王,他始终都把权利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心之中。 东汉朝廷成了曹操的一言堂,这时却突然有个二十多岁的小孩儿要曹操分权,即使是他的儿子也不会容忍。 史书中贾诩的一句话曾经点醒曹操,贾诩对曹操说道: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这两人一个是袁绍、一个刘表,他们的继承者一个比一个贪生怕死、软弱不堪,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年少时不知道权力的滋味。 袁绍和刘表始终把权利死死的掌握在自己的手心中,这才让两个继承人十分无能,贾诩的话似乎是在提醒曹操,权利这种东西该放下就放下吧,一直把在手心里坑害的到底是你们老曹家。 曹操何等聪明的人物,仅一句话便明白了其中的意味,很快便传位给了曹丕。曹丕也算是幸不辱命,尚未没几年便篡位当了皇帝,圆了曹操的皇帝梦。 当然,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要在平时多训练训练曹丕的之心,只有经受过风吹雨打,才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总的来说,曹丕之所以被曹操所厌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曹操太过多疑,另一方面则是他"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多次在父亲面前陷害自己的兄弟,家里有这样的长子,曹操也算是操碎了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