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之前,《我不是明星》的录制现场。 王志飞的儿子王也站在台上,满脸忐忑。 面对急于向自己证明些什么的儿子,父亲王志飞的态度极其厌恶,甚至破口大骂。 "这事儿,我不想说。" "我不同意他参加这个节目,消费老子,这点出息。" 录制当天甚至在台上公然呛声,并甩手离去。 当场与亲儿子撇清关系,甚至直接训斥,因为这件事,王志飞被骂上了热搜。 有人说他无情,对前妻之子不管不顾。 有人说儿子可怜,摊上这么个比"后爹"还冷血地"亲爹"。 王志飞,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冷血无情"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隐情?01 很少有演员,面对角色时能把自己彻底变成一个人。 可王志飞做到了。 菀儿第一次对王志飞这个人感兴趣,还是《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时候。 一身古朴磅礴阳刚坦荡的状态,震惊了多少人。 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演历史剧。 进片场是直接从另一个现代戏剧组连夜开车拉过来的,仓促上阵挑大梁,演技直接爆表。 更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大正派,又在《扫黑风暴》里演了心思深沉的反派角色:高明远。 王志飞并不是传统认知里的"反派脸"。 他演过的角色中,正面人物的数量比反面人物多的多的多。 《扫黑风暴》剧组里,从外形到过往履历,比他更"狠辣",更适合饰演头号反派的人一抓一大把。 随着剧集热播,王志飞饰演的高明远将深藏不露的阴鸷、愈加贪婪的野心诠释得浑然天成。 如果让菀儿给《扫黑风暴》里面人的演技排个名,王志飞绝对当之无愧的NO.1。 从容说话投足间,轻松决定别人的生死。 他笑,让人害怕;他不笑,让人更害怕。 一边和麦佳卿卿我我,一边雇凶杀了人家亲妈擦着带血的摄像机。 将"笑面虎"高明远应该有的慈祥、和蔼、心黑、手辣,演绎得天衣无缝,没有半点的违和感。 《扫黑风暴》的热度、影响度能否成为第二个《征服》。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菀儿并不做判断。 但我知道,"高明远"一定会深深地烙印在内娱影视中,成为心狠手辣 的新一代"反派教科书"。 事实上,面对多个机位依旧可以从容淡定的王志飞,离开镜头后是个不折不扣的社恐。 《扫黑行动》大结局之后,王志飞曾参加一个由某直播平台组织的直播,和网友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咱就说,这反差感简直不要太强。 网友们弹幕中刷着各种离谱的调侃,镜头前的王志飞却显得笨拙而木讷,全然不是明星八面玲珑,巧笑嫣然的样子。 像小学生背书一样,支支吾吾,认认真真地说着自己的感想。 观众看着板板正正的王老师,又开始调侃他无趣,不够活跃。 王志飞又开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作为演员,如果过多将生活中的自己展现出来,观众在欣赏角色的时候就会受到影响。" "我的家人看过饰演的那些角色,他们的感觉就和普通观众不一样,因为他们太了解我。" 不炒作自己,不拿自己的私生活博眼球,不参加综艺,不会说任何好听话。 挺酷的,也挺让人心疼的。 这样直来直去,封闭自己,和整个娱乐圈格格不入的性格,来源于王志飞的童年。 他的成名背后,其实笼罩了很多淡淡的阴霾。02 父母有一方是聋哑人,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影响吗? 有,且影响巨大。 一般情况下这样家庭的孩子都会有一点自卑,害怕提到自己聋哑的家人。 而王志飞的处境就更糟糕了,他的父亲母亲都是聋哑人。 聋哑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守自封,不知突破,宁愿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另一类则是不断地踏出一个又一个舒适区,只为能融入正常人的圈子里。 幸运的是,王志飞的父母并没有呆在舒适区放任,相反,他们很热爱生活,渴望着能与健全人交流。 王志飞从小接受过很多亲朋好友的帮助,也因为残疾人子女外加品学兼优获得了不少助学金。 同时也遭受过不少的白眼与诋毁。 父母都又聋又哑的事儿被一些孩子们大声嘲笑,每次王志飞放学,都会有人冲他喊: "你爸妈是哑巴跟聋哑人,你是不是也是聋哑人?" 刚开始,王志飞也自卑。 碰见同龄人会把头埋得低低的,羡慕那些可以和父母说话聊天一起玩的人,也想唱个歌给妈妈听。 或许是察觉到了儿子的沉默,父母开始觉得对王志飞有亏欠。 即便自己过得辛苦,也从来不委屈王志飞,有什么意愿都会给予满足。 10岁那年,王志飞树立起了当演员的梦想。 父母全力支持。 离家3公里的电影院,是王志飞梦想的温床,喜爱编写儿童剧的音乐老师,是他的启蒙伯乐。 上戏剧院校,成为话剧演员,步入影视行业,王志飞10岁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第一次拍戏,是尹力导演的《好爸爸和坏爸爸》。" "那时候还没毕业,不知道电视剧的现场创作是什么,所以不管有没有我的戏份,我都在现场泡着。"——王志飞2021年对《环球人物》记者口述 当然王志飞也不是在那干坐着,眼瞧着老演员和导演们不断商量,不断探讨,不断一次次重来。 王志文就开始琢磨:"导演为什么这条不过?为啥这里要设计这么一个动作,这个眼神对人物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实在琢磨不明白,他就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到处请教别人。 这样的生活,贯穿了王志文入行初期的全部生活。03 事业顺遂之余,王志飞终于开始直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凭心而论,刚开始选择演员这个身份,王志飞是有私心的。 他的人生太苦了,所以想在别人的人生中,感受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甜"。 成为明星,不仅能尝到甜,还能摆脱与"聋哑"如影随形的生活。 谁知当梦想照进现实,王志飞的内心却总感觉缺了一块。 是父母的支持,才成就了如今的自己啊。 困顿多年,他内心的疙瘩解开了。 攒下的第一笔钱,王志飞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带父母住进了大房子。 第二件事,带他们迈进了医院大门。 他想治好父母的嗓子和耳朵,不是因为觉得有一对聋哑父母而感到丢人,只是单纯希望劳苦一辈子的爸妈能成为健全的人,共享天伦。 奈何医生告诉他:耽误太久,听力已经无法恢复了。 孝顺的王志飞将这一切的错,都怪在了自己的身上,每天反问自己数遍: "我为什么没早点带父母治疗呢?" 小时候,王志飞的父母对儿子感到愧疚,对他百依百顺。 长大了,王志飞开始对父母感到愧疚,并学着父母过去的模样,想方设法弥补。 20年代初,开始流行一个叫空调的新奇玩意。 王志飞陪母亲逛商场时,母亲多看了好几眼,王志飞就准备给爸妈换台空调。 母亲看见价格之后,急忙拦住了儿子并用手语比划:"这个是会吹出毛病的。" 当时的王志飞虽然不缺戏拍,但大多数都是配角。 空调这种新奇的玩意价位还是很高的,等于一个多月的工资。 母亲和父亲心疼孩子,刚给父母看完病,囊中羞涩的王志飞也就接受了这份好意。 打算等下一部戏结束之后,有能力了再买。 "我就这么拖啊拖,到我妈妈去世,我也没给她买上这个空调。" 王志飞母亲去世的时候,是在拍《突出重围》的时候。 这个片子,对王志飞很重要。 演这部戏期间,饰演男五号唐龙的王志飞突然开窍了。 "在那之前,我总感觉浑身是劲儿,却不知道怎么用,用到哪种程度。" "到《突出重围》的时候,那种朦胧的感觉消失了,真正觉得太阳升起来了。" ——志飞2021年对《环球人物》记者口述 他给母亲和父亲传简讯:"爸妈,我终于要成功了,你们等着享福吧。" 殊不知,家乡的母亲已经病入膏肓。 知晓这部戏对儿子的重要性,父亲选择将母亲病危的消息隐瞒下来。 就这样,王志飞没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能参母亲的葬礼。 那一年,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提名了王志飞,无数粉丝从报纸上剪下选票,填上"唐龙"的名字,邮寄给组委会。 王志飞开始得到观众的认可,却更加沉默。 父亲,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王志飞下意识都选择了逃避。 每一个人走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 他让自己变得很忙,忙到整个人的灵魂仿佛都离开了躯体。 所有的感情都被掏空了,似乎感觉不到什么情绪,每天都很平静,平静或者莫名其妙地很悲伤。 有的时候眼泪止不住,有的时候又哭不出来。 风华正茂,事业一片大好,却度日如年。04 王志飞的悲伤,是被儿子王也治愈的。 早在1993年,他就在朋友的组合下,和圈外的妻子林正结婚,并生下了孩子王也。 极度悲伤的时候,王也成了唯一能逗笑王志飞的开心果。 再加上其他长辈的接连离去,王志飞对眼前的血缘至亲更加珍惜。 这一切,都被一个叫张歆艺的女孩给打破了。 2004年,王志飞和张歆艺各种传闻满天飞,两人甘愿沉沦。 三个人的爱情,总有人要出局。 2005年,王志飞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这场轰轰烈烈的"离婚大战"闹了2年之久,妻子的好言相劝,儿子的挽留,都没能叫醒装睡的王志飞。 2007年,王也被判给了王志飞,前妻离开。 2012年,王志飞与张歆艺分手,这个已经不年轻的男人渴望婚姻,渴望家庭的安定。 张歆艺却还不想嫁作他人妇。 带着一点赌气性质,分手之后的王志飞闪婚了,从恋爱到结婚只用了3天,娶了一个小自己15岁的女演员。 "我当时就对张定涵说,如果商场有钻戒,咱们就结婚吧。" "刚谈恋爱才3天,赶在民政局下班之前,就拿到了结婚证。" 婚后两人生下一个姑娘,宠成了公主。 为了不错过女儿的成长,王志飞除了非常好的剧本,基本不出山。 不是在家看孩子,就是带着妻女游山玩水。 但对于儿子王也,却有点一言难尽的意思。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王志飞并不希望儿子因为进入娱乐圈错过成为普通人的机会。 在他看来,因为拍戏,因为娱乐圈的诱惑,因为忙碌。 自己一生愧对父母,愧对长辈,愧对儿子。 如果可以,如今的他只希望儿子远离娱乐圈这个大染缸,健康地长大。 王志飞不希望有朝一日儿子老了,跟自己一样抱憾终生。 但他万万没想到,孩子大了,叛逆了,再加上自己和前妻的婚姻破裂。 王也在家里成为了一个刺儿头。 王志飞不会唱歌,从小培养儿子的音乐细胞,但他不希望儿子进入娱乐圈。 王也偏不。 王志飞不会表达,他没有带着自己心中的担忧,开诚布公跟儿子谈谈。 只会强硬地表示:"世道险恶,我是为你好。 " 这种行为,让王也更抗拒了,觉得父亲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才有了《我不是明星》这档综艺现场的争执。 众人只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痛骂,一个父亲对前妻之子的嫌弃。 却没看到一个父亲的用心良苦。 没注意到冷血的背后,其实全是王志飞的苦衷。 下台之前,他眼圈憋了个通红,痛心疾首地说: "爸爸或许不能陪你随波逐浪。" "可是,他永远不会吝啬托举你的力量。" "既然你不想我托举你,那么你留下来吧。" 无声的童年,父母的离去,第一段婚姻的错误选择。 再加上从父母那里,王志飞习得了表达爱的方式是:行动多语言少。 所以与其说王志飞冷血,不如说是不善表达。 打着"为你好"的掌控,其实是源于害怕失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是害怕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 这份父亲背后的心思,这种强硬却温暖的善意,让多少人泪目。 他不是不爱王也,是爱得太深。 或许这个父亲做得并不合格,在得知儿子爱好音乐,想进入娱乐圈时并没有语言上的安慰和鼓励,显得近乎冷漠又不近人情。 但他也正努力扮演者父亲的角色。 其实在自己大闹过儿子综艺过后,王志飞在《我不是明星》的第三期还出现过。 这次他不仅自己盛装出席,还带来了好友孙楠为儿子写歌。 现场,儿子演唱了孙楠的歌《你快回来》。 那一天,王也声音哽咽,王志飞眼里也闪着泪花。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