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介绍
作为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印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药草植物的国家之一,印度的药草超过七千种。
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中文一般译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医学","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则是知识或者智慧,两者结合在一起,在梵文中的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学",或是指生命或长寿的知识。 阿育吠陀医学不仅是一门医学体系,而且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古老的印度医学认为,当人身体的平衡被扰乱时,将食物和草药正确地配合起来使用,可使身体达到适当的调节,恢复健康。 阿育吠陀医学基于一种理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体,都是由最基本的五种要素组成的,那就是:土、风、火、水和空间(大气)。这几种元素在人体中以不同的比例呈现,构成人体内三大生命能量(称为"doshas"),分别为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通过饮食、练习、草药、按摩以及冥想来保持三大生命能量的平衡是阿育吠陀医学的基础,此系统从古到今都同样强调饮食与灵性的重要性。
从早期的文献可看出,阿育吠陀的医生对于植物的强力医疗特性具有先知灼见,可说是现代药理学的开山鼻祖。
阿育吠陀医学的诊治更倾向于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诊断之前,病人的年龄、居住环境、社会及文化背景及其体质都是要考虑的层面。因此阿育吠陀医学的目标是通过调节饮食而化解健康问题,同时不会产生副作用。对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旨在恢复和加强身体机制功能的排毒疗法、药物、合理饮食、运动和养生法等,消除引起身体系统及各组成部分失衡的因素,恢复平衡、强壮体质,预防或减少将来疾病的发生。
阿育吠陀医学也强调了它在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前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在疾病初始阶段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