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苦寻丈夫70载,丈夫却早已为国殉身,再见面阴阳相隔
"阿妹,如果我阵亡了,你还年轻,就改嫁吧,"85年前,年轻的军官在信里给远乡的妻子写下这样一句话。
军官名叫钟崇鑫,黄埔军校毕业的军人,1935年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才14岁的小姑娘——张淑英,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凄美绝恋。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十多岁,但第一眼张淑英就看上了钟崇鑫:他长得很好看,英俊帅气,既有军人的威严,又有文人的温柔。
张淑英一直记得初次见到钟崇鑫的感觉。
钟崇鑫也很满意张淑英,两人订了亲,不久后结为夫妻,钟崇鑫很宠爱自己的小娇妻,只要有时间,都会陪在她身边,带她去逛街,陪她学习文化知识,还会各种花式夸捧她:阿妹,你真好看,不化妆也好看。
和所有相爱的人一样,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张淑英无数次期望,他们就这样生生世世,白头到老。
可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家国连在一起,有国才有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一起那两年,钟崇鑫时常会对张淑英说起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当兵就要保家卫国,随时准备为国捐躯!
淞沪会战打响后,钟崇鑫随部队开往上海,虽然难舍难分,但也是要走的,此生既已许国,便再难许卿。
他踏上了一条不知何时才能归来的征程。离别时,他从背后抱住哭得像个泪人的张淑英:阿妹,我会回来的。
这句话,张淑英记了一辈子,她天天等啊等,等啊等,等她的夫君践行他的承诺。
可是望眼欲穿,却再也没有看见那个魂牵梦绕的伟岸身影。
这期间钟崇鑫寄回来过几封书信,向张淑英讲述战斗的情况,他早已抱着殉国的决心,在一封信里他这样对张淑英说:如果我阵亡了,你就改嫁吧。
战火烧遍了江浙一带,婆婆带着张淑英回到了重庆老家,这期间她们完全失去了钟崇鑫的消息,张淑英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起码说明他还活着。
这一等,便是七年。
直到1944年,张淑英外出碰到钟崇鑫的战友,才知道自己深爱的丈夫早已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了,那一刻,天旋地转,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她曾经也猜测过丈夫是不是牺牲了,可真当死亡这个噩耗摆在她面前时,她根本无法接受。
是呀,谁能接受此生挚爱阴阳两隔呢?
她拿出那块曾经打算给丈夫做衣服的蓝布,去裁剪成一件旗袍穿在身上拍了照片,她要留住一切和钟崇鑫有关的事物,放在记忆里默默祭奠。
后来,婆婆也去世了,张淑英的父母想要带她去台湾,张淑英拒绝了,万一他还活着呢?回来找不到我怎么办?如果真死了,那他的骨灰在哪儿?灵位在哪儿?她都不知道,怎么能就这样离开?
她留在重庆,她要找到他,见一见他,哪怕只是一个灵牌。
可是,哪有那么好找,一如曾经她的等待,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这期间,不少人给她说媒劝她改嫁,她都拒绝了,她忘不了更放不下那个为国殉身的亡夫。
可是,要找钟崇鑫的灵位,她得活着,为了在这乱世活下去,张淑英于1949年嫁给了第二任丈夫。
出于对现任的尊重,她把钟崇鑫放在了心底最深处,闭口不提,可是思念从未停止。
直到第二任丈夫去世五年后,张淑英才对孩子们讲起那段被尘封在记忆里的往事,她怕孩子们不能接受,告诉孩子们自己只是想寻找钟崇鑫的灵位而已。
好在孩子们都很明理,也被钟崇鑫保家卫国的崇高思想所感动,帮助母亲四处寻找线索,终于知道了钟崇鑫牺牲的细节和地点:南京雨花台阵地。
可是他的灵位在哪儿,却始终没有线索。
2014年,张淑英的小儿子通过电视节目联系到了寻找老兵的志愿者团体,通过志愿者团体,他们找到了钟崇鑫的灵位:台湾忠烈祠。
时隔77年,她终于找到他了!她要去见他,此时的张淑英已经93岁了,身体经不起太大的颠簸,可是没有什么能阻止她去见他,她在家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
时隔77年,她终于见到他了,那一刻,她泪如雨下,颤抖着手摸着他的灵位:我终于见到你了。
"77年前,我们分别,77年后,我们再一次分别,我已经93岁了,也许往后,不会再来看你了,来生再见吧……"
是呀,她太老了,谁能预料明天呢?
好在2015年,钟崇鑫的灵位被接回重庆,供奉 在重庆南山福座人文纪念园,在她还能动的时间里,她都可以去看他,她这一生,最爱的永远是他。
虽然思念很苦,可是她却不曾有过一丝后悔,张淑英曾说:我还是要选他,我喜欢他,我喜欢他善良,我除了他,我不想选哪个,我还是要选他,我再怎么为他,我为他死了我都无憾,我愿意为他死,我为了他到四川来,我落了那么多难,受那么多苦,我没后悔"。
这是一场被战争毁掉的婚姻,山川异域,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