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孩子,你的学历还挺高的,到部队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何必在这里呢?" 这位军官的有心之言,让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现了一位特等功臣,这位"迫击炮之王"就是唐章洪。一、初试锋芒险些丧命 图|抗美援朝游行 刚入伍的唐章洪才15岁,还是小孩子,在他眼里,军营的一切都是新鲜奇特的,他总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因为他身材矮小,所以军装总是有些不合身,哪怕已经是最小码的,等到发放枪支的时候,唐章洪就连背步枪都险些被自己绊倒。 就这样,唐章洪完成了新兵训练,由于他的年纪小,身材矮小,在训练中的成绩也并不突出,新兵营的领导就准备将他分配到后勤部队,如果真的到后勤单位,朝鲜战场上就少了一名神炮手,好在身为指导员的高晋文相中唐章洪,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学历高,于是他被分配到一三五团八二迫击炮连1班。 已经被分配好的唐章洪顺利进入朝鲜战场,可是他所在的迫击炮连全部都是使用迫击炮的行家,在这个连队的士兵全部都是技术兵,唐章洪拥有较高的学历,这让他在学习使用迫击炮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加简单一些。 面对那些使用迫击炮所需要学会的速算方法,唐章洪一听就会,只需要好好计算几次后就能掌握住计算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最让唐章洪头疼的是那些专业名词,为了记那些词,唐章洪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利用上,默背全部正确才能吃饭,否则就惩罚自己饿一顿,就这样,他终于将所有名词全部记住。 在这样一支周围都是高手的队伍中,唐章洪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反而在拼命汲取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提高作战能力。 在同期进入到迫击炮连的新兵中,唐章洪的理论知识记得最扎实,可只有理论没用,还得看实战演练。 在实战训练场上,唐章洪等一众新兵列队听技术骨干讲述迫击炮的发射重点,随着骨干老兵一边介绍,一边操作,唐章洪等人仔细听着,生怕落下哪一个细节。 图|迫击炮射击练习 骨干老兵演示完毕,下面就轮到唐章洪等新兵进行实操,可是有些新兵还是不敢,这时候,唐章洪自告奋勇,自己走到迫击炮前,拿起炮弹就填了进去,一连五发全中,他的全命中给骨干老兵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了唐章洪打头阵,其他士兵也就一个又一个完成了实操,只不过都没有全部命中的好成绩,唐章洪也因为炮击有准头被评为"全能射手。" 半年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在迫击炮连其它班都可以参加任务的时候,一班还要在训练场训练,在其它班的士兵立功的时候,一班的士兵还是要训练,"这要训练到什么时候?"一班的战士们再也沉不住气了,主动找到连长,要去参战。 一班是迫击炮连的重点班,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好钢,可现在一班成员积极要求参战,在连长和指导员在商量后,决定同意他们参战,毕竟好钢还得打磨,只在训练场上还不够。 为了保护一班新兵的安全,连长特意将一班班长叫到营帐内嘱托,他说:"这群新兵没上过战场,不知道战场的危险,你这个当班长的一定要看好他们,前沿阵地你们不要去,找几个适合新兵打的地方,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安全,你是老兵,应该明白轻重,一次带几个,分拨去。" 终于能上战场了,唐章洪和其他两名战士作为第一波跟随班长上战场的士兵,在知晓这个消息后都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班长就领着三个"新兵蛋子"来到战场。 由于唐章洪是第一次上战场,所以总是左看看,右看看,想要看看这里和平时训练场有什么不同。 就在唐章洪左顾右盼的时候,班长将他们带到一棵大松树下,并且告知三名士兵"前面是敌军的一个物资转运地,就打那里,明白了吗?" 唐章洪在内的三名士兵全部点头,表示明白,随即,唐章洪开始架好炮架,其余两名士兵负责观望,班长负责掩护。 图|抗美援朝战场上迫击炮射击 当所有发射前准备做好后,唐章洪正接过战友递过来的炮弹,准备发射的时候,一颗炸弹落在了他们身边,被敌军发现后,四人迅速进入战壕之中,可没等到他们歇一下,又一颗炮弹直接将松树击断,树枝刚好压在进入战壕的四人身上。 被树枝埋着的四人没敢乱动,约等一刻钟后,见敌人第三发炮弹没有落下,四人才敢换换起身,从土堆和树枝中爬出来,而四人中只有班长和唐章洪没有负伤,另外两人受伤严重,甚至有一位在转运治疗的时候不治身亡。 首战失败,并没有打消唐章洪等人的积极性,反而他们对敌军的打法进行研究,终于确定了"打多不打少"、"三快两准"等指导要领,有了这套要领,唐章洪等炮兵连战士都确定了"双百"目标,既一百颗炮弹消灭一百个敌人。二、给炮弹装上眼睛 在第一次战斗失败后,唐章洪等士兵很快就进入到前线战斗中去,而他也在班长的帮助下击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 随着唐章洪炮击技术越来越成熟,他开始自己完成射击任务。 7月,炮击连连长找到了唐章洪,要求唐章洪用迫击炮协助步兵完成任务。 这次任务主要是使用迫击炮射击敌军火力死角,唐章洪在对距离进行严密测量后,调整好迫击炮角度,在冲锋号吹响后,唐章洪瞬间开炮,一口气打了20多发炮弹,火炮直接摧毁敌军阵地,这让步兵随即迅速占领,一场阵地争夺战不足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唐章洪。 就这样,唐章洪在63天内使用73发炮弹,击杀101名敌人,他成为一班首个完成"双百"计划的士兵,而他也因为杰出的战绩被授予一等功。 图|唐章洪 由于唐章洪技术过硬,在战场上表现优异,所以被指导员张晋文当成心尖尖,硬是将他从一线拉回来,调往二线进行迫击炮士兵培训,可是一心要在战场上立功的唐章洪并不满意领导的安排,于是多次找到领导协商,可是领导就是不答应他上前线,并且和他说:"你现在到前线作战,一个你就算再能打,能击杀几个敌军,如果你在二线对咱们的士兵进行培训,你想想,战场上出现十个、百个你这样的迫击炮手,那击杀的敌军不得成百上千!" 在领导的劝说下,唐章洪勉强答应留在二线。 在唐章洪的训练下,许多迫击炮士兵在上战场后果然百发百中,他也着实带出几名优秀的徒弟,可是他总觉得在二线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唐章洪再次向指导员请求回到一线作战。 面对多次请求回到一线的唐章洪,张晋文只能同意他的想法,可是等到他到达一线时,朝鲜战场上最艰难的上甘岭战役开始了,而正是这场战役险些让他丢掉性命。 自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胜利过,原本已经占领朝鲜大半国土的联合国军只能退到"三八线"以北地区,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联合国军决定进行"摊牌行动",集中兵力进攻五圣山,重挫志愿军锐气,可是想要拿下五圣山,就必须要占领597.9和537.7两个高地,这两个高地就是上甘岭。 为了保证五圣山阵地安全,志愿军在两个高地各驻扎近百名士兵,其中唐章洪被分配到537.7高地作战。原本在唐章洪眼中,这次的高地作战和平时作战相同,只要进行精准打击就可以了,没想到,这次敌军进攻得太猛烈了。 图|上甘岭战役 美军的飞机、火炮连续两天进行轰炸,高地烟尘弥漫,电话线也被炸断,和前线指挥部完全失去联系,这时的唐章洪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进行炮击,无奈之下的他只能按照战前的部署进行炮击,一连30余发炮弹射出,他也不知道炮弹的落点是否能够帮助到前线作战。 在战争告一段落,电话线被接上后,唐章洪才从连长的口中得知自己的炮弹在这次的战争中帮了大忙。 虽然唐章洪的迫击炮对前线战争有帮助,但是在硝烟弥漫之中,美军还是发现了迫击炮阵地,为了拔掉这根"钉子",美军派出十余架战斗机对迫击炮阵地进行轰炸,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飞机,唐章洪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炸弹就已经在阵地上爆炸。 炮弹卷起来的泥土将唐章洪等人掩埋,等到唐章洪被人挖出来后,他已经满脸鲜血,经过简单的包扎后,唐章洪再次走到迫击炮前,连续两个小时,发射200余发炮弹,此时的炮筒因为摩擦已经滚烫,随时有可能将弹药的引信点燃,一旦弹药在阵地上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给炮筒降温,唐章洪决定使用水壶里面的水,可是上甘岭的水源全部被切断,水壶里面的水也早被喝光,无奈之下,唐章洪只得用尿为炮筒降温。 在炮筒温度稍降后,唐章洪继续准备开炮,八个小时,上千发炮弹,唐章洪的双手早已被烫伤,当时的他并没有感觉到疼痛,依然一发又一发开炮,直到一枚炸弹在距离唐章洪3米处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唐章洪炸晕,当战友冲过去救他的时候,他已经七窍流血,就在他被战友们背进战壕中后,很快就苏醒过来,可是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回自己的迫击炮。 图|唐章洪 战友们看到唐章洪的模样都很担心,但是他不听劝,没想到刚走进工事中准备挖迫击炮就又昏了过去,炸弹在身边爆炸,如果不是唐章洪的迫击炮架为他挡下这一击,恐怕他当时就会牺牲。 在唐章洪转醒后,他再次前往阵地,在上级的命令下,唐章洪将阵地上剩余的炮弹集中到一起,自己只拿着没有支架的炮筒走出防空洞,在战壕中放置好炮筒,调整好角度,将26发炮弹全部射在敌军的阵地上。 由于唐章洪的火力支持,这场537.7高地保卫战终于胜利,据战后统计,最少有420名敌军死在唐章洪的炮下,就连谷景生都夸赞唐章洪:"他的这门炮长眼睛了,指哪打哪。"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唐章洪被授予"特等功"。 1953年,战争结束了,唐章洪终于回到了祖国,18岁的他终于可以回乡见见家人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唐章洪与普通士兵一样一级一级晋升、退伍、工作,当他退休后,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到街上遛鸟,就和普通上了年纪的老爷子一样,如果不是别人提起,可能谁也不知道这位普普通通的老爷子居然是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 或许现在在老爷子心中想的并不是战场上的打打杀杀,而是幼年在父母身边美好的回忆。三、小小年纪上战场 1935年12月,在四川中江一个小山村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这是唐家的第一个男孩,为了展现对新生儿的喜爱,老太爷亲自给孙儿取名为"唐章洪"。 唐章洪是父亲的老来子,也是爷爷盼望已久的孙儿,因此,他刚一出生就获得了全家的宠爱,在一家人的呵护下,唐章洪健康长大、活泼开朗。 图|对唐章洪事迹的宣传 唐家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家中也有些钱财,对于唐章洪所需要的一切,只要是在合理范围内,家人都会满足他,于是,这也养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随着唐章洪一点一点长大,他也到了上学的年纪,那时候抗日战争正处于最激烈的时刻,中江附近村镇都遭遇到日军的突袭,为了让唐章洪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每日上下学都由爷爷亲自接送,只为保护孙儿好好念书。 有时候路上难免枯燥,爷爷一面牵着孙儿的手向前走,一面给他讲述那些英雄的故事,每次都是刚好到学校,一个故事也讲完了。等到放学回家的时候,唐章洪开始向爷爷讲述一天内学校发生的趣事。 每日一来一回,风雨无阻,在爷爷的陪伴下,唐章洪终于成为爷爷心中最有出息的孩子,不过,在那个时候,村子里能够读得起书的也就只有唐章洪一家,爷爷有此想法也并没有错。 唐章洪的父母对他的学习非常关心,唐章洪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功课,将复习和预习做好后才能出去玩,这是父母为他定下的规矩,当然,也是他主动遵守的。 除却学习时间外,其它时间都由唐章洪自己支配,于是小小年纪的唐章洪就用那些时间为地下党传递情报。 那时候唐章洪刚刚十岁,由于唐章洪一直接受新式教育,对于当前国家情况老师也有所讲述,再加上爷爷总给他讲述爱国、报国的故事,唐章洪就一直想要为国家做点事。 教授唐章洪国文课的老师就是一名地下党员,有一次他需要向中江县领导传递情报,可是他却被国民党的特务盯住了,没有办法行动,正巧,唐章洪来到的办公室,这让老师想到一个传递情报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唐章洪将情报送出去,可是,这个孩子会帮忙吗? 图|建国初期土改工作 国文老师对于唐章洪的了解仅仅存在于课堂上他的表现,为了劝说唐章洪帮忙,老师甚至都想出来用食物诱惑的办法,可没想到,当老师说:"唐章洪,老师想让你帮忙送点东西,可以吗?" 老师还没有提出诱惑条件,唐章洪就直言:"可以,老师,只管说。" 唐章洪的热心让老师有些不解,于是问道:"你就不问问我让你做什么吗?" 唐章洪耿直的回答到:"不需要问,我喜欢您的课,也知道您是个好人,所以,您肯定不能让我做坏事。" 听到唐章洪的一番话,老师放心了,直接让唐章洪向某处某人传话,方便地下党会面,交流情报。 在唐章洪的帮助下,该地的地下党情报传递更加便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了,在学校的唐章洪在听到老师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极为兴奋,但苦恼又随之而来,毕竟自己所在的四川中江还没有解放,当地的老百姓还要受到国民党官兵的霸凌。 1950年初,随着一声声炮响传来,唐章洪明白,中江县终于要迎来新生活了。 那一年唐章洪正在读初二,家乡解放的那一天,唐章洪罕见地没有去学校,而是找到了解放军,希望自己能够为解放军做些事情。 解放军的一名连长看着15岁的唐章洪瘦瘦小小的,笑了笑说:"你还是个小孩子,只管好好学习就成了。" 人小志高的唐章洪听着连长这样说自己,他反驳道:"我之前为地下党传递过情报,您不能因为我年纪小就小瞧我。" 连长听到唐章洪这样说,于是就让唐章洪担任"宣传队长",帮解放军宣传土改工作。 图|高晋文 唐章洪成为土改工作组中年纪最小的成员,为解放军工作的唐章洪似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于是和父母商量后,父母虽然不愿意,但也明白儿子办的是正事,也就没有阻拦,于是唐章洪辍学专心工作。 就在唐章洪将土改工作做的有声有色的时候,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一直做着土改宣传工作的唐章洪开始在当地组织动员会,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军,而此时唐章洪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也动了上阵杀敌的心。当他明白自己想要参军后,唐章洪回到家里和父母商量起这件事。 听到儿子要参军,唐章洪的父亲连连反对,说:"那可是战场,枪炮可不长眼,万一有个好歹的,我们一家怎么办?" 听到父亲的话,唐章洪刚想反对,没想到母亲开口了,"你这话说的就不对,现在的好日子是谁给的,儿子要去参军我看行,刚把日本鬼子打走才几年,美国人又来捣乱,儿子,你去,跟着解放军肯定没问题。" 母亲的话给了唐章洪信心,在一家三口的会议中,参军票数更多,而唐章洪的父亲见到结果已定,只是嘱托儿子:"在战场上要保护好自己,不要逞强,你爷爷最喜欢你,你离开之前去看看他,但是别告诉他你参军了,就说去别的地方搞土改,知道吗?" 就这样,唐章洪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成为了一名军人,也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结语 10岁为地下党传递情报,15岁上战场,17岁消灭600余名敌军,他的前半生堪称传奇,此时的他已经年迈,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头子,甚至身边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老爷子这段传奇的经历,关于他的事迹,或许只能凭借着一架保存在纪念馆的迫击炮得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