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浓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蒋介石是真小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仰仗着江浙财团门阀的财力起家,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后,蒋介石是倒行逆施,背叛革命,实行完全的独裁统治。 败退台湾后,守着一亩三分地,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还要搞一些勾心斗角,搞出了许许多多的冤案。 比如1955年,蒋介石听到了传言,自己的靠山美国人觉得,自己这个小弟不太靠谱,决定另立傀儡,而最佳人选就是国军上将、抗战名将孙立人,结果蒋介石一气之下,罢免了孙立人,还诬陷他,结果孙立人被幽禁了33年,直到临死前几年,才平反昭雪,获得自由。 1990年,前国军上将孙立人病逝,临死之前,孙立人立下了奇怪的遗嘱,说他死后"不回归祖坟,棺材也不入土",而他的后人也尊重了他的遗愿,人不还乡,棺不入土。 这是为何?今天我们来讲讲前国军上将,抗战名将孙立人与蒋介石的一些恩怨往事,在推古论今的同时,着重讲述一下著名的"孙立人事件"及其对孙立人人生的影响,让我们再强调一下这位将军的名字,他叫孙立人。投笔从戎 在国共正逢时期,国共两党中人才辈出,将星闪烁。 在众多将星之中,孙立人是很独特的一个,不管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还是他个人的成长轨迹,都值得单独拎出来说道说道。 孙立人出生于1900年12月8日,祖籍安徽庐江金牛镇。 安徽庐江是个好地方,水土丰沃,人杰地灵,历朝历代代有人才,孙立人在这样的地方长大,可见他的家境是不错的。 确实,孙立人出身于庐江大户人家,祖上都是读书人,孙立人自幼饱读诗书,知晓文墨,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他中学时期,一直是年级第一,十足的学霸才子。 后来,孙立人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专业,192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孙立人又出国留学,到美国普渡大学继续攻读土木工程。 普渡大学是美国名校,来自华裔的知名校友有后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导弹之父梁思礼等,而本土知名校友有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 后来,普渡大学的知名校友名录中,又添上了孙立人的名字,只不过当时的孙立人,只是普渡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所学专业普普通通,自身成绩普普通通。 之所以庐江学霸在普渡大学成绩一般,是因为当时的孙立人并无心学习。 影响他认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当时美国科技的先进,工业实力的强大,又比如当时的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闹革命,这一切都让孙立人心里着急又火热。 国民大革命 但是急也没用,在历史和革命大潮面前,个人的力量基本影响不了历史的走势,而当时的孙立人,一介白身,对于国内情势更是无从影响。 孙立人决定投笔从戎,改学军事。 孙立人1925年在普渡大学毕业,毕业后,他考入了美国南方的"西点军校",有着"将星摇篮"之称的弗吉尼亚军校,就此踏上了戎旅生涯。 弗吉尼亚军校是美国仅次于西点军校的第二军校,与强调绝对纪律的西点军校相比,弗吉尼亚军校更像是一所现代化军校,它没有对纪律有过度的强调,反而更重视学员的个人能力成长。 美国弗吉尼亚军校 在这里,孙立人系统地学习了步兵作战的基本战术与高级一点的合成战术,步炮协同,熟悉了战场生存等基本技能,并锻炼出了坚强的体魄。 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因为孙立人本身只是个柔弱的书生,让他一下子就适应钢浇铁铸的军事生活,是很难的,但他身上同时也有东方读书人的坚韧。 身子弱,他就去跑长跑,风雨无阻,健身房和格斗场也是他常去的地方。 时间一长,他的努力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美国学员兵不禁对这个东方书呆子刮目相看。 1927年,孙立人从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他得到了教育长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有成为优秀军人的潜质,在孙立人的毕业纪念册上,他的评语是"极好",他的毕业绩点是"优秀"。 孙立人在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时的毕业手册及评语 从军校毕业以后,孙立人没有急着回国,而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游览了欧洲,考察了英法德意等欧洲军事强国的军事发展情况,增长自己的见识的同时,找找差距。 1928年6月,孙立人乘坐远洋货轮回到中国,靠在大连码头上,然后径直回家。 虽然学成归来,但未来路在何方,孙立人要考虑一下。 而他最后的决定,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党派,也就是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 孙立人在国民党的第一份职位,是在国民党的中央党校里当教官,中尉军衔。 挺好的,最起码比他在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时,军衔还升了一级! 但孙立人并不满足于在学校里当个教官,他是个专业军校毕业的专业军人,哪怕比起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都不遑多让,他自然是有自己的傲气的,在军校当个教官,那叫屈才。抗日名将 孙立人在国民党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是宋子文 。 在宋子文的推荐下,孙立人很快得到重用,1930年,孙立人出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担任副总队长,上校军衔。 两年时间,从中尉直升上校,孙立人的升迁不可谓不快,但也由此可见,国民党内部用人之随意,制度之松弛。 1932年,孙立人调任税警总团第二支队任第四团团长,职位变动,军衔不动。 孙立人在任上干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其身上带有一股文人的气质,与周围五大三粗的军汉格格不入,因此有些国军中人就不太待见他,其中就包括国民党的领头之人蒋介石。 这也是他不太重用孙立人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的老毛病,他对非黄埔系的总是有着偏见,认为非亲非嫡不算是自己人,像是黄百韬那样非黄埔系但又受蒋重视的孤臣,都算是个例。 但是很快,这些人对孙立人的看法就得到了改观,因为局部抗日爆发了。 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孙立人带领的税警总团第四团,在扩编之后以番号88师独立旅参战,这支独立旅由孙立人亲自操练,形成了比较强悍的战斗力。 在战斗中,孙立人的部队战斗英勇,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每每冲锋在第一线,不仅受到了官兵的爱戴,也令其他军官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但孙立人的成名之战,是在后来的全面抗日战场上。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孙立人担任税警总团总队长,上校军衔。 上海保卫战中,他带领部队奋勇抗战,出生入死。 军队从上海败退之后,在淞沪会战 中,孙立人的部队位于苏州河防区,没有了误伤平民的危险之后,孙立人带着部队放开手脚跟日军大干一场。 孙立人带队冲锋,在他的带领下,部队七次击退日军的集团冲锋,将敌军死死地拖在苏州河之前,让日军强渡苏州河,直取中国军队后方的计划得以破产,大大遏制了敌人的进犯进度。 但是,孙立人的部队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毕竟当时的国军部队,相比于精悍的日军兵卒,还是差了一些。 但是,孙立人的悍勇也是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称其为"打不烂、打不死、不怕死"的孙立人。 淞沪会战 确实,孙立人虽说是军官,但是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头,数次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受到重创,伤势最重的时候他负伤13处,血流如注,面色如纸,性命危在旦夕。 但即使是这样,孙立人依然挺了过来,活了下来。 战后,蒋介石提拔孙立人为陆军少将,1941年,孙立人任新编三十八师师长,而这次,他的作战目标是缅甸日军。 在缅甸,孙立人再次跟日军硬碰硬,打了许多大胜仗,其中,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方面的第一场大胜仗,就是孙立人麾下的新编三十八师完成的。 在这里,孙立人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被盟军部队的友军称为"东方隆美尔",而他在国民党军中的影响力也随之日益高涨。 孙立人与入缅美军交流经验 抗战胜利后,孙立人晋升为陆军中将,接手全美械的美械部队新一军。 这支部队由蒋介石亲自负责组建,全部装备为美械装备,另有一些日军装备作为补充,战斗力十分强悍,是国民党军的五大王牌之一。 担任新一军的军长,却让孙立人自信心膨胀,结果他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经常向上级、同僚放嘴炮,惹得蒋介石对他十分厌烦。 这种厌烦,在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终于爆发了。 莫须有之罪 败退台湾之后,孙立人担任"台湾防卫司令",中将军衔,也算是身居高位了。 但是,孙立人对此却不满足,他对蒋介石说,希望蒋介石能够晋升他为上将军衔,与白崇禧等平起平坐。 从能力上看,孙立人与白崇禧是差一点,但也就差一些资历和地位,给他晋升上将军衔似乎无可无不可。 但是蒋介石不喜欢有人给他这种指手画脚的感觉,因此他婉拒了孙立人的要求。 但是孙立人因为是美国军校毕业的毕业生,不说是二战中的盟军美国军队,就连美国政府他都能说上话,影响力是很有一些的。 这个问题让蒋介石很是难受,他不喜欢孙立人,但又不得不用他,因为美国的援助对于蒋介石来说,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是他"反攻光复"的希望。 1951年,孙立人晋升上将军衔,二级陆军上将。 但是之后的一次,蒋介石偶然听到风闻,说是美国人对蒋介石感到失望,决定另立一个傀儡,来执掌台湾,而那个人,就是孙立人。 接替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 这个消息就像是踩到了蒋介石的猫尾巴,让他登时大怒,于是,就是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就炮制了一个"孙立人事件",把孙立人搞下台,夺职削权,顺便幽禁。 这下,孙立人是彻底偃旗息鼓了。 蒋介石是真小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尽管,孙立人对自己的冤屈,要求再审,但是蒋介石对孙立人的态度十分坚决,那就是让他彻底消失在美国人的"考虑名单"中。 反正就是硬拖,拖到孙立人淡出美国人的视野为止。 而这一句话,就是孙立人33年幽闭生活的全部。 一开始,被圈禁在家里,孙立人的心情还很不爽,时常对着空气发怒,但是时间一长,他再怒,也不会得到回应。 这就是他每天生活的全部了,因为是半软禁状态,孙立人甚至踏不出自己的家门,因为,在他的门外,还有一群蒋介石布置的"软钉子",这些特务们,专门盯着孙立人及其家人,许进不许出。 晚年孙立人及其夫人 就像一群狱卒。 孙立人的晚年生活,或者说他被幽禁,被限制自由的这段时间,他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因为他是蒋介石不喜欢的人,所以当局也不给他发薪水,而他又出不来门,待不了客,无人接济之下,生活险些无法继续。 幸好孙立人懂得一些瓜果栽种,他自力更生,侍弄几亩薄田,总算勉强供应住了一家老小,后来,他更是盘下了一片山坡,种植瓜果,才将自己的几个子女全部供养出来。 孙立人的幽闭生活,一直持续到了蒋经国去世,整整33年。 蒋经国 但是在那之后不久,孙立人自己也即将寿终正寝,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家里病逝,唯一的遗言是,"我对得起我的国家,但对不起民族,就地迁葬,不回大陆了,还有,我的棺材不用入土,就这么晾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