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10月21号,天安们广场人头攒动 ,在当时乌央乌央的人群大约有150万人之多 ,他们自发的在街上游行示威庆祝。 这是自毛主席在9月9号逝世之后 ,北京的街头第一次这般的热闹和人数众多,下午3点的天安门城楼上,华国锋主席站在正中央 ,在他的后面跟着的是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 那么为何此时150万首都群众都会选择来到天安门城楼前呢?他们这么做又是为了庆祝什么呢? 原来也就是在不久前,"四人帮"被粉碎了 带领人民群众粉碎四人帮 的,正是此时站立在城楼上的华国锋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所有的群众都是为他而来,这无疑是对华国锋全面主持中央党政军工作的肯定和拥戴。 华国锋也用抱拳礼回应广大的人民群众 ,众人都在兴头上的时候,但是这时候作为领导人御用摄影师的杜修贤却发觉了一丝丝的不对劲。 原本向人民群众抱拳作揖回礼也是正常的一种回礼,但是华国锋此时已经是国家最高领袖,他的言行似乎应该更加的规范才行。 于是杜修贤就慢步走到了华国锋的身旁 ,小声地提醒:华主席,你是否变换一个和人民群众回礼的动作。 听到后,华国锋也是立刻就心领神会, 他将手高高地抬起来,挥手向人民群众致意,看到这一幕;像极了当年开国大典时候的毛主席 ,杜修贤也是抓拍了一个很经典的镜头。 那么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都这样的疑惑在心头萦绕,华国锋为何会在1976年10月21号的这天登上天安门城楼呢?粉碎四人帮这一壮举,究竟是历史选择了华国锋,还是华国锋创造了历史呢? 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粉碎四人帮,没有他是万万不行的。1976年的9月9号,毛主席逝世 ,中国的大地上一片哀嚎之声四起,所有的人都在心里头默默地问着自己,以后国家该怎么办,个人又该怎么办。 多少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起来按照毛主席语录来践行自己一天的言行 ,但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每天早上起床以后按时听的广播里,再也没有了那熟悉的语录。 但是与此同时,已经引起全国人民不满的四人帮还在加紧地夺权 ,他们不管今后的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他们也不管老百姓的穿衣吃饭,他们只要权力,继续让无辜的人跟着遭殃。 华国锋手里拿着的,是毛主席在病榻上用颤颤巍巍的双手写下的几个字:"你办事,我放心", 这可能是毛主席对于这位自己钦定的接班人最后的嘱托,但是拿在华国锋的手里,却是如有千万斤的重量。 一个在当时拥有着近8亿人口的国家 ,被一小撮的四人帮给折腾的鸡犬不宁,而现在,历史和毛主席都选择了华国锋。 那必定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以后的若干历史岁月里,华国锋证明了自己的担当。 华国锋联合 忠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叶剑英等人 ,他说道:毛泽东同志逝世了,但是历史还在前进。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它领导的无产阶级人民还要发展,还要大踏步地前进 。 所以搬开阻挡人民前进的绊脚石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10月6日 ,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四人帮"。 可以说,因为华国锋的果断,才让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在这场伟大的打击粉碎四人帮行动中,华国锋将是会被记载入史册的。 主席的重托,开始走到台前 。1971年,林彪913事件发生以后 ,原本正在全面主持湖南党政工作的华国锋突然被紧急调往北京。 刚到北京就被火速地接到了中南海 ,也就是在那里,他看见了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正是毛主席,毛主席坐在那里没有说话,只是告诉华国锋:我的身边出了坏人,你敢不敢来到我身边帮助我; 当然敢,华国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也就是这样,华国锋从1971年开始进入到国务院工作, 从协助周总理到慢慢的在周总理逝世以后全面主持中央的工作。他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让毛主席很是放心。 纵身投入革命,无怨无悔 。华国锋投身革命的时候,是在1938年 ,那个时候,正是中华民族最为至暗的时刻, 日本军队已经蚕食了华北和华中大部分的土地,千里之地,尽是一片哀嚎之声。 亡党亡国论甚嚣尘上 ,那时候中国的未来,已经不被广大的中国青年所看好,他们要么在日军的蹂躏下屈辱地生活着,要么就是直接干脆投降日本人或是干脆流亡海外。 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些截然不同的青年人开始走上了一条保家卫国抗击日本侵略的道路。 在这样的一群青年里面,其中就有一个人叫做"苏铸",就在这一年6月,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也就是在入党之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华国锋" ,当时的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加入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却是确定的,那就是他立志救国的心是十分坚决的。 就在1939年的12月 ,蒋介石和阎锡山发动了可恶的"十二月事变 "其目的就是昭然若揭的,他想要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 但就是在如此紧迫的局势下,华国锋依旧是没有忘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抗击日军侵略, 所以即使是面对着国民党主动挑起的争端。 华国锋也依旧是保持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战略定力,时刻都牢记抗日统一战线的团结。 深入农村,发动群众 。作为毛主席钦定的接班人,华国锋必定是能严格执行和贯彻毛主席的相关指示精神的,出生在1921年的华国锋,他在经过8年抗日战争的磨砺以后,在经过了血与火的青春以后,也才只有24岁。 但是对于搞好群众关系,如何发动群众 ,把底层的无产阶级群众拧成一股绳,他却是已经颇有心得。 于是擅长搞宣传工作的华国锋在抗战结束以后被任命为山西中共交城县委书记,阳曲县委书记,同阎锡山等反动反人民的军阀进行了十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指挥过的汾孝战役,开栅保卫战,都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在战场上,他采取武装打击和政治宣传相结合的方式 ,能在最小的伤亡面前取得最大的战果,这不能不说是华国锋身上一个很优秀的地方,他深入农村,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反奸清算、清匪反霸斗争。 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也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出了很大贡献。 面对动乱的环境,他毫不退缩畏惧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 ,已经在湖南工作将近十余年的华国锋也遭到了冲击。但是在湖南人民的心里,他是有着很高的威望的。 他从1956年开始 ,不仅在贯彻"双百"方针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着卓有成效的成果,他还参与并且领导了全省农村工作和农田水利工作的基本建设。 这对于湖南全省的农民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很多年以后在湖南的农田里还有一位老伯对着自己的后人说道:当年就是在这里,华国锋主席领导着我们一起热火朝天的开辟了这大片的农田。 可见,华国锋主席的历史功绩是在老百姓的心里面的。 但是文革的冲击,也让华国锋受到冲击的同时还遭到了批斗,但即使这样,他还依旧是坚持以身作则,深入生产生活的第一线。 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艰辛创业 。应该说,在特殊历史时期,他为维护湖南省的稳定和维持生产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 受命于危难之际。1971年913事件爆发以后,因为林彪的部下众多,导致清查工作进行得很是艰难。 但是即使这样,华国锋看着毛主席和周总理殷切期盼的目光。 依旧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关于913事件的善后工作中去 ,尤其是在华国锋退休很多年后,依旧会有人提起913事件。 但是华国锋也总是义正言辞地说道:我是问心无愧的。一句问心无愧,似乎点明了他一生的奉献精神。 在很多年后的今天,华国锋主席斯人已逝 ,但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曾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操劳的日日夜夜,会永远的留在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心里。 如今,那个华国锋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着因为他的坚强领导而粉碎四人帮的人民群众挥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永远的经典。 或许照片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逐渐模糊,逐渐渐隐,正如华主席当年那样,但是有一点一定是不变的,那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革命家华国锋已经永驻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