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一生成为别人眼中的作秀,学会认识自己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王阳明
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多时候我们彷徨、焦虑,总是希望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中,找到你人生的方向或者迷茫的指引,最后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你一劳永逸。
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我们自以为懂了很多的道理,却只在一个"知"上。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你只是看到或者听到,抑或是从书本上学到"知",在本质上,依然是未知。
做你自己:别让生活成为作秀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自生至死,人何往而不是独知?你快乐的时候,固然可以跟别人分享。你痛苦的时候,也可能有人帮你分担。可说到底,有谁能够百分百的感知你内心的快乐和痛苦呢?又有谁能够感受你的感受、思想你的思想、过你过的生活呢?
世上应该没有百分百的感受身受。
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有功,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
很多人一辈子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而且按照别人的标准、在别人的目光中上演的一场秀。每天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去应付各种各样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自以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却不知把自己丢掉了。
当然循外为人不是一种过错,也可以称之为技能或者天赋。
慎知的修行,更是一种力量的积累。独知是"诚"的萌芽,"诚"固然有不欺人的含义,但更重要的是不自欺。无论你在这个喧哗的世界上有多少同类,也无论你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你的内心世界只有你自己在感受,与你相伴的人也只有你自己。不论善念恶念,你一点也没法跟自己玩虚的,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意识到这点,你也就开始成为你自己、成就你自己,那么你自然也就知道要为自己负起责任了。
儒学之所以又称为"为已之学"就是让你自己为自己负起责任。
一个人要活得明白,首先必须学会怀疑,其次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不会在社会和他人灌输给我们的错误观念中,稀里糊涂地过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