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个真实故事,我再也不敢让娃轻易打回去了
#我要上头条# #育儿#
最近我在微信收到了一位妈妈的求助。
这位妈妈说,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因为从小体弱多病,长得比同龄孩子都要瘦小。所以,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然而,就在前几天,她突然发现孩子的笔袋,少了3个笔帽。可明明前一天,她才给儿子准备了6个。
她问孩子怎么回事,儿子说是后座的同学拿走了 。
另外,儿子还告诉她,后座的同学老拿自己的铅笔和桌垫,还吓唬他说,东西被扔到楼下,捡不回来了。
这时,这位妈妈立刻意识到,儿子在学校被欺负了!!!
她问,儿子有没有告诉老师。
儿子说:"我告诉老师了,老师说他,他也不听。而且,我告诉老师后,他瞪着我那个眼神,我实在受不了!他的力气大,我根本打不过他。"
当天晚上,这位妈妈就找了那个同学的家长。对方家长态度很好,发来一张孩子罚站的照片,不停地道歉,说以后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事情到这里也算是顺利解决,但这位妈妈说,她还是觉得很不安。
"父母能保护孩子一时,却不能保护他一世。"
"在看不见的角落里,他遇到更严重的欺负怎么办?"
"而且,那位同学家长好说话,肯解决问题,如果碰到熊家长呢?"
最后,她问我,要不要把孩子送去学跆拳道?万一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也能打回去。
这位妈妈焦虑的事情,也是咱们老母亲们都有过的担心。
哪怕只是在脑子里想象,娃在学校里被其他孩子嘲笑欺负了,都揪心不已,更不要说这种事真的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
可如果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去学跆拳道,我的意见是:
让孩子学跆拳道锻炼身体是可以的。但如果是为了应对欺负,我觉得这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暴力回击表面看起来最直接、有效,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多。
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我有个老同学,她前两年刚搬来上海,儿子轩轩也随之成为了插班生。
因为其他同学之间都很熟悉了,新来的轩轩便成为了班上几个调皮孩子的欺负对象。
虽然当时孩子告诉老师了,老师也严厉批评了那些同学。
但事后,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几个孩子变本加厉地欺负他,抢他的东西,扔他的书。
最后老同学气不过,把孩子送去了练跆拳道。
练习了一个月后,当熊孩子们又合起伙来想要欺负他时,轩轩直接就把领头的孩子打趴下了。
这一打,惊动了老师和双方家长,虽然之后再也没人敢欺负轩轩,但打人这个坏名声也传了出去 。
渐渐地,班上没有人愿意和轩轩做朋友,老师也对轩轩的印象不好。
我觉得,在面对暴力的时候,可以用【打回去】来保护自己。
但如果仅仅只是教孩子【打回去】来应对冲突,会阻碍孩子的情商和社会能力 的发展。
更何况,大部分时候【欺负】不只是以"肢体冲突"的形式存在。像是孤立、取外号、嘲笑……都是校园霸凌的一种形式。
仅仅是【打回去】没办法处理所有问题。
只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冲突、学习应对"讨厌的人" ,才是最彻底的解决办法。
在这一块,德国的做法值得借鉴。
德国有些幼儿园最后一年,或者小学第一年,会请"反霸凌培训师"来给孩子和家长免费上课,教大家识别、应对霸凌事件,以及不要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霸凌者。
应对霸凌的方法是通用的,这里我也把它分享给大家:
一、自信的眼神与姿态
欺负者大多去选择那些看起来像是"弱者"的人去欺负,而不会主动去惹看起来强大的人。
就比如文章开头那位妈妈,后来,她去问孩子同学为什么总拿自家孩子的东西,小朋友说的理由是:
"我拿他东西,他就哭,他哭起来像个小女生,我觉得很好玩,就喜欢惹他。"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告诉娃,不管我们的身体是否强壮,但在气势上不能输。用身姿和眼神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强大的人。
1、挺直身板。
2、走路时步伐稳重,就像狮子一样自信满满。
3、不要总是盯着地板,抬起头,关注你周围的环境。
二、保持冷静
那如果真的有人来找麻烦时,该怎么办呢?
告诉孩子,我们要保持冷静。
他们之所以找麻烦,大多数是因为想激怒你,然后从中得到优越感,或是得到你或者是大家的关注 。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做应对:
如果对方故意来挑衅你,比如,他叫你外号,说你是"四眼"。
记住,我们不要去理会他,去找你的好朋友或者是班上其他同学玩。
因为一旦你被激怒,他们就会很得意,他的目的得逞了。下次,他们还会这样做。
反而你不搭理他们,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就不再继续了。
有时候,气氛不是特别紧张,我们也可以善意和幽默的方式应对。
比如,对方故意说"你的帽子真丑"来挑衅你。
我们也可以说"你的鞋子真好看",往往这个时候,对方会觉得很吃惊,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三、清晰、平静地表明态度
有时候也会遇到比较紧张、直接的冲突,比如对方故意抢走你的东西。
在这种类型的冲突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先镇静地盯着他的眼睛几秒钟。
2、如果对方是故意抢走你的东西,坚定、且简明扼要地说,"把东西还给我!" 。
这期间,不管对方又说什么别的话,一直大声地重复这句话,直到他把东西还给你。同时也避免说一些攻击和评价对方的词。
3、如果对方还给你了,但是又在言语上挑衅你、冒犯你。
不用理会,他只是想在大家面前争回点面子。
四、倾听情绪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时候孩子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是不是被霸凌了。
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一些毒友谊当中。他们披着朋友的外衣,实际上是在"欺负"对方。
比如"朋友"让孩子趴在地上学狗叫,又或者拿孩子当撒气筒,随意打骂。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教孩子去分辨自己的情绪。
告诉孩子,如果在和这个人的相处中,感觉到不舒服和坏的情绪。比如愤怒、害怕、伤心、嫉妒、不确定感...…这个时候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地远离这些人。
其实不仅仅是校园,今后踏入社会,如何应对冲突、应对故意的恶意,这些方法都能用得上。
如果家里娃性子比较"软",大家可以通过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来演示和练习。
另外,为了尽量规避【被欺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去帮助孩子交到朋友。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先到这里,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分享~
你好,我是李点点,5岁女儿番茄、9岁儿子土豆的麻麻,擅长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二胎鸡飞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学习资源和可信赖、有深度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