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红颜薄命",意思是说美女的命运大都不好,而那种坠入青楼的女子命运就更悲惨了。 就拿清末民初的四大名妓为例,赛金花嫁人3次最后还是重操旧业,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陆金宝结局也不好,一生嫁人17次都无果而终,无奈重返青楼,50多岁还在工作,最后"以身殉职"。 王莲英下场更惨,因为赌博死于非命。 小凤仙的下场稍微好点,但也嫁了几次,最后跟一个锅炉工结婚,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人生路。 这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余生没有尊严,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总是被抛弃,晚年凄凉。 因为女人的地位本来就低,出身青楼更被人瞧不起,一日为妓终身是娼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总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凡事总有例外,民国时期有个叫白兰花的女人,也是青楼女子,她却能成为命运的主宰,不但能将遇见的男人牢牢控制在手里,晚年还非常幸福。 最让人惊叹的是,她遇到的两个男人身份都不一般,一个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公子,一个是民国财神爷孔祥熙的长子,用现在的话说,是不折不扣的"国民老公"。白兰花到底有什么魅力,能驾驭两个"国民老公"? 白兰花天生丽质,却出身贫苦,不得已坠入青楼,卖身为生。就像上文所说,大多数女子一旦走入青楼,往往走不了回头路,一生便毁了。 可她遇到了生命中一个贵人,命运彻底发生改变。 此人名叫盛萍臣(盛升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公子,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很快坠入爱河。 中国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盛宣怀八个儿子,大都是不肖子孙,唯独老七盛萍臣最有出息,在三十年代就投资上海足球,组建东华足球队,战绩辉煌。 盛萍臣有钱,人也帅气,身边美女如云,但是他却对白兰花一往情深。因为白兰花情商颇高,做事不卑不亢,即使是接客这样不堪的事她也会做得很有调调。 光顾她那里的人,她都会发现对方的优点,夸得对方迷迷糊糊,高兴而来,愉快而归。 而且做事的时候,她不是那么开门见山,而是半推半就,粉面含羞,给人以出泥不染的感觉。 最厉害的是,她总是善于发现客人心底最柔弱的一面,给人安慰,让客人对她念念不忘,情愿付出很多小费。 比如盛萍臣,他虽然很成功,出身名门,但是他的童年是灰色的。因为他的生母柳夫人是侧室,也就是小妾,导致他在盛府备受歧视,说话都是低声低气。 尽管事业还算成功,但是他内心里的自卑挥之不去,在府里的地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所以,盛萍臣去青楼其实不算是刚需,而是为了散心。白兰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根本不与他直奔主题 ,而是像知心小姐姐一样,跟他拉起家常,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这一来,盛萍臣的心被紧紧抓住,渐渐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无人可以替代的地步,直到有一天,盛萍臣语出惊人,向她求婚。 得知七公子将要娶一个风尘女子为妻,盛府炸锅了。 盛家虽然败落,但曾经显赫一时,再怎么也不能娶一个青楼女子为妻,让盛家颜面扫地,今后如何出门? 然而盛萍臣却走火入魔,只对白兰花有感觉,谁介绍的对象,哪怕是大家闺秀国色天香也不同意。 盛萍臣明白,要想让家人妥协,自己必须争气,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于是他开始甩开膀子大干,经过一番打拼,他干出了一番事业,有了很大成就。 家里人遂不再低看白兰花,反而觉得她给盛家带来了好运,终于接纳了她,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当然盛府曾经那么显赫,盛萍臣的婚礼也十分低调,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大宴宾客。 对于盛萍臣来说,只要能相守就是最大的满足,要什么形式? 而白兰花对此也非常满意,虽然丈夫不能给自己一个轰轰烈烈的婚礼,但他却给了顶住压力将自己娶到家,还给自己一个正妻的身份,这就非常难得。 相信白兰花也知道杜十娘的故事,风尘女子杜十娘遇到公子李甲,两人情投意合,定了终身。 可是在回家完婚的路上,李公子顶不住家人的压力,而违背了当初誓言,还将心上人转手卖掉。 得知真相,杜十娘万念俱灰,抱着自己百宝箱,纵身投进滚滚长江。 比起渣男李甲,盛萍臣好得太多了,白兰花没有理由不知足。 白兰花起初只是因为生意上的目的而善待"上帝",根本没有想到成为盛公子之妻;因此她非常珍惜,开始洁身自好,跟过去告别,关上门做一个贤妻。 盛萍臣也极为开心,和白兰花举案齐眉,水乳交融,活脱脱一对神仙眷侣,模范夫妻。 再美的感情都有保质期,何况富家公子大多都一肚花花肠子?但是直觉告诉白兰花,丈夫不会那样,因为盛萍臣是个有"理想",重事业的人,没工夫花心。 不过凡事都是两面的,正是因为把事业看得太重,对理想追求永不止步,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危机。 盛萍臣的事业是非常顺利的,但是世界上没有知足人,他总觉得与老爸盛宣怀相比,自己差太多了。 因此他想大干一场,缔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在专制社会,权力和金钱是孪生子,你想要做事业赚钱,就必须攀附权贵。 盛萍臣结婚的时候,老爸也死了,大清也灭亡了,进入民国时期,过去的人脉都是老皇历了,必须建立新的关系网。 谁是民国最有权势的人?蒋宋孔陈,而孔祥熙是蒋介石的连襟,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想升官找老蒋,想发财找孔祥熙是最合适不过了。 不过盛萍臣直接攀附孔家门都没有,因为资历不够。 因此他决定和孔祥熙的公子建立关系,通过孔公子和孔家拉上关系。 起初的时候,盛萍臣打算来个一劳永逸,让自己的妹妹嫁给孔令侃。 于是他又是设宴,又是举办晚会,给妹妹创造机会。 由于妻子能说会道,每次在这样的场合,他都让白兰花作陪,从中牵线搭桥。 可一来二去,盛萍臣发现了问题,每次聚会上,孔令侃对妹妹心不在焉,反而对盛夫人表现出很大兴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不放。 看到这一幕,盛萍臣暗暗叫苦,要知道白兰花可是自己千挑万选,打着灯笼找的女人。 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孩子没了还会生嘛;可是还没人说"舍不了妻子做不成生意",因为妻子是根本啊。 但是事已至此,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从孔令侃的眼神来看,他已经痴迷,如果这时候来个刹车,不让夫人与他见面,那就等于跟孔家交恶,断了自己的财路。 尤其是抗战爆发后,江南先后被日本占领,盛萍臣的国民党的苏浙皖统税局局长已经是徒有虚名,不趁着国难在重庆大发横财,自己的事业就会画上句号。 再说孔令侃从小娇惯,任性得很,他想得到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 如果他给自己小鞋穿,那一定会不动声色将自己整垮,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想到此,盛萍臣只能安慰自己:听天由命吧!此刻,他耳边响起了刘备的名言"女人如衣服"。 那么,作为民国公子的孔令侃什么样的女子不能得到,为什么对别人的妻子产生兴趣? 当时孔令侃二十出头,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他鬼使神差,喜欢上了舅妈的妹妹。 两个人是在家族聚会当中偶然碰上的,虽然对方名义上对方是小孔舅妈的亲妹妹,但是两人年龄相差不太大。但是比起同龄的女孩子,这位名义上的阿姨显得更成熟,举止稳重端庄,让小孔痴迷不已。 但是舅舅宋子文知道后,坚决反对,孔令侃虽然任性也只能忍痛割爱,但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就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候,白兰花出现了。 白兰花没有舅妈妹妹年轻,但是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解人意,成熟端庄,小孔就喜欢大女人。 由于刚刚失恋,受伤的心需要安慰,偏偏白兰花出现,这让孔令侃兴奋不已。 在一次聚会中,小孔一句话脱口而出,"大哥好有福气,娶了个美若天仙的老婆,我要是能娶到像嫂夫人这样美丽优雅的太太,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盛萍臣听了笑得比哭都难受,而白兰花心里则五味杂陈。 白兰花是过来人,而且还是青楼过来的,怎么会听不住孔公子话中的含义?但是丈夫对自己一往情深,她不能水性杨花,给他戴绿帽。 她没有想到,此刻的盛萍臣早已不再是当初的痴情郎,他已经下决心用妻子做交易,得到孔家的照顾,大发横财了。 盛萍臣是个非常有决断力的人,一旦决定就雷厉风行,他再也不在乎小孔对他夫人如何,反而不失时机给二人创造单独见面的机会。 比如每次在一起用餐的时候,他都会借故离开,让两人沟通。 再比如他约了小孔到自己公寓去,往往会突然"有事",出去半天不回来。 孤男寡女单独相处,耳鬓厮磨,不出事就怪了,尤其是小孔已经迷恋上了白兰花,一副猴急的样子,想要正常沟通根本不可能。 而白兰花何等聪明,她从丈夫的行为中,读出了一个信息,自己已经成为一枚弃子,被舍出去了,她只能面对现实。 尽管如此,她也没有让孔令侃得逞。天下公子都花心,她还要观察一下对方。再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拼命争取,轻易得到的东西,都不会珍惜。 如果小孔轻易就如愿,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个人尽可夫,随随便便的女人。所以,小孔越是猴急,她越是不给,不远不近,让对方急得抓耳挠腮。 两人的感情就这样以一种暧昧的方式进行着,因为白兰花的刻意控制,一只巴掌拍不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直到1939年秋天,孔令侃在香港私自设立搜集经济情报的电台,被香港当局查封,两人的感情有了突破性进展。 孔令侃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去,弄得灰头土脸,老孔担心儿子回到重庆后被舆论关注,造成负面影响,便赶他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 孔令侃遭受挫折,一个人到异国他乡,心里难过,非常迷茫,他鼓起勇气给白兰花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速来港,陪我去美国。 白兰花一看火候到了,说明孔公子心里只有自己,立即告别盛公子,辗转到了香港。 白兰花明白,自己是在拿后半生幸福做赌注,一旦输了可就万劫不复。 经验告诉她,小孔不会做负心人,因为他有"恋母情节",只要自己当好"母亲",对方就不会离开自己。因此,白兰花没有让孔令侃给自己承诺,因为再好听的誓言,到了变心的时候一文不值。 第二天早晨,一艘美国公司的客轮在香港起锚了。在头等舱的房间里,孔令侃和"白兰花"对面而坐,相顾无言。 茶几的花瓶上插着一束鲜艳的郁金香,空气中弥漫着温馨与甜蜜。 忽然,孔令侃拥住了他心爱的女人,声音颤抖着说:"我要娶你,和你举行婚礼!" 这让白兰花大吃一惊,因为孔家比盛家要尊贵得多,作为中国最大的家族,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的长子娶自己这样出身的女子为妻。 因此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极而泣。 孔令侃的举动也让随从吃惊,他们都知道孔祥熙和宋蔼龄是不会答应两人结婚的,他们原以为孔少爷此刻叫白兰花来,只是为了排解旅途的寂寞。 在马尼拉港,孔令侃发电报给母亲宋霭龄,通报了他的决定。 他的决定不是请示,而是例行公事,他料到父母不会答应,只是走个过程。 电报发出去的同时,孔令侃已经吩咐随从,在菲律宾最豪华的酒店订了房间,并请了一个牧师做他和白兰花的证婚人。 白兰花身穿白色婚纱裙,孔令侃则一身西装,婚礼虽然不豪华,然而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这一年,孔令侃年仅23岁,而白兰花已经40高龄。 尽管没有父母的祝福和亲朋好友的见证,对于特立独行惯了的孔令侃来说,这一点都不重要,只要的是他们两心相依,不离不弃。孔令侃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得一比,"行为偏僻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可怜辜负好时光……" 孔令侃不顾父母反对和青楼女子成婚,惹恼了老孔,诚心为难他,不再支持他。 可是在白兰花的参谋下,孔令侃钻法律漏洞,在美国倒卖汽车赚了个盆满钵满。 抗战胜利后,孔令侃和妻子双双回国,来到上海创办扬子公司,生意火爆,让老孔都瞠目结舌。他们百思不解,昔日玩世不恭的儿子,如今怎么像变一个人似的? 而盛萍臣靠着孔家确实大发横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打造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然而没有了白兰花,他失去了主心骨,生意一落千丈,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话"旺夫"。此时的他终于明白,自己能够事业有成,是白兰花给的好运,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1992年,孔令侃在美国过世,活了76岁。由于后半生无儿无女,他和白兰花始终是二人世界,相依为命,生活温馨幸福。 风流阔少爱上半老熟女,这种场景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但阔少大多是图一时新鲜,激情褪去一地鸡毛;而孔令侃不一样,事实证明他对白兰花是真爱,他穷其一生对白兰花不离不弃,钟爱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