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今天
文 | 梦琴
编辑 | 世界
冯小刚作为圈内的知名导演,放在人群里是十分不出众的长相,但他小小的身体却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身上满腹才华,一直是众多优秀演员想要合作的对象。
不过近几年来他的作品却远远不如曾经并列三雄的陈凯歌和张艺谋,一部《南辕北辙》让他的口碑跌入谷底,受尽网友的嘲讽。
不仅如此,原本在娱乐圈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他,如今却成为了昨日黄花。
出身平凡却不甘
冯小刚1958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胡同里,七岁之前的他是个每天除了玩没有任何烦恼的小孩,七岁之后整个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不知道为何一向和谐的父母每天吵个不停,为何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有一天他玩完回来发现家里没有了父亲的身影,母亲说他不会再回来了,年少的他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只知道家里的零食越来越少,姐姐也越来越沉默寡言。
家里的顶梁柱走了,母亲一个人要拉扯两个孩子十分不易,为了替母亲分担,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干各种家务活。
这个时候的他就在心里默默发誓,将来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让母亲和姐姐过上好日子。
艰苦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性,只要下定决定做的事,多半都能成功。
他每天忙完家务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礼堂,十分羡慕里面来来往往的人,他也想上舞台,想去一探究竟,但是当时的电影票五分钱一张,他是绝对买不起的。
不过他从小就对画画十分感兴趣,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老师教,他就自学。买不起电影票又想进去看电影怎么办?
那就自己画一张,但统一打印出来的票并不好画,他偏偏不信邪,一张电影票他临摹了不下上百次,没想到真的画出来了,最后他如愿以偿进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日子一天天过去,冯小刚转眼就高中毕业了,当时当兵几乎是每个男孩的梦想。
一方面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另一方面是想去锻炼一下自己,于是他去了部队的文工团。在团里的他的主要任务并不复杂,大部分都是给舞台出设计,布置场景。
在部队的八年的时间,他除了设计舞台就是给大幕拉吊杆,每次演员在台上谢幕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他的身影。
但因为相貌不够出众经常遭到别人的耻笑,那时候的他心中暗恋了文工团的女兵,因为自卑几年都没有表白。
攀上郑晓龙
在部队待了七八年,他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选择了退伍,当时从部队出来可以分配工作,于是他被分到了一个建筑公司当工会干事。
这份工作并不辛苦,相反还很轻松,朝九晚五,他闲来无事就会叫上好友一起谈天说地聊理想。
公司闲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活干,一天他按时来上班,领导却在办公室呼呼大睡,他自顾自看了会书,实在无聊就去找了隔壁设计学院的人聊天,聊着聊着就一起去买了酒上了天台,畅谈人生。
在天台上他借着酒劲,说出自己的理想:"我,冯小刚,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让所有人都认识我!"
从这过后他就一直想出去闯闯,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现在浑浑噩噩的生活,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这样。
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了,准备出去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他捡起了自己老本行,去了剧组当美工。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去医院帮别人送东西遇到了一位长得像仙女的女生,顿时脚都迈不开了。
左打听右打听才知道这个"仙女"是知名导演郑晓龙的妻子,好巧不巧自己还在他的剧组工作,既然名花有主,他只能放弃。
医院离剧组并不远,冯小刚到处打听已经传到了郑晓龙的耳朵里,听说这个人在他剧组工作,他产生去看看这个人什么样的想法,两人因此结识。
此时的郑晓龙已经拍了国民级的影视剧《偶像》,冯小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名人就要抱紧郑晓龙这棵大树。
从这之后他每天跟在郑晓龙身后转,一来二去,在相处过程中郑晓龙看到了冯小刚的才华,于是两人渐渐变成了好朋友。
在这个过程里,他也没有闲着,不仅完成了美工的工作,甚至还担任起了编剧,1991年《遭遇激情》上映,他的名字就被写在了编剧一栏里,郑晓龙都在他后面。
没多久郑晓龙准备筹拍另一部剧《编辑部的故事》,他依旧担任剧里的美工,编剧是当时北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作家王朔,原本这个剧一共要拍十七集,但郑晓龙实地拍摄起来觉得剧情远远不止十七集,于是提出要改剧本。
整个剧组没有一个人搭话,冯小刚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可以试试,于是毛遂自荐,郑晓龙见没有人搭腔,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让他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剧本创作期间,他每天和王朔待在一起,两个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王朔几乎每本小说翻拍出来的影视作品都炙手可热,1994年《永失我爱》、1993年《无人喝彩》,每一步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就连姜文这样高傲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冯小刚想要是能和王朔搭上关系就离出名又近了一步,于是一直对王朔献殷勤,在剧组端茶倒水一样不落。
王朔原本对他并不看好,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个长得有点"贼眉鼠眼"的人。但工作让两人的相处机会变多,他发现冯小刚确实有两把刷子,虽然人长得不咋地,但能力确实还不错。
进入影视行业
《编剧部的故事》上映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全国的电视机都在播放这部电视剧,情景喜剧的模式在国内引发了空前的热潮。
冯小刚也凭借这部电视剧获得了众多关注,顺利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影视圈。
冯小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想在娱乐圈立足,就一定要抓住王朔这个"大名人"。
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王朔愿意带着他玩,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几乎是连体婴般的存在,没多久两人决定一起搞事业,一起开了一家影视公司。
冯小刚没想到自己的"成名之路"这么顺利,开公司后他每天和王朔除了喝酒就是聊创作,趁热打铁创作出了《一地鸡毛》《永失我爱》,口碑都还不错。当一切发生得太顺利的时候,总会出点什么意外。
从前王朔的作品都是娱乐圈各导演争抢的对象,但短短几个月人人避而不及,因为其内容无法过审,拍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播。
投资方血本无归,眼前的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王朔显然没有准备好,周边环境的压力让他选择了逃跑,去了美国,冯小刚想拦也拦不住。
冯小刚也被打回了谷底,没有了王朔他根本没有好本子好创作,垂头丧气的他借酒浇愁了一段时间,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找上门来,他看了《编辑部的故事》觉得冯小刚身上有一定的喜剧天赋,想找他拍喜剧片。
虽说是靠喜剧出名,但冯小刚并不爱拍喜剧片,因为当时的市场喜剧在最末端,文艺片在顶端,他一直想拍文艺片。
想着现在无剧可拍,既然有机会为何不干 于是答应了,最后他用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拍了《甲方乙方》,赶着在过年的时候上映了,反响一片大好。
知名导演
如今的贺岁片就是从它开始的,冯小刚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了圈内的红人。不得不说,《甲方乙方》确实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百花奖,就连演员也都被评为了最佳男女主角,赚得满盆金钵。
不过像这样的商业片是不受圈内的文艺片导演待见的,但是在当时的影视圈没有几个导演拍出来的东西能挣钱,他走出了另一条路。
他也看得出同行眼里的不屑,知道自己此时确实没有什么好作品让他们心悦诚服,于是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拍出最好的文艺片,让这些人服气。
不过和圈内其他导演不一样的是,冯小刚虽然也想拍文艺片,但他知道文艺片的观众不多,想要赚钱必须要知道受众喜欢什么,如此一来,商业片必须得拍。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拍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天下无贼》等知名作品,无一不受好评。
虽说一直在拍商业片,但他从未忘记曾经发誓要拍一个好文艺片,于是拿着拍商业片赚来的钱,转身去拍了《一声叹息》,反响还可以。冯小刚确实是一个有头脑有目标的人,想做的事都能做得不错。
凭借一众作品他终于在圈内站稳了脚跟,此时的他成为了众多投资人青睐的对象,国人对他的评价也水涨船高,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这个时候他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于是他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刘震云。
两人一拍即合,拍了《集结号》这部讲述抗美援朝的战争片,拿奖无数,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
于是他稳定输入又拍了一部《唐山大地震》,提名多项奖项,可以说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此后他一直是众多投资人眼里的票房神话,投他准没错,《私人订制》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广告费用就已经赚回来几个亿。
不过观众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很多人都觉得花冤枉钱看了个烂片,甚至很多网友评论说:冯小刚是不是江郎才尽,拍不出好电影了?
跌落神坛
受尽夸赞的冯小刚哪能接受观众的批评,为了扭转风评,他暗戳戳地说观众审美不够。2015年拍了一部《老炮儿》,请了几个当红流量小生,电影依旧扑街。
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冯小刚一会说电影排片少,一会又说观众智商不够,看不懂,玷污了好片子。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最后引起了官媒的注意,《人民日报》当众点评说:
一部作品的好坏有很多因素,但是发生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找从自身小问题,与其埋怨别人,不如认真创作。
但是冯小刚已经尝过了资本的甜头,心里早已没有了当初拍好作品的初心。从离开王朔开始他的事业就好像在走下坡路,一代名导演最终还是隐入人海,他走到今天不得不让人唏嘘。
很多人都说冯小刚是靠王朔才有今天的,其实不然,两人之间完全是合作关系,一个会写一个会拍,共同获利罢了,完全不存在谁依靠谁的情况。
王朔曾经说过冯小刚是一个十分有自己想法的人,圈外人评价他急功近利,其实他并非如此,反而十分谨慎,他成名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走出来的。
两人之所以分道扬镳的原因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因为利益纠纷,而是意见不和。冯小刚更倾向于赚钱,迎合受众,而王朔有自己的坚持,不愿意改变,最后只能边缘化。
近几年在影视圈混不下去的冯小刚突然转型去拍了网剧,一部《北辙南辕》突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五个女演员在圈内都有一定的名气,吸引了众多网友前去围观,但是该剧剧情老套切且不按常理出牌,很多人没看多久就骂骂咧咧的出来了。
冯小刚今年只有64岁,而张艺谋已经72岁了依旧在拍电影,他想要再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不是没有机会。
冯小刚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审美也还不错,如果他愿意沉下心来用心钻研打磨作品,相信一定能够创作出好作品来!
李盈莹三年间回报王宝泉四个冠军,如何评价这两人的师徒情谊?宝泉惠眼拾珠,盈莹投桃报李。天津女排教练大胆培养使用李盈莹,为国家培养出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居功至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希望,收获成功。十二年前的王宝泉是有眼光的,是
领导喜欢坚持己见还是逆来顺受的员工?我们每一个人,走入职场的时候,都期望遇到一个智慧,沉稳,大气,任人唯贤,能给自己人生引路的好的领导。这对每一个刚步入职场,或者是人生漫长岁月最希望遇到的好领导。不管任何一个单位的领
10岁小孩暴躁易怒,独立性差,应该怎么引导?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从小就有这样的性格,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面对孩子这种性格,家长要做的是1。只要孩子发脾气,就绝不答应他的诉求。这样,他知道发脾气没有用,就会逐步改善了2家长也
赵丽颖这辈子跟铃铛太有缘,三部代表作都因铃铛而大起大落,你说呢?三个都是执着不悔的角色,坚韧不拔的性格,坎坷多棘的命运,也对应了赵丽颖永不言败的志气,温和谦逊的品质和坚守初心的信仰!影视的大起大落,正如她人生的大起大落,从默默无闻到全民黑潮,再
英雄联盟,飞机是怎么从ad演变为中单的?飞机早在S3前都是ad,而且还是一个过热度比较高的ad,微笑曾用他在s4打老干爹拿到五杀。这时的飞机还是ad位,但是出的鞋子是法穿鞋,被动10的真实伤害,变化的就是w的机制和被动,
如果早点派归化球员上场,国足能赢沙特吗?如果国足教练能够一视同仁,不歧视归化球员,重用归化球员,给他们上场比赛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再加上有一个善于用人,善于排兵布阵,善于捏合成型的
中国足球,敢问路在何方?专业人员管专业的事,中国足球才有出路。目前看,足协的改革是不成功的,男足已经沦落到亚洲三流球队了。非专业人员,如何管好足球。路在基层,从娃娃抓起!说实话,每次足球重大国际比赛,只要
如何判断足彩的平局情况?找到平局无疑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从技术上分析的各有各的方法,个人喜欢从数据上去找平局最多的区域,现在每天的比赛很多,各种联赛,我们都知道不同联赛有各种特点,这个非常重要,十几二十中
gv300和v310如何选择?谢邀!我是骠骑府!资深摩托车媒体编辑,点击头像查阅更多精彩摩托车内容,欢迎关注!这是一位头条号为手机用户7007337632的朋友发起的问题邀请,骠骑府应邀来回答。上图为GV300
购买相机镜头时,你会选择行货还是水货?作为摄影师,特别是独立摄影师,设备器材都是自己购买,本着能省则省的心态去购买,行货水货确实会在购买前掂量掂量,我一般都没有买行货!水货一般是指不正规渠道获得的产品,但是呢,有一点很
三国24名将前5位,张飞能打败哪几个?前五位依次为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而张飞作为三国第一猛人,竟然只排在了第六。我们姑且忽略三国24名将是多么不靠谱,仅讨论张飞与上述五人之间的武力比拼,看看张飞到底能够打败谁。张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