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的民族吗?共读浅议中国通史24章异族的同化
上一篇:争霸!共读浅议《中国通史》23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浩浩九州,泱泱华夏!每当我们说起自己是炎黄子孙,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九州和华夏,都是我们民族的别称,可是你知道吗?大禹治水后划分的九州,夏朝建立后的地盘,只是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和山西。他们的后裔就是今天汉族的祖先,人数不多。周围的部落根据方位的不同,各有其名: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靠农耕起家的汉族,安居乐业,文明程度比较高,早早穿上了衣服,住进了房屋,对于周边开化较晚的部落也不会欺负,起名字只是为了交流方便,针对不同族群的生活习俗和特点为他们起了合适的名字:善弓射猎的东夷,善驯蛇兽的南蛮,尚武好战的西戎,猎牧成风的北狄!至于后来为什么夷蛮戎狄带上了浓厚的感情因素,和他们对汉族的入侵和欺凌有着莫大的关系!
话要说给懂的人听! 汉族之间,不同部族也有自己的文化,春秋战国之间的争霸各显身手,靠战争,靠仁义,靠人才,靠合纵,靠连横,这是利益分布不均时的窝里斗,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五帝三代的后裔不是?可牵扯到外族人,防备心还是比较强的!西周末年,周幽王想要废嫡立庶,太子外公联合犬戎灭西周后,及时和其他诸侯国一起将犬戎打退!同一文化区域的部族之间,有着心照不宣地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默契!
激烈碰撞的不只是兵力,还有思想和文化! 受诸子百家不同的影响,即使手段各有不同,相互之间的文化侵染自是免不了的!因为仁义之师沦为春秋时期最大笑话的宋襄公,以死殉道,布施楚兵。楚国当时不属于华夏,只是南蛮,当他们看到敌人等着他们安稳渡河,从容布阵的时候,心里除了庆幸、嘲笑之外,一定会对汉族的礼乐文化充满了深深的好奇和疑惑的吧!
慢慢接受,慢慢忘记!勤劳的汉族喜好和平,热爱故土;和平年代,和外族经商贸易,互通有无,通婚联姻,包容外族;苦难来临时,顽强不屈,奋起反抗,保护传承,坚持气节;汉族稳定农耕的生活方式,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洁身自好的伦理纲常,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被越来越多的民族所接受!汉人越来越多,大汉已经不再是一个民族,而是接受了汉文化的族群统称!欲知民族同化后的社会形态,我们下回再侃!#阅读的温度##历史##头条创作挑战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原创文章,感谢评论区宝宝们持续不断提供的灵感泉源!喜欢或者需要的各路仙侠道友,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和评论!秦灭六国,是霸权主义还是大势所趋?民族同化是政体统一使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家有山河锦绣,国有岁月芳华!国庆出行,文章更新不能及时,海涵,节日快乐!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