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4000亿美元补贴,剑指新能源领域,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开头
好家伙,美国总统拜登这是打牌打上瘾了,前脚刚签署《芯片和科技法案》,后脚又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
其实这两者没有啥本质上的区别,都是通过巨额的真金白银进行补贴。
前者是向半导体行业提供527亿美元的支持,后者则向气候和新能源领域,提供4000亿美元的支持。
补贴这么多钱,其实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各大厂商们站好队,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从而推动美国国内的技术发展,实现美国在各方面都是绝对领先。
我们知道芯片法案的颁布,是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那么这个通胀削减法案,究竟是干嘛的?它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美国法案颁布
乍看这个法案的名字,估计大家第一印象,是不是理解成削减通货膨胀?
嗯,这段时间以来美国的通胀确实严重,2022年6月其消费通胀同比增长9.1%,创下1982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
换句话说,就是40年来都没达到过这样的高峰。
受俄乌冲突的影响,能源价格也出现了暴涨,7月份美国消费者支付的平均电价较上年同期飙升15%,水电费飙升的部分原因是天然气价格上涨。
石油价格也是如此。截止2022年4月,全美平均汽油价格达到4.074美元,比一年前上浮42%,加利福尼亚州的汽油价格更是维持在5.7美元的高位。
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就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从而间接地引发商品和劳务等一系列价格水平的提高。
对此,美国人的抱怨很大,自己的工资没有变化,但剩下的一切都在涨价,政府是不是该做些什么来解决下?
多印钱呗,多大点事儿?
但大家想过没,钱印多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让老百姓放弃使用石化燃料,并提高能源效率,这样才能免受更高汽油、供暖及制冷成本的影响。
于是美国政府的智库一合计,得,咱们可以补贴企业,让他们发展新能源车呗,这玩意好呀!既是清洁能源,又能摆脱石油的依赖,妥妥的一举两得!
但补贴的钱从哪来?政府掏腰包肯定吃不消呀,毕竟需要政府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那怎么办?
可以多征收富人的税,比如那些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的大型公司,规定至少要交15%的税,之后我们拿着这笔钱再去补贴生产新能源的企业,政府这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于是《通胀削减法案》就诞生了,根据细则,美国电动汽车的新车购买者最高可获得7500美元税收补贴,二手车购买者可获得4000美元的减免。
补贴只适用于价格不超过5.5万美元的轿车和不超过8万美元的皮卡、货车或运动型多用途车。
买车有补贴,这下买车的人会很高兴。买的人多了,造车的也很开心,继而可以扩大产能,这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
一切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是老美还是留了一手,那就是车辆必须要在北美组装完成,电池的重要原件和相关材料,也要部分来自北美。
这下要求突然就严苛多了,直接让许多汽车生产商芭比Q了。
美国此举说白了就是想要带动美国当地电动车企发展,毕竟凡事都要美国优先嘛!但如今是全球化的时代,这样弄无疑是逆全球化浪潮,对其他各国都是不小的压力。
就比如在美国市场的韩系车,2022年上半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共销售3.3万辆电动车,市场占有率9%,仅次于特斯拉。
但这些车都是在韩国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电动车里面的电池还是从中国进口的。
比如动力电池所需的锂、钴、石墨和镍等材料,绝大部分都是在中国进行加工的,这个比例超过了75%。
据韩国贸易协会透露,今年1月到7月二次电池关键原材料氢氧化锂进口额为17.4829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额为14.7637亿美元,占84.4%。
同期,钴进口总额1.574亿美元中,中国进口额为1.2744亿美元,占81%,石墨占89.6%。
如果按照该法案,使用到美国以外的材料,就无法得到补贴,那么购买韩国车的用户无疑会多花7500美元。
本来韩国车还可以跟特斯拉扳扳手腕,这下好了,美国这一棒子打下去那是真疼,对于韩国车企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虽然韩国是美国忠实的小老弟,但美国要是狠起来,那绝对是六亲不认,无论跟美国关系怎么样,不按照要求办事那就是不行,也难怪韩国总统尹锡悦私下偷偷骂脏话shake it。
为什么美国政府,执意让那么多车企非要在美国国内发展电动车?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电动车这块,中国已经领先了。
举个例子,电动车里面的磷酸铁锂电池,它的两大主要供应商分别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是中国公司。
而宁德时代已经计划向福特汽车和特斯拉提供电池,比亚迪也计划在德国向特斯拉供货。
就连美国总统拜登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在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中,美国落后了,被中国抢走了风头,这种局面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他上台后就开始砸钱,大力扶持美国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想通过补贴让美国新能源产业能够更快地发展起来。
至于说这个法案,对中国影响大不大?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总计出口新能源汽车58.8万辆,其中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占到90%,欧洲市场出口量快速攀升贡献了主要增量,而北美市场占比不超过5%,美国市场更是只占到3.0%。
因此影响可以说并不大,反而是其他国家受到的损失比我们大多了。结尾
为什么中国要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中国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和这种完整产业链带来的工业化实力。
而这种产业链跟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美国想要在新能源领域超越中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建一座矿山和精炼厂可能需要10年时间,但建一座电池厂只需要两年时间。
而这仅仅是修建的时间,后续还有核心技术设备,更关键的还有高级人才等等,因此美国想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现阶段来说还是不太可能。
那是不是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已经赢麻了?也不能这么说,虽然我们暂时领先美国,但还需要继续努力,骄兵必败的道理还是要常记于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