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食物的营养和健康方面非常有研究,孙中山一生喜欢吃豆腐。 他深谙国民身体健康与建立强盛国家的关系,他认为素食有利于延年益寿,人们的疾病多半是从口中而来,把昂贵当时髦,以稀有为佳肴,不屑蔬菜,不厌腥膻,是与"自然"、"平衡"的养生原则背道而驰,为此他一直大力提倡素食。 豆腐是我们的"国碎",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中国是豆腐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177 ,淮南王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方士们在炼丹中使用了许多矿物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类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宋朝著名诗人朱熹诗曰:"种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豆腐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这样的健康食品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但要想更好地发挥豆腐的营养价值,还需要注意做好搭配。 现在,豆腐已经是世界性的食品了。 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孙中山相信此理,在《中国人应保持中国饮食法》一文中,他写到:"中国人所常饮者为清菜,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可见,他对豆腐倾情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