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数学之窗丨赵阳云践行新课标大数的比较情境结构化浅析
前期听了一节非常优秀的课例《大数的比较》,听后感触颇多,"新课标"下如何上好这节课。追溯其他老师也上的这节课例作比较,笔者就在思考:我们的课要怎么上才能打动旁人让其听得舒服余味无穷;怎么上才让听课的学生真正长点本领?谈谈个人的想法。
首先,大数比较的方法,纵观授课的过程,学生是不难掌握的,因此"比较大数的方法"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可以掌握得很好的。但学生能否主动会运用"比较数的大小意识"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一个合理判断的能力是没办法灌输的。比较数的方法只是一种技能,会用比较数的大小意识去帮助自己作出合理判断笔者认为是一种素养,笔者姑且认为是应用意识。一线教师非常强调开门见山直接就进入"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探究,而忽视素养生长的培育,这样的设计笔者认为是高度不够的。
其次,笔者认为不能为了大小比较而比较,直接把比较的方法教给学生,有的老师虽然从小的整数大小比较过渡到大的数的比较,虽有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但依然在教知识和技能,没有提供让数感生长的土壤,可否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自然"需求,其实也是为孩子数感的生长提供环境。笔者十分欣赏佛山市启聪学校何敏老师的教学设计,笔者把她的教学定义为是一种"情境结构化教学"。借用情境助力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的发展,把立德树人落实在实处。
笔者理解的"情境结构化教学",它的基本框架就是以一个主题情境贯穿一节课的始终,可以是首尾呼应,也可以是一个故事发展的过程。选取相关的问题巧妙地把本节课要学的知识和要发展的素养融合进来。它的教学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是创设一个情境,这是最关键的,情境里面不仅承载着新知识的学习,而且更多的是要有育人的功能。第二是利用情境设置问题,问题设置不是为了教而设,而是学生自己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继以运用新知达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比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因此,情境结构化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自驱需要,学以致用,把要学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巧妙地融合起来。
何敏老师关于本节课主题创设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疫情的情境。如下表所示(此处老师可以从孩子们平时要时不时做核酸检测说起,讲一下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些情况,然后引入下列表格):
以下是某一天三个国家有关新冠肺炎的数据信息。
类别
日本
俄罗斯
中国
新增(个)
87550
44045
48192
累计(个)
20314248
20208878
6404975
死亡(个)
43027
385628
25381
【设问】看到这个表格,你想说些什么?
笔者分析:这种问题设计,并没有告诉学生要比较哪些数,而是学生在分析数据时能提出一些结论,为解释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需要要比较数据大小才有说服力,这种自然的比较数的大小需求是我们教学所要提倡的。
接下来探究比较数的大小自然学生乐意去探究,他学习起来很舒服,因为他要为自己的结论找到一个佐证依据。学生这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方向是很广的,期间不仅可以巩固大数怎么读与旧知识钩联,还可以借用表格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学生是可以获取一些数之间是有大小关系的(比如:日本新增人数比中国要大,累计感染人数也比中国和俄罗斯都大,但死亡人数却比俄罗斯少,比中国多,等等,这些信息学生是容易发现的)。
但学生说出大小关系时,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自然就为接下来的探究"小的数、大的数,甚至没有学过的更大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一致性作了铺垫。即数位不同,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数字大的数就大。(当然此处是本节课的重点,留足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出来,一节课上首先要落实知识和技能,它们是能力发展、素养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离开它们谈发展素养也只是一句空话)
显然,本节课比较大小只是一个技能,是解决问题、推理的一种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成为解决现实世界中真实问题过程中的一个策略而已。情境结构化教学的最大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接下来何敏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个表格,讨论中国、日本、俄罗斯在疫情三年里国内旅游人数的变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国内旅游人次
国家
2019
2020
2021
中国
60亿人次
29亿人次
41亿人次
日本
3亿
1亿5千万
1亿3千万
俄罗斯
1亿8千万
6000万
5600万
笔者分析:这个问题的设置完全超出了本课时的知识内容的价值,真正是让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中国疫情防疫政策的科学性,让学生理解和明白平时为什么时不时要去进行核酸检测。通过这样的真实数据的比较,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国家认同感,笔者认为这才是本节课与众不同的最大地方,是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之所在,才是真正在进行数学和教育的深度融合。
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查找和收集有关的资料。比如疫情还影响到经济,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或其他国家从2019年到2021年的GDP的数据进行比较,说出从中获取的信息。
因此,本节课笔者认为不仅是学会大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更重要的是让"数据说话"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支持国家的防疫政策等。
笔者对这样的设计形容为既有知识味,也有家国情怀味,是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节好课。
结构化教学的应用 ¥51.75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