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资委官网发布了最新的央企名录,共有98家。 大家知道,央企是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涉及很多重要行业和领域。 央企不仅资产规模巨大,还拥有丰富的上下产业链资源。 因此央企搬迁或选址备受大众关注,能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目前我国央企有130多家,主要有4类。 第一类,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 实业类央企 ,有98家。 第二类,由财政部监管的 金融类央企 ,包括国有四大银行等27家。 第三类,出版 文化类中央企业 。 第四类,烟草、铁路、邮政等 行政类央企 。 01
98家央企的城市分布 4类央企中, 实业类央企 就是一般意义上大家常提到的央企。 实业类央企主要涵盖航空航天、石化、电力、能源、钢铁、电信、汽车制造、工程建筑等重要领域。 以下是南方都市报统计的98家实业类央企名单 从城市分布来看,98家实业央企中有69家在北京,占全国七成,正因为央企云集,北京拥有全球最多的世界500强总部,远超东京、纽约等城市。 上海以6家央企排名全国第二 ,上海也是长三角地区唯一拥有央企总部的城市,江苏、浙江暂无央企总部。如果加上交通银行这家金融央企,上海一共有7家央企总部。 位于上海的央企总部分别是 :中国船舶、中国宝武、中远海运、东航、中国商飞、中国电器装备集团、交通银行。 雄安新区以4家央企排名全国第三 ,分别是:中国华能、中国星网、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中化。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形成了北京新的两翼。 深圳、香港、武汉均有3家央企总部,数量并列全国第四。 深圳的3家央企分别是 :中国电子、中广核、华侨城。 香港的3家央企分别是 :招商局集团、华润、中国旅游集团。 武汉的3家央企分别是 :三峡集团、东风汽车、中国信科。 武汉也是中部六大省会中唯一拥有央企总部的城市,武汉在中部六省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值得一说的是,武汉此前还拥有另外三家央企总部,分别是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武钢集团,但这三家央企均已成为其他央企的子公司。 其中,中国长航于2017年并入招商局集团;葛洲坝于2011年成为中国能建的核心子企业集团;武钢于2016年与上海宝钢联合重组,组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总部设在上海,武钢成为中国宝武的全资子公司。 这三家企业的重组,让武汉少了三个央企总部,但并不影响它们继续在武汉创造GDP和就业机会。 广州有2家央企总部 ,数量排名全国第五,这两家央企是:南方电网、南方航空。 另外,珠海 (南光集团) 、长春 (中国一汽) 、哈尔滨 (哈电集团) 、齐齐哈尔 (中国一重集团) 、鞍山 (鞍钢集团)、 大连 (中国华录集团) 、成都 (东方电气集团) 、赣州 (中国稀土集团) ,这些城市各有1家央企总部。 以下是98家央企的城市分布情况 注:以上央企数量均为实业类央企数量,未统计金融类、文化类、行政类央企。 02
98家央企的区域分布 从城市群来看,国资委监管的98家央企中, 京津冀73家 (北京69,雄安新区4), 排名第一。 排名第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共有9家 (深圳3,香港3,广州2,珠海1); 排名第三的是长三角地区 ,共有6家,全部在上海; 东北三省共有5家 (哈尔滨1,齐齐哈尔1、长春1、大连1、鞍山1); 中部地区4家 (武汉3,赣州1), 西南地区, 只东方电气这一个,总部位于成都。 目前来看,暂无实业类央企的省份还有很多,像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安徽、河南等省份都还没有一家实业类央企,未来可以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积极争取央企总部搬迁落户。 03
搬离北京的央企,都去哪儿了? 近年来,随着北京向外疏解非首都功能,多家央企总部搬离北京。 据南方都市报统计,仅在过去的2021年,就有8家大型央企将其总部迁址或选址京外。 搬离北京的央企,最大的去向是雄安新区,中国星网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以及中国中化集团也于2021年确定将集团总部迁驻雄安新区。 2022年7月19日,一家新的央企——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总部位于雄安新区 ,注册资本200亿元,这意味着雄安新区已拥有4家央企。 除了雄安新区, 其他央企的去向,主要是上海、深圳、武汉、赣州等城市。 具体来说,三峡集团总部回迁湖北、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驻上海、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花落"深圳。 2021年12月25日, 中国电子集团总部正式迁驻深圳 ,深圳也正式迎来第3家央企。 2021年9月25日,新组建的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12月24日,由"两船"重组组建的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将总部迁驻上海 。由此,上海新增两家央企总部,总量达到7家。 2021年12月23日,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总部落户江西赣州 ,这是我国首个以稀土作为第一主业的新央企,也是江西的第一家央企。 2021年9月26日,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搬迁大会在湖北武汉 召开,三峡集团总部正式由北京搬迁至武汉,武汉的央企总部达到3家。 2017年9月1日,总部设在澳门的国资委直属央企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 自贸区注册成立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由此,珠海也拥有了一家央企总部。 2018年,总部位于香港的央企 中国旅游集团,为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 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将集团境内总部正式迁册到海南省海口市。 央企总部的搬迁或选址,并非易事,有多方面的考量。既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贴近市场前沿,同时也要考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央企搬离北京,最大的受益者是雄安新区。 第二大受益者,则是上海,上海的定位最为全面,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上海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 因此上海的产业链比较全面,的确有条件承接更多的央企。 从规律来看, 央企的搬迁的确遵循了各省份产业禀赋 ,例如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全国最发达,因此中国电子集团总部从北京搬到深圳。 江西赣州稀土资源全国最丰富,因此2021年12月,中国稀土集团(央企)在江西赣州成立。 总的来说,央企的分配既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及各省份的资源禀赋,也要兼顾地区间的相对均衡发展。 参考文章:《坐拥4家央企总部的雄安将再争取央企落户,沪深等城发力竞争》/南方都市报记者陈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