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中考和高考中间隔着三年有些同学复习可能会有4年或者5年,这三四年的变化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首先初中和高中的学习环境不一样,学习的强度也不一样,高中的学生更加成熟,他们对于名校的认知目标的认定还有恒心,毅力,韧性,这些追求是更坚定的,高中生会为目标奋斗,他们有更明确的求学意识。也许一个学生中考失利了,但是高中他是能够奋发图强,在一两个学期内跟上甚至名列前茅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中考失利了就轻视他,这个是不对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达到中考全市的不错的名次,说明这个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是非常优秀的,具有学习能力,值得栽培,凭着较好的成绩进入更好的高中,他也许会得到名校的指导,这时他会有更大的几率考入更好的大学。 总结一下,不是说中考考得不好,高考也会失利。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对于每一个考生,我们不仅看其成绩,更要重视其心理发展,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和生和高中生,他们需要更多关怀,更多沟通和交流,学校家庭有责任给他们提供更多指导。 按照我们这边的情况来看,中考排名在全市前15%的孩子,100%都进入了重点高中。 市区的学生有的进了市一中,有的进了师大附中,县区的学生除了这两个选项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本县的最好的高中。 不出意外,这些进入重点高中基本也是进入重点班的学生,三年之后参加高考鲜有落榜的。 这里的落榜指的是一本以下。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初中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在重点高中三年学下来,都走了一本以上,其中不乏211、985和双一流高校。市一中和师大附中考取清北等顶级名校的也大有人在,县里的重点高中考清华北大的相对来说会少一些,但也不是没有。 近两年,我县一中重点班学生的高考成绩都还比较喜人。前年只有两三个没有考上一本,而去年是全部一本线以上。211以上100多人,985的也有数十人! 说这些的意思,是想表明,初中成绩好在高中学起来更轻松,是一个很大的助力,能够帮助学生冲击更好的学校! 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率的现象,并不是100%。 实际上仍然有两种情况存在: 第一,中考成绩名列前茅者,在高中阶段,由于贪玩,谈恋爱或者其他的原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一塌糊涂,只能走二本以下的学校。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第二,中考成绩不大理想,连重点高中都没有考上,在普高读书,却能奋起直追,最后也考上了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每年各地的普高都会冒出一些尖子生出来,他们的高考成绩比起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的学生或许有不如,拿到重点高中去,却也能排在前列。 这两种情况说明了,初中阶段的成绩只是过去,并不能一直稳定不变,学习的关键还在于个人,是否找到了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否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人?是否来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下? 但不管怎么说,读书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既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啃老本,也不能把过去不如人的经历当成一个沉重的包袱。 中考排名与高考没有截然的联系,关键还要看孩子进入高中后的适应能力和学习状态! 同事家的女儿以中考736分的高分,位居区第42名,考进区排名第一的四星级高中,并且进入实验班!进班排名18名。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学习状态很好,认真努力,信心满满的,第一次月考校排名第428名,自己感觉挺意外的! 找原因,总结情况,重振旗鼓,加足马力继续加油,期中考试的时候校排名第679名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以1089名的成绩宣告休学,实在受不了了! 反观另一个同事的闺女,同一所高中,进校排名1094名,现在年级排名189名! 这虽然都是个案,但是能说明进入高中以后的学习与中考时的辉煌联系不大!中考成绩只是学生进入不同层次高中的入场券! 要想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一、心态很重要,适应高中学习更重要 高中不同于初中,学习科目、老师,同学水平都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还用初中的那一套来对付高中的学习,那就大错特错了! 心态第一重要 ,每一个进入高中的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真我"对待 ,摒弃入班的光环,一切从头开始,尽快适应高中的节奏! 二、自主学习能力要强 初中有时候还是老师管着学习的,到了高中,基本都是年满16周岁的孩子 了,高中老师都是放手教育! 那是真正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看各人"!学不学你自己决断! 这时候就需要强势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时候给予你更多提醒的可能是学校的铃声! 三、学习方法不可少 初中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放到高中很多都已经不适应了,学生进入高中后,需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并且符合本校本年级学情的学习方法,高中阶段驾驭学习,需要的左膀右臂是学习方法! 四、强健的体魄助你一臂之力 高中很少星期放假,这是大家都默认的真实存在,如此超强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强度,需要健康体魄支撑!当然高中的学生也是抵抗力最强的年龄段!说实话,高中的学生不能生病,有可能"一病回到解放前"!时间耽搁不起哦! 考上高中不等于考上大学,考进四星级高中更不等于985,211,中考成绩只是入门,前行的路上还有坎坷,需要你砥砺前行! 中考考的好不好看文科水平,因为理科实在太简单,好一点的学生都会接近满分。 高考考的好不好看理科水平,因为高中理科确实难,一个重点班里中考分数差不到十分,但是第一名和最后一面理科分数可以差一百分以上。而且在这个班里理科好坏和中考分数几乎没有啥相关性。 所以你家孩子的理科真实水平才能决定你家孩子高中时代的水平。如果你家孩子理科水平差,脑袋也不太开窍,那么高中大概率要退步。所以家长一定要在中考暑假让孩子上数理化预科班,并且在高中阶段遇到孩子学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请一对一老师辅导。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不退步。如果孩子学习方法正确,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强烈的珍惜时间的意识,爱问问题的精神,那么高考上600分也不难,哪怕孩子看起来不是个聪明学生。 如果你家孩子是理科非常优秀,小学初中还参加过各种数学竞赛,就是文科不行,所以中考一般般。这种孩子高中阶段一定会大进步。但是家长要监控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的情况,家长和孩子协议一个适度的娱乐时间,家长高中阶段作为监护人要严格监督孩子不能浪费过多时间在娱乐上。更别说沉溺手机游戏了,如果这样再聪明的孩子也是废了。 中考成绩在全市前15%的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当多的学生会继续留在全市前15%的第一方阵以内。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这些素质包括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所受到的环境影响,包括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老师的等。只要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这些因素没有大的变化,学生所处的成绩排序方阵,也不会出现剧烈的变动。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运动的,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也会出现一些分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15%这个方阵的内部,就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有的学生所处的位置会上升,有的学生所处的位置会下降。二是在15%这个方阵的外部,原来不在前15%以内的学生。由于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进入了前15%的这个方阵。原来在这个方阵里的学生由于综合素养的因素及环境变化使得学习成绩下滑,退出了这个方阵。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情况。 所以可以断定,中考排名在全市前15%以内的学生,高考成绩也不会太差,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只能按照我们这里的情况来说了。 首先排名前15%在我们这里基本上是绝无可能上最好的高中了。 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有两所)合计录取率也就是8%的样子。 如果说你是前10%碰碰运气也有一定概率录取上,那么前15%能被录取到的概率真的是有点太低了。 不过这样的名次绝对可以轻松考上比重点高中次一些的优质高中(也是两所)。 而且这样的排名应该说在这样的高中里成绩应该属于绝对的偏上部分。 我们这里最重点的高中本科率达到了95%以上,偶尔还能到98%以上。 而次一级的大概本科率在40%—50%之间的样子。 所以这个排名从理论上讲是绝对能考上本科的。 至于能否考上211甚至是985,这个就不好说了,仅从目前成绩来看基本上是没希望的。 比如我们山东,985和211的总录取率也就是5%。 所以仅从这个数据去看你这排名也没啥希望的。 但是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孩子身上总是会有例外的。 例如你们本地、学校的教育水平远超其他地区和学校,例如孩子上了高中之后成绩又一路上升…… 毕竟上了高中之后还有三年的,三年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理论"这种事情,只能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情况了解,这些东西最好能够成为我们接下来努力的动力和目标,而不要成为负担或者是打击到我们的原因。 你说是不是? 答:这些孩子绝大多数会一霸到底,他们高考排名也在全市前15%!他们会考上了985、211这样的好大学,差一些的也能考一个一本大学。中考能考在全市好几万学生前15%毫无疑问属于学霸!他们会被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录取,一流重点高中配备的都是一流的名师,这些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名师出高徒他们会更容易考上985和211大学!生源好,老师好,两好合一好必然成绩差不到哪里去! 由此可见初中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一个好高中,那么你距离好大学就更进一步了!那么初中生应该怎样学习呢?一:初一保持到前20,初二提升到前10,初三冲刺进前5 进入初中一下子就名列前茅的学生毕竟寥寥无几也很难做到,但是不能泄劲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打一个好基础才能在初二弯道超车,初三后来居上!所以初一的起步阶段要努力保持在班里20名以前,这样的话初二不至于太吃力二: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努力宝坻考一个普通高中,考不上985大学,也要努力考一个保底的二本大学 每一个初中生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多想想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中考,自己初中毕业以后要去本地哪一个高中上学,可是很多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没有这样想,没有努力学习,成绩一路下滑,结果到了初二成为了班里最差的学生,连一个普通高中都没考上三:要很谦虚的向班里前5名的同学学习,向他们一样对待学习积极主动全力以赴! 作为一名初中生一定要明白时间不等人,初中三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中考不等人,无论你学的怎么样都必须参加中考,而且中考不让留级,同时现在中考的录取率只有不到50%,所以要向班里前5名的同学那样把抵御玩耍和游戏的诱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刻苦学习! 自古以来总有学生不好好学习,中考淘汰掉的正在这部分学生家长要做的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明白中考和学习的重要性,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才能不负青春学业有成!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中考与高考是完全不同的。初中学的知识比较简单,有许多人甚至只冲刺2,3个月就能考到比较高的分数。然而大学学科多,都很难,需要掌握很多很多的知识,注意细节,才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老师也经常说,高中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必须每一步都要跟随老师的步伐踏踏实实的走。 中考前15%能够证明这个孩子是聪明的,但是一定要在高中继续努力,不能飘飘然,要与更加优秀的本校,其他学校的人比。如今参加高考人数越来越多,改革也在进行,希望每一步都能走好,希望孩子高考也能考个好分数,进入心仪的学校! 高中三年变数太大,我儿子同学当初压线进的重点高中,现在进前一百五了,也有成绩很好的,高二就掉下来了,还有高考时失利,比平时成绩少了三四十分的。 如果一直稳定在这个名次的话,考虑初中升高中有一半的淘汰率,高中名次差不多是前30%。看你这个城市在全省的教育水平怎么样,假设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拿我所在的省为例,第一批录取率大概就是14%左右,第一批是以前的二本院校,这个名次顶多也就是个没得挑的三本。如果是北京这样的城市,也就是个好点的三本。 假设你高中名次仍在15%,就意味着你得努力超过你前面一半的人,那可以挑个好三本了。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很绝对的答案。第一,二者没有完全关联的关系。虽然孩子在初中的时候成绩靠前相对来说基础比较好,假如说能够一直坚持到高中并且顺利参加高考,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几率肯定不错的,很大程度上说考重点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初中成绩还可以,后来却因为各种因素而成绩下滑了,现在靠前的15%不等于在高考之前还是15%,因此用初中的成绩来给孩子一个绝对的高考成绩,那是不科学的。第二,孩子以后上的高中学校以及高中的老师有很大的变数。孩子能不能够适应新的学习新的环境新的老师,这也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如果孩子的适应力强进取心也很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很不错,上了高中说不定成绩还会更好,那现在用15%的成绩来预计他高考的成绩说不定还很低,高考完全有超出15%取得更好成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