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母亲为孩子裹好冬衣;夏日炎炎,母亲用扇子为孩子赶走蚊虫和燥热。 孩子读书时,母亲的眼中充满期盼;孩子取得好成绩,母亲的脸上挂满自豪。 孩子长大了,母亲为他的工作和婚姻操心;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母亲又把爱献给了第三代…… 就这样,母亲在无尽的操劳中,驼了背,白了头,慢慢走到生命的尽头。 中国人经历过太多的贫穷与不幸,母亲的双肩,被迫承担起这不堪的重负。历史的不公,也让从前的女性不可能拥有完整的自我。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从来不是自己。 她们无法独立生活,不得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尤其儿子身上,用儿子的幸福弥补自己的残缺,用儿子的成功照亮自己的黯淡! 所幸,这一切已成为历史!物质条件的日益提高,把母亲从繁重家务中解放出来;社会环境的逐渐宽松,让母亲能在厨房之外找到发展空间。 但是,我也不得不说,她们中的一些,虽然走进广阔社会,但心理与精神仍然没有离开三尺厨房。 很多母亲爱说自己为了孩子做出多大牺牲,但真的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成全子女吗? 能陪着苦读的孩子熬到深夜,说一百遍"你要努力",为什么不能同样进取,既成就自己,也给孩子树立榜样?! 很多母亲爱对孩子唠叨:"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将来全指望你了,你一定要给妈妈争气啊!" 可同样拥有健康与头脑,她们自己为什么不去努力,而要把重任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很多母亲以培育出优秀的子女自豪。但这就足够了吗?如果女性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养儿育女,这是何等的浪费! 母亲为子女付出心甘情愿,且乐在苦中。但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份爱并因此健康成长、幸福快乐吗?不完全是。因为一些母爱中不仅有伟大与奉献,也有盲目、霸道,甚至自私! 有些母亲终日为子女忙碌,事无巨细,一概包揽。其实,不是孩子需要那么多照顾,而是她们自己除此再无追求。这只会让孩子缺乏自立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处处碰壁! 有些母亲因为付出巨大,理所当然地要求子女完全服从。 孩子小时,吃什么穿什么,上什么兴趣班,报考什么专业,都要由她决定。孩子成年后,工作,交友,结婚,养育自己的孩子,母亲依旧要乾纲独断。 母亲理直气壮:"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这点事儿我都做不了主?!""翅膀硬了,你就想飞了?!" 如果这些话没有效果,她们就会悲痛欲绝:"就为个女人(男人),你连妈都不放在心上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妈这都是为你好!" 母亲当然希望子女活得更好。经历过几十年风雨的母亲确实有许多宝贵经验要传给孩子。但是,母亲也应该尊重子女,而不是永远把他们看作孩子,用母爱进行情感绑架。 孩子既然已经被拉扯大,就该自己做主!翅膀既然硬了,为什么不能展翅高飞!? 而那个女人或者男人,可能是儿女真心去爱甚至相伴终生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些人与自己对立起来,一定要凌驾于他们之上?! 中国人重孝道,但也因此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真理: 夫妻——而不是母亲与已经成年的子女——才是家庭真正的核心! 有时,母亲不仅在为子女着想,也在维护对子女的支配权,即使子女已经完全成人。 还有一些母亲,她们把一切都献给子女,以至丧失了自我,成为子女的依附品,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 她们要和子女孙辈一起生活。如果做不到,那最大的快乐就是孩子们来看望自己,其他时间的意义只是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殊不知,无论多么孝顺,子女终归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夫妻或者一家三四口享受独立空间的意愿。母亲脆弱的、强烈的、索取性的爱,只能成为子女沉重的负担。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从他的长远发展着想,给他成长的空间,给他选择的自由。孩子不是母亲的私产,而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来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爱孩子,就要爱自己。女性不仅仅是母亲。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幸福,享受自己的权利。 自己独立、健康、快乐,才有让孩子安心地工作与生活,这才是最无私、最理智也最完整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