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过桥,终得一味。12月17日,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蒙自·过桥米线节新闻发布会在云南蒙自市委党校举行。发布会由中共蒙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蒙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何泓瑾主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中共蒙自市委副书记李兴权作主发布。他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介绍:蒙自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国家门户·滇南中心"和红河州州府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蒙自过桥米线"经过百年传承,现在已经成为蒙自独有的城市饮食文化符号。2009 年,蒙自获得"中国过桥米线之乡"荣誉称号;同年,"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核准;2014 年,"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经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办公会考察论证,授予蒙自市"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的荣誉称号。这些成果,充分印证了"蒙自过桥米线"具有的无穷魅力! 李兴权作主发布 为了进一步展现蒙自"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文化内涵,带动过桥米线产业发展,增强"蒙自过桥米线"的地域特性和品牌形象,蒙自市委、市政府将举办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蒙自过桥米线节。 太星南作发布 一、"蒙自过桥米线"充分展现了米制品的灿烂文化 "蒙自过桥米线"是农耕文明、稻作文化的产物,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以其考究的选料、独特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搭配而闻名于世,被郭沫若先生喻为"云南食品中的瑰丽山茶"。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多年的创新发展,"蒙自过桥米线"根据所配食材、食器的不同,衍生的品类已逐步走向多样化。形成浸泡、磨浆、发酵、成型、熟制等 20 多道工序,配上鲜甜营养的高汤,再辅以 30 余味辅料,让过桥米线富含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通过自由的荤素搭配,过桥米线鲜辣酸甜、五味俱全,青黄点缀、唇齿留香,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盛宴"。 "蒙自过桥米线"更见证了南方水稻种植、南稻北面互鉴交融、多民族交流的发展进程,是历史变迁和民族交融中包容开放的创新产物。历史上,西南联大师生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文人墨客都与"蒙自过桥米线"有着难解情缘。现如今,"蒙自过桥米线"已成为蒙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和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不同消费者的喜爱,"蒙自过桥米线"不仅仅是一种小吃,更是蒙自最具标志性的文化标识和闻名天下的佳肴。 彭岗作发布 二、"蒙自过桥米线"必将为新时代饮食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蒙自过桥米线"发展至今,由一碗米线变成了一个产业、一种文化、一个品牌、一种生活方式。蒙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过桥米线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探索产品、产业、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重振百年"蒙自过桥米线"品牌风华。 一是夯实基础,做实米线产业"核心圈"。我们制定了《蒙自市促进过桥米线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高位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蒙自过桥米线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过桥米线产业的优化提升,以抢抓传统优势产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进一步将过桥米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努力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蒙自过桥米线产业链。目前,全市已有米线(卷粉)生产主体 28 家,米线餐饮经营户 2000 余家,从业人员近 2 万人。云南品悦食品公司日产 20 万包过桥米线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 年 6 月投产。蒙自桥之源食品公司等 6 家米线生产企业合伙成立的鲜米线生产厂力争年内建成投产,建成后将日产鲜米线100 吨。二是创新拓展,做大米线产业"朋友圈"。我们立足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米线产业长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将与驻地高校红河学院联手共建"国际米线产业学院",这是国内开设的首家米线产业学院,将学院建成"四个中心,一个基地"(即:产业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与协同创新中心、品牌营销研究策划与文化传播中心、人才资源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红河学院、天源大酒店建立过桥米线创业孵化示范工坊,同时与绿地城投集团、万富集团、中机瑞玺公司等知名企业就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进行招商洽谈,探索打造集"鲜米线+脱水蔬菜+浓缩汤汁+熟肉制品"为一体的自热方便米线产业链。三是创新传承,做强米线文化"融合圈"。我们投资 4.96 亿元建成占地 276亩、建筑面积 14.5 万平方米,集特色饮食、娱乐、旅游区为一体的"蒙自过桥米线小镇",投资 400 万元在过桥米线小镇建设过桥米线文化展示中心,编创了舞剧《乡愁桥之情》,出版了书籍《金汤银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蒙自过桥米线》。此外,各家"蒙自过桥米线"品牌授权店还不断丰富过桥米线配菜、配料,研制融入地方文化的新品类,满足人们不同口味和健康营养的需求。 唐甘宗作发布 三、本届过桥米线节活动安排 本届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蒙自•过桥米线节由中共蒙自市委、蒙自市人民政府主办,蒙自市"活力蒙自"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承办,活动时间从 2022 年 12 月 30 日延续至 2023 年 1 月31 日。围绕"百年过桥·终得一味"这一主题,举办过桥米线节开幕式、产业学院发展研讨会、名特小吃及产品评比大赛等活动。 何泓瑾主持新闻发布会 本届过桥米线节将更加突出主题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届时蒙自市将面向全市市民和外地游客,结合线上线下举行国潮动漫嘉年华、城市探索活动、美食推荐等系列活动,以文化促旅游促发展,以文化聚人气聚商气,进一步提升"蒙自过桥米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 借此机会,我想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为"蒙自过桥米线"产业发展招商助力,希望能够引进料包(汤包、调味品包)制造、预制菜制作、预包装米线食品等产业项目;引进"中央厨房"和集中配送中心项目,引进集加工、包装、仓储、冷链、运输、冷藏销售为一体的产业运营体系;引进有实力的餐饮投资管理机构,秉持蒙自过桥米线传统工艺和技术标准,到全国各地开设上档次、有规模、有示范效应的加盟门店,共同培育壮大蒙自过桥米线产业。 出席发布会的相关部门人员 出席发布会的相关部门执法人员 采访中,李兴权告诉记者,一碗过桥米线,承载着蒙自人民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和谐美好传说;长长的米线,连接着蒙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昨天,弥蒙高铁正式建成通车,我们期盼着"蒙自过桥米线"名片,乘着飞驰的高铁,走出云南、走遍中国、走向世界!在此,我也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贵宾和媒体朋友们届时莅临过桥米线之乡、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蒙自,体验"过桥米线"的独特文化、感受"过桥米线"的无穷魅力,共创"过桥米线"的美好明天! 发布会展厅展品 发布会展厅展品 发布会展厅展品 长卷图 发布会期间,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太星南,蒙自市工商信局局长彭岗,蒙自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唐甘宗分别就中国日报、中国网、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蒙自市今年成功申报"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请问在擦亮这张名片,推动蒙自米线产业发展上蒙自有什么措施?蒙自过桥米线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年蒙自在保护和发展过桥米线非遗工作方面有什么措施和创新?为做强蒙自米线产业,蒙自在招商引资和产业链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在过桥米线标准制订方面,蒙自做了哪些工作?昨天,期盼已久的弥蒙高铁开通了,能否预测高铁的开通对吸引全省、全国人民到蒙自吃过桥米线,或者说对蒙自文旅产业的发展有那些积极影响?蒙自准备好了吗?一一作了回答。 作者:云南经济日报红河记者站 刘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