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缇! 莫再缇 凌晨,可能更接近清晨,呆瓜忽然醒来,脑中只清醒地记得"莫再缇"这个名字! 过往的这些年,偶尔的一点点关于她的回忆涌上心头,更多的是20年前的事情了…… 20年未见啊,现在已经是冬天,最后的那轮电话也是过了20年了! 记忆清晰,脑子从未有的清醒。但是,为何这清晰的20年前的回忆,在后来几乎没有触及,直到今天? 手机上打出"莫再缇",通讯录没有,微信好友没有她,QQ也没有加过好友。 唯一提示的是,多少年未发一言的高三群里有"莫再缇"! 一股寒意涌上心头,比这冬天里凛冽的寒风更能刺痛呆瓜的心。 这么多年,呆瓜对莫再缇的联系仅维持在,遇见她的好友时,问一声,"对了,莫再缇现在过得怎样?" 这询问满怀关心,关心在哪?得到的回复都是什么啊?多是表示不太清楚。 那么,呆瓜清楚莫再缇的情况吗?绝对不明白状况啊。但是,关心已经通过询问转达了,或许这就是呆瓜想要的。 2003年,大二,呆瓜到华南农业大学找复读刚考上,读大一的高一同班同学,自然也找找高三同学。找了莫再缇的同桌严同学,严同桌表示也不清楚莫再缇的情况,是否还回了句,"你干嘛不打电话给她",那略带诧异的眼神…… 再有,就是问一个高三时候坐在莫再缇的后一排座位的步同学吧。记得莫再缇说过两人的父母是同事,同在一个机关单位。步同学是呆瓜从高一开始的同班同学,高二下学期以物理、化学、英语等科目分班后,又同在一个化学班,所以是同班三年。 步同学高三复读一年,呆瓜在大学一年级时,和他通过一次电话了解学习情况,到他也上大学后,似乎也通过电话,当时说了什么? 此后,逢高一聚会,呆瓜会问问步同学,莫再缇的情况,是否会聊上几句?只怕也是一无所获吧。 高一的同学聚会,从大一开始,就年年都有。高三班则因为是中途以科目分班而拼凑起来,即使大家在一起拼搏了一年半时间,此后再无聚会,20年…… 还有一个途径,常同学。当年莫再缇就是可能每天到呆瓜的前一排常同学处交流学习,在呆瓜看来,两人像好姐妹似的,呆瓜因此沾光能和莫再缇这个女神聊上几句。 女神,当年可能还没有这个称号的。说起"女神",对高三学生,只意味着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那时更常用的是校花。 莫再缇,身材小巧,马尾辫,长得很漂亮,关键是气质,在呆瓜看来,有点高冷尊贵像公主,却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用明眸善睐来形容很贴切。 据说,莫再缇的头号闺蜜是第一校花,酷似那时的亚姐"万绮雯",而她的名字里也有"绮雯"两字(可能同音字),所以学校里很多人都直接叫她万绮雯了,真正的姓氏,应该是常。 万绮雯 莫再缇和她的闺蜜,一对大小校花(身高上,莫再缇还比不上她的闺蜜),或许当年也有好事者对校花们列过排名,也不知道莫再缇排在前几名。 貌似高一时,呆瓜听到课室后排有几个县城的官员子弟学生,津津有味地给年级里九个班的美女们评头点足,也点到一些不同年级的。 呆瓜从上高一起,专心于学习,美女从身边走过也是看一眼、两眼而不过三,就像"万绮雯"也未必在意。所以,后来在宿舍聊天,舍友说到莫再缇的闺蜜是"万绮雯"时,呆瓜说不知道是谁,舍友表示你是这个学校的吗? 但是,呆瓜不得不承认,从高二下学期,分到这个班,自己第一眼就看到了莫再缇,从人群之中。虽未达到惊为天人之程度,"面容精致,气质稍高冷",呆瓜肯定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忽然之间, 天昏地暗。 世界可以忽然, 什么都没有。 我想起了你, 再想到自己。 我为什么总在, 非常脆弱的时候, 怀念你…… 莫文蔚的这首《忽然之间》,接近呆瓜的心境吗? 确是"忽然之间",凌晨,可能接近清晨的醒来,因为在床上躺了许久,室内外还是一片漆黑,天昏地也暗,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呆瓜只想到了"莫再缇"这个名字,如此清晰、清醒,从未有过,再想到自己,"为什么20年都未联系到莫再缇",为什么总在最脆弱的时候,怀念你…… 或许,现在也正是自己最脆弱的时候吗?或许,这些歌,词作者都是经历很多,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按道理,呆瓜和莫再缇也同班了高中三年的一半时间,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呆瓜开始能和莫再缇说上一句话呢? 时代更久远,估计21年了。高二下学期,呆瓜应该都没有和莫再缇说过话。 估计是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从县城回到小城镇的呆瓜,再看不到莫再缇,也听不到她的声音,忍不住给莫再缇打个电话,假装拨错号码,打电话找步同学。 前面说过,莫再缇和步同学,估计同在一个机关大院,家里的电话号码也接近一些吧。 说了些什么?不好意思打错了,有哪些作业,在看什么书,诸如此类吧。至于心里的想法,假期好久见不到你,能听听你说话也是好的,那是不能说的。 真正的结缘,是高三开始吧。 一天下午放学,莫再缇来到呆瓜的课桌前,咨询英语方面的事情,表示一直以来自己英语学得不好,所以对英语这门课学得好的同学,甚至有点崇拜。 呆瓜其他科目不灵光,唯独在英语方面,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当时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他第一想法,很不意思,因为他知道莫再缇这么聪明,肯定看穿了他打错电话的用意,第二,莫再缇明眸善睐,又很会说话,话语温柔,听到她夸自己,那心境很难形容,估计是乐开花,加上再次的不好意思吧。 两人简单聊了起来,莫再缇说了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曾经花的苦功夫,秀发都为之掉了一些。 呆瓜为之心疼,对莫再缇提问的关于试卷上的错题,精心解答,举一反三,情景模拟等等,重点强调句式,让莫再缇树立信心,做错的题是很不应该的。以后小心些,下次先提高十几二十分都能做到。 呆瓜也重点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模拟试卷是一回事,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比如,每天都抄录学习一些好的句子,不管是在课本、试卷或课外书、期刊报纸上看到的,写在小纸条上,起码3个句子,多多益善。什么语法时态单词等都包含在其中了,下次考试何愁考不好呢。 对于莫再缇,呆瓜确实用心,最后还愿意把自己上高中以来,每天整理出来句子的文件袋,一袋子的小纸条,都愿意直接给她。 反正这些自己不时翻阅,朗读,都很熟悉了,能帮到莫再缇,自己肯定是愿意把整理出来的资料给她了。 有一段时间,可能一周,可能更久一些,莫再缇课间或上晚自习前,会来到呆瓜旁边,两人一起学习一段时间英语。以至于呆瓜的同桌,都有点感觉自己的位置给霸占了,只好先坐到后面的座位。 过不久,英语测试,那次试卷还有点难度,老师公布的分数,呆瓜应是第一吧,好长一段时间都这样,也不奇怪。 莫再缇也进了前五,这个对她应该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平时莫再缇是在十几名左右,分数也从上一次的108提升到了121分,大概这个提升幅度吧。 听到莫再缇的分数时,呆瓜向莫再缇望去,很为她高兴,恰在那时,莫再缇也回头看了呆瓜一眼,两人会心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