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周亚夫走后,景帝此人不能留!
一个面相师,揪住太守周亚夫说:"你3年后封侯,11年后权倾天下,再过9年,你会饿死"
周亚夫打死也不信:"我哥已接替我父亲的侯位,要是他死了,自然有他儿子继承,怎么会轮到我?还有,我若很尊贵,又怎么会饿死?"
将门虎子
周亚夫的父亲叫周勃,是刘邦的同乡,早年是个篾匠,编席为生,在沛县就随刘邦起义。刘邦晚年,周勃还当过丞相。
周勃为人敦厚老实,文帝上台后,让他当右丞相。朋友劝他说:"物极必反,小心祸事临头!"
周勃听后吓坏了,忙请求归还相印。可一年后,丞相陈平过世,周勃被再次启用。
果然不出所料,他上任没几天,就被诬告谋反,关进大牢。在狱中,差点被打死。
万幸,薄太后出面求情,周勃才躲过了一劫。
出狱后,周勃感慨万千:"我曾统兵百万,从没想过,差点被狱吏弄死!"
周勃死后,大儿子周胜之继承侯位。但他不争气,杀人连坐,被汉文帝废除。
汉文帝爱面子,不愿人说他贪图封地,便让周家再选个继承人,自此,周亚夫正式出山!
将在外,不听皇帝的话
汉文帝6年,匈奴侵犯边境。周亚夫奉命防备匈奴。
一天,文帝前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的銮驾都长驱直入,将领和下属都是列队迎送。
到了细柳,军营官兵都身穿甲胄,刀出鞘,箭满弦。
文帝銮驾前导官大喊:"皇上马上就到!"
军营大门守将说:"将军有令,在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令。"
不一会,文帝抵达军营,同样进不去。于是文帝派使者持符节,去告诉周亚夫:"皇上想亲自慰劳将士们。"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大门守将对文帝随从说:"将军有令,军营里不得驾着马车奔跑。"于是,文帝拉着缰绳慢慢走进去。
营帐里,周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身穿甲胄的将士不能行大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文帝听后,为之动容,表情变得严肃,也靠着车上的横木回礼。随后,文帝使者对周亚夫说:"皇上向将军慰问致意。"
走出军营,随行的大臣都面面相觑,非常吃惊。
文帝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有周亚夫在,匈奴怎么能侵犯得了呢?"
不久,周亚夫被文帝调到京城,负责守卫京师。
文帝临终时告诫太子:"要是有紧急情况,可用周亚夫!"
文帝逝世,太子即位为汉景帝,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见死不救
景帝3年,吴楚等七国发生叛乱,周亚夫代理太尉,领兵前往讨伐。周亚夫向景帝进严:"楚兵骁勇善战,很难正面冲突,不如断其粮草!"
景帝答应了,周亚夫立刻集结部队。
吴国偷袭,梁国危急,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却把军队带到昌邑去,筑壕沟、挖工事,坚守不出。梁国每天派人求救,周亚夫坚持不出兵。
梁国使者哭哭啼啼,找景帝告状,景帝气得不行,下令周亚夫出兵,可他宁死不从,只派轻骑兵去吴军后方,断绝他们的补给线。
几天后,吴军断水缺粮,只好撤退。周亚夫抓住机会,大军出击,一举击破吴军。但同时,也与梁孝王结下了梁子。
回朝后,周亚夫正式当上太尉,5年后升丞相。
君臣反目
后来,景帝要废掉太子,周亚夫极力劝阻,但没能阻止。从此,景帝开始疏远周亚夫。而梁孝王每次来朝,也会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一次,景帝想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找来周亚夫商量。周亚夫说:"高祖规定,不是刘氏不得称王,没有功劳不可封侯。王信虽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功劳,不行。"
景帝气坏了,可又无理反驳,只好作罢。
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5人来归降,景帝想给他们侯爵,以号召更多匈奴人来归顺汉朝。
周亚夫说:"这些人背叛他们的主子来投降,而陛下封他们为侯,如果以后,我们的人叛变,该怎么处罚呢?"
这次,景帝没有采纳周亚夫的意见,还是封王唯,徐卢等人为侯。周亚夫因此称病,不再上朝。
公元前147年,周亚夫因"病"被免除丞相职位。
不久,景帝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只见桌上摆着一大块肉,既没有切成小块,也没有准备筷子。
周亚夫看了之后,心里不舒服,转头叫人去拿筷子。
景帝看着周亚夫,笑着问道:"哟嗬,你还要筷子啊?"
周亚夫忙脱帽请罪,快步退出。
景帝目送他离开,说:"这种人,看什么都不顺眼,日后少主能驾驭的了吗?"
英雄垂暮
不久,周亚夫的儿子,偷偷买了500套盔甲和盾牌,打算将来做殉葬品。
负责搬运的工人,因为没拿到工钱,便声称这是从皇家买的,周亚夫死罪!
景帝收到控告文书,交给贴身的小吏去处理。小吏来对质,周亚夫却是倔脾气,拒不作答。
景帝知道后,大怒:"我也不需要你对质了。"下令把周亚夫送到廷尉那里去受审。
在牢里,廷尉问他:"你是不是想造反?"
周亚夫说:"这不过是殉葬品,怎么能说是造反?"
狱吏说:"你不在地上造反,也会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怒极而笑,绝食相抗,最后吐血身亡。
面相师说的没错,周亚夫果然是饿死的。
周勃一家两代功臣,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但仍逃不过牢狱之灾。
只能说,周家父子性格耿直,不擅奉承。
周亚夫和周勃,都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这似乎就是古代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