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买房,5年后会差距拉大吗?高层12字定调了!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房地产市场的板块普遍充斥着这样一些观点:1、房地产下行周期已经过去,即将迎来触顶反弹;2、2023年是买房的好时机,应该抓住机会及时上车;3、2023年不买房,5年后买房与不买房家庭经济差距会拉大等等。诸如此类观点底下,往往也有不少的人表示赞同,认为未来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应该趁早买房上车,以免到时候更加买不起,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了怀疑:房价难道就该一直上涨吗?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不同平台上提出的观点几乎一致,并且也没有足够的理由作为论点的支撑,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自2020年下半年以下我国楼市迎来了下行周期,但房价不可能一直下跌,因此未来还会大涨。其次,房地产是我国经济重要支柱,未来会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最后,当前依旧还有许多人没有买房,购房需求一直存在,因此会带动未来房价上涨。 2023年不买房,5年后会"差距拉大"吗?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几组数据: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新房销售数据,数据显示 11月全国新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10166元/平米,销售额依旧疲软,同比下降32%。 不仅如此,经历2年5个月的房价波动,全国新房价格每平米之变化了53元。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建住房销售额只有10.42万亿元,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67%,2021年全年的64%。
另一方面,公开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平均房价仅为1954元/平米,而如今整体房价已经超过万元,意味着过去20年时间里,我国平均房价涨幅高达500%。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房价的"平均值",事实上许多三四线城市涨幅就超过了500%,二线热点城市涨幅可能达到十倍以上,而一线城市涨幅更是达到了几十倍。根据房价行情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纳入统计的300余座城市中, 房价超过万元的城市有82个,超过2万元的城市有20个,一线城市除了广州以外,平均房价全部逼近7万元/平米。
对此我们可以得到对应的两个结论:其一是当前楼市整体遇冷的趋势并未改变,相较于过去无脑买房热潮,如今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已经意识到了当前楼市发生的变化,随着不断的调控下整体房价泡沫正在不断消除,意味着房价正在朝着合理的水平变动,因此不能和过去一样着急买房,而是保持观望的态度,考虑好当前是否是买房的好时机再做决定。
其二是当前整体的房价依旧处于较高的水平,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买房要消耗大半辈子的积蓄,特别是对于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供得起一套房子,对于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光是首付就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攒足。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的100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 2022上半年百城房价收入比为12.0,远超国际标准"3-5"的水平,其中上海、深圳、北京更是超过30, 相当于家庭30年的全部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房价过高、增速过快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1、与居民收入水平不协调;2、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匹配;3、阻碍经济内循环发展;4、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造成影响;5、促使房屋市场泡沫形成;6、推迟年轻人结婚生育年龄等等。正因如此,在2016年底北京召开的重要经济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房住不炒"的理念,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核心思想,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来辅助调控,房价整体大涨趋势终于在2020年得到了遏制。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2016年重要经济会议上,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基调,对于房地产市场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今年12月15日至16日北京举行的重要经济会议上,同样提及到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其中提到了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住房改善、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等。并用12字总结: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那么答案也就很清楚了,未来房价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出现大跌,而是以平稳的方式发展。 房价大涨的危害已经说过,事实上房价大跌的危害同样深远,一旦房价出现短期大跌,那么首先会引发"抛售潮"的出现,银行的坏账就会增加,一旦坏账数超过银行的负荷,那么银行则会破产倒闭,进而引发整体的破产倒闭潮,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房价大跌最终引发整体经济倒退20年,如今还有相当一部分当地人宁愿租房也不愿意买房。
事实上,从住房供需关系来分析,也很容易得到未来房价无法大涨的结论。 2019年12月,央行发布了一份关于城镇家庭负债统计的报告,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持有率已经超过96%,有31%的城镇家庭拥有2套房子,拥有3套及以上的家庭占比10.5%,换言之40.5%的城镇家庭已经有多套房, 由此可见真正没有买房的家庭占比已经不足4%,真正的住房需求已经不足。
反观住房供应,如今住房已经出现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情况,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去化周期超18个月警戒线,30个二线城市中库存消化周期超过2年的达到13个,三四线城市形势更为严峻,去化周期高达25.83个月,已经超过2020年期间水平,环比上月大幅上涨11%,而同比增幅在不同能级中居首,库存压力骤增。66城中38城去化周期已在20个月以上。由此可见,当前住房的供应数量已经远超过了需求数量,因此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自然也不会推动房价上涨。
由此可见,就算是2023年不买房,5年后买房与不买房的家庭也不会因此差距拉大。原因很简单,随着楼市不断的调控下, 如今整体房价趋势已经走向平稳水平,不会和过去一样出现大涨的情况。事实上,有关明年房价会大涨的观点年年都有,其大多数都是开发商为了增加销量而放出的观点,为了增加购房者的紧张心理,因此对于准备买房的家庭来说,不应该冲动买房,而是结合自己的经济需求与市场大环境来做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