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我国烧给死人的纸扎荣登巴黎设计展,引600万老外争相打卡
现代中国丧葬所用的纸扎冥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不谈虎色变,对从事丧俗行业的人员,也不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但就在2006年的塞纳河畔,传统纸扎居然让外国友人赞不绝口,他们不仅争相打卡,还感叹中国人竟然如此浪漫!
后期,据数据统计,打卡的人数已达到600余万。
法国巴黎,浪漫之都,文艺之都。就在2006年的塞纳河畔,初夏时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紧邻着埃菲尔铁塔,有一座方舟形的建筑停泊在塞纳河畔旁,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被中国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纸扎艺术所吸引。
"金童玉女"
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纸扎的金童玉女。
胖乎乎的身子,又圆又大的脑袋,憨态可掬的神情,虎头虎脑的模样,左右两边扎着中国传统的冲天辫,双臂上缠着中国古代特有的披帛,就像年画娃娃似的。
游客们无不拿出手机拍照,不时赞叹中国古代高超的手工艺,甚至还想着买一对纸扎金童玉女,放在家中做为装饰品。
在外国游客欣赏纸扎艺术品的同时,他们或许不知道在中国纸扎艺术含义却比较特殊,宋代开始,纸扎艺术品便开始流行,作为死者陪葬之物。
文艺,充满感性色彩的法国人甚至在知道纸扎是作为死者的冥器的前提下,还在感慨着中国人的浪漫情怀。
工艺繁琐
纸扎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现在纸扎作品的传承人寥寥无几,为了保护这项传统的手工艺,纸扎已经被我国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纸扎,还有许多别名,例如糊纸、扎纸、扎罩子、彩糊等等。
纸扎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是芦苇,高粱等韧性和可塑性较强的植物长条根茎,用根茎来搭建骨架,连接处用细绳系牢。
搭建好骨架之后,在骨架上糊纸,绘画上色,加以装饰。
一件稍微大型的纸扎作品,例如,一幢纸扎洋楼,一艘纸扎小船,需要手工艺人十天半个月的精心编织,才能做好其骨架。
工艺的程序比较繁琐,需要有极强的耐心,且不能出现偏差,否则整件作品便会不协调,不生动。
宗教文化
纸扎在丧葬习俗中是为了给逝者带去安息,让生者聊表孝心的重要部分。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里,三纲五常的观念根深蒂固,"孝"作为重要的儒家思想之一 ,也世世代代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从春秋时期儒学兴起后,厚葬便成为了儒家所提倡的一种安葬方式。
时至今日,如果有条件可以为逝者举办一场庄严的葬礼,除了表达孝心的同时,亦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纸扎作为丧葬文化的表现之一,寄托了我们对亡者的深深悼念,还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之一,重视长生,但在面对死亡时态度十分坦然,道教认为,死亡只是换了一种生存方式,回归了自然。
万物生于天地,那总有一天便会再回到天地。所以死亡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
庄子葬妻,庄子却鼓盆而歌,在外人看来可能极为荒谬,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道教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有了中国的本土色彩,面对死亡时,佛教提倡生死不灭,生死如一。
死亡后,佛教觉得善良的人会到西方极乐世界,继续享福,生前作恶的人会下到十八层地狱,被恶鬼折磨。
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
虽然儒释道三家对死亡的观点有着不同的侧重,但是他们都认为人死亡之后,还存在着所谓的灵魂,只是换了一种生存方式。
现代的科学研究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调查,调查人员经过统计大量的数据,发现人死后,身体的质量会比在世时轻一点,具体减轻的重量精确到了7克。
兵马俑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仍在探究的专家把减轻的质量归因到灵魂, 现在科学还在继续探寻着我们是否存在灵魂。
所以中国从古至今,对死亡都是极其看重,渴望长生不老的同时,又提倡坦然面对死亡,朝闻道,夕死可矣。
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用的大型陶塑作品,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殉葬在先秦时期采用活人生殉,过于残忍的殉葬手法也让统治者觉得不符合时代潮流,于是战国后才开始使用人形陶俑。
秦始皇大兴土木,在位时便想着自己死后依然要执掌权柄,修建陵寝, 希望自己死后也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护卫自己,即便到了阴曹地府,也要做史无前例的君王。
古代宫廷,社会潮流的引领者,皇宫里有什么新鲜玩意儿、时兴宫花,妃子们的衣食住行,主导着民间老百姓的思想观念。
作为统治者,历代有头有脸的君王无不被厚葬,追封谥号,这更是助长民间的丧俗文化的发展。
兵马俑做工精良,栩栩如生,其他的陪葬品更是数不胜数,陵墓的占地面积可以达到5个足球场。
民间的老百姓自己是可望不可即,所以他们只有用纸扎,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表达自己的孝心。
到了汉朝,选官制度由秦朝时期的军功制变成了察举制,由地方官员推荐本地有经世之才的人员到中央。
在察举的科目中,又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选官都以其品性为先。
于是在汉朝,孝道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灌输进了老百姓的脑子里。
重视孝义的汉朝人,对于自己的父母过身,自然提倡厚葬。那时人们花大价钱 ,请来专门的雕刻师傅,为死去的父母雕刻陶俑。
两晋时期,李密上书晋武帝,递上《陈情表》,请求乞骸骨,回乡照料年老体衰的祖母。
叙述了从小与祖母相依为命,老来却不能让祖母承欢膝下,有违孝道。
请辞还乡之后,祖母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去世了,李密还为祖母守孝两年,才重新出仕。
虽然在造纸术出现之前,从汉朝沿袭的孝义文化就十分浓重,但为父母请专人细致雕刻,但毕竟不是普通农民可以负担得起。
一直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纸张制作成本变低,成功率上升。
利用树皮和破布,改进的蔡侯纸不仅使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有了更轻便的载体,而且在丧俗文化中,促进了纸扎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平头老百姓有能力为父母举办像样的丧事。
造纸术出现之后,人们慢慢发现,纸做的随葬品除了成本更低,更适合普罗大众外,纸扎同陶俑、草佣相比更具有观赏价值。
纸扎可以做出更多精美的造型,新奇的物件儿,也更加便于携带,死者入土为安,把纸扎焚烧给死者即可告慰。
发展历程
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大唐,纸扎被赋予了新的色彩。
各式的花灯点缀着唐朝纸醉金迷的夜晚。灯红酒绿、火树银花,城内处处都是张灯结彩。
经过了唐朝几百年的繁荣兴盛,纸扎在北宋开始,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
纸钱自宋朝开始,慢慢流行。那时宋朝人民认为只要把纸钱焚烧,死者便能在阴间享用。
其实这是和宋朝商品经济的兴盛息息相关。
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 ,并在东京城内开集市,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不用再携带笨重的金属货币,银票便成为财富的象征。
商品经济的影响,反映到死者身上,就是纸扎的流行了。
但纸钱只是宋朝各类冥器中,最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纸马店还有纸人偶、纸房屋,甚至还可以专门定制死者生前喜欢的物件儿。
几乎完全仿照了现实人民的日常生活模式, 各类纸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
甚至宋朝宋孝宗的史官记载:"思陵神舆就祖道祭,陈设穷极工巧,百官奠哭 。纸钱差小,官家不喜。"
宋孝宗认为 纸钱制作得太小了 ,不符合皇家身份,更不能让先皇安息。皇帝以身作则焚纸祭祖,民间的风气就更不用说了。
"烧纸船头祭水神,杯盘灯火夜青荧",这样的场景在宋朝于是就很常见了。
富庶的宋朝居民对逝者的身后之事隆重操办,除了表达孝心、寻求安慰之外,在富有仪式感的葬礼上, 纸扎更是为了装点门面。
纸扎造型直观,制造的作品往往还原实物,大一点的纸扎,例如纸扎住宅都尽可能做得引人注目,涂上色彩之后更觉得金碧辉煌。
对外人来说,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效果。
其次做给死者的纸扎越多,越能显示其家底丰厚,家主年少有为。丧葬仪式对于至亲来说是生离死别,没有血缘关系的自然就是看看热闹。
每天都有生老病死,左邻右舍附近发生的丧葬多了便会互相攀比,可能东边为自己的老父亲做了一个纸马,西边的孝子便会扎一头纸牛。
死者生前不能享乐,丧事却又是做给活人看的。
虽然厚葬的观念一直持续至今,但是薄葬的方式也在悄然兴起,对于那些实在没有经济能力,或者认为现世生活更加重要的人们,薄葬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
纸扎发展至今,纸扎成品已经是五花八门了,不仅包括了的纸人纸马、摇钱树、宅院等,还有一些舞具、风筝、灯彩 。
现在农村兴办丧事,有条件的家庭还会根据死者之前的喜好,特别定制纸扎。
那么,作为中国传统丧俗文化代表的纸扎,为什么会出现在法国塞纳河畔,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呢?
其中的原因可见一斑。丧俗文化根植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在先秦时期就有生人活殉出现。
由于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慢慢被摒弃,之后到了秦汉慢慢萌发,兴盛于宋朝。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优秀文化的代表,丧俗文化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展现了中国人对死者特殊的对待方式。
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耶稣生下来就注定被订上十字架,为罪人而死来拯救罪人们,心怀怜悯,情愿付出生命。
中国的传统丧俗文化相比之下尤其独特的闪光点,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满足了人们猎奇心理。
外国人也会由衷感叹:原来死亡还有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去缅怀。
所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虽然丧俗文化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但发展到当今,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符合时代潮流的我们当然要大力弘扬,与时代发展相悖的,我们也要毫不留情地剔除。
当然丧俗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纸扎也有其包容性 ,没有完完全全脱离西方人民的价值观,让西方人民也乐意接受。
同时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满足西方人民的视听,也传播了中华文化,加强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
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凯布朗利博物馆在各大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不同于西方其他大型博物馆,展出世界名画、雕塑, 它所展出的是来自世界各地原始艺术风格的艺术品。
这座非西方艺术博物馆,能够在浪漫之都法国立足,紧邻埃菲尔铁塔,充分证明了每个个体和各种不同文化都拥有同等的尊严。
因为近现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文化就会存在高低优劣之分 。
差异渗透在生活的细节,由于差异,东西方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判断的标准都大相径庭。存在即合理,我们对于各种文化都要尊重,并加以宽容的面对,求同存异。
五千年的风吹雨打,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德,炎黄子孙喝着黄河水,站在长江头,繁衍百亿人,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对待纸扎手工艺人,我们也不应该投以异样的眼光,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是孤独的,现代几乎没人愿意静下心来,去学习一门让人们令人生畏的手工艺了。
代表丧俗文化的纸扎,就如法国人民所言,确实是浪漫的。
-完-参考资料
《中国人忌讳的纸扎爆红巴黎!法国人拿它办展览,600万老外抢着去打卡:太浪漫了》 新闻晨报
评论丨生个孩子不玩将毫无意义?他们不是玩具是人为什么要拿孩子当低等生物看待,故意冲击他们的观念,然后看他们大的情绪起伏?近日,两个相似的话题登上热搜。一个是姥姥送的兔子被妈妈当成食材给杀了,还烫毛削皮,7岁男孩绝望拎着白条兔,
给孩子荐书丨在绘本里感受秋天的浪漫与诗意伴随着蝉鸣渐悄,炎夏已过枫红杏黄,席卷而来于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于是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秋天的踪迹让我们用这八本图书,一起寻找秋天在哪里?01。秋天探险在
谁家老公喜当爹是这个德行啊?哦,我家点击上方万星人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为本万加上星标,以后独宠你一个!大家好我是打人就打脸骂人就揭短的幺鸡生孩子,一个紧张又刺激的体验除了有对新生命的翘首以盼更有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妈
河北香河水清岸绿生态美近日拍摄的京杭大运河香河段生态美景。河北省香河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保护修复运河生态系统,并积极构建北运河文化旅游带潮白河绿色生态带,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的重要生态屏障
乐游上海28家景区推出旅游节票价优惠活动市文化旅游局介绍,2022年上海旅游节推出景区票价优惠活动,涉及上海野生动物园碧海金沙上海迪士尼等28家景区。为确保市民游客安心舒心地参与旅游节惠民活动,建议市民游客提前预约合理错
施工招标,桂林即将修建一条二级公路,串联三大王牌旅游景区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和发展,桂林市雁山区的旅游产品是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好玩好看,极具体验的旅游产品。比如桂林园博园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玉圭园等旅游景区,都是非常好玩的旅游景区,尤其
夜行江苏园博园奔着园博园焰火而去,随处逛了逛,看了江苏各市的园景,夜景很美!远眺门票一百多吧,如果不看烟花的话,晚上的门票还是很便宜的,二十块!这边很多工业建筑遗址,以前是一个工厂,很多商店也是
束河古镇,那久违了的温馨束河古镇在云南省丽江市城北的聚宝山下,从南宋末年起,纳西的先民就在这里居住,至今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了。这座古镇是纳西族从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过度的活标本,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
凉山雷波县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实施长期封山管控9月15日,凉山州雷波县公安局等多部门发布公告称,为加强管理,避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打击盗挖盗采自然资源等违法行为,对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封山管控。此前,被称地球边缘的
人海战术不可弃,从乌克兰战争看被美军带入沟里的中俄陆军改革前言乌克兰战争让人困惑的是俄军表现很拉垮,俄罗斯由今年的初春打到秋末,陷入战争的泥淖进退维谷,到底是原来被乌东民暴打的乌克兰突然变强,还是俄罗斯军队已经变得不堪一击,纵看乌克兰战争
亚洲唯一的一个永久中立国,不用交水电费,汽油每升一毛钱左右在如今油价节节攀升的年代,有多少人敢相信,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每升汽油,居然低到每升一毛钱。而且,这个国家不光是油价很低,平时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电天然气,竟然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