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货币制造与流通呈现地方化的特点,在封建社会,此尚不至于引起混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与外界往来频繁,此种落后的制度在清末各省纷纷设厂造币后终于造成混乱,这也是外国银圆在华流通无阻的原因,由于国币的缺位,洋银还成为各方计价的标准。清政府也逐渐意识到统一币制的重要性,只是有心无力,多次尝试皆以失败告终。光绪朝唯一的"中央造"银圆其钱币由天津银钱总厂于光绪34年正月正式开铸,其银币的面值共分为光绪元宝壹圆库平七钱二分、两角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以及壹角库平七分二厘三种银币,但是由于同年十月,光绪皇帝驾崩,使得光绪元宝前后所发行的年限并不足一年,因此其存世量十分稀少,市场价格也就显的弥足珍贵。 造币总厂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钱币正面珠圈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镌"造币总厂"四字,代表着造币的省份,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字体端庄大气,在珠环与齿状装饰圈中间的上部,左右分别有两个凸起的防伪圆点。银币背面,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张牙舞爪,象征着帝王的威严。这条龙的周围布满了龙云,上面写着"光绪年造"四个大字,下面写着"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这枚钱币品相较好,形制规整,质地优良,有天然包浆,但字体、纹饰清晰,笔法流畅,雕工精细,收藏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