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老板都善变
德鲁克曾经说:企业有且只有两件事,创新和营销。
但在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环境和时代在变,经营者的身份、责任、视角也在发生着变化。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在从0到1的阶段,经营者的身份和责任是什么样的?
到了从1走到100,走到1000的过程中,经营者的站位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德鲁克曾经说:企业有且只有两件事,创新和营销。
这是德鲁克对企业经营的高度凝炼,为什么这么说?
用"经营铁三角"的结构,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创业者在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和核心责任。
所谓"经营铁三角",也就是 "产品-营销-运营" 三个维度,任何创业项目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业务才能运转起来。
我们先从0到1的阶段来说,也就是在刚开始的创业阶段。
这个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活下来。
要活下来就必须有现金流,除了融资之外,更重要的能力是快速产生销售,产生内部现金流的内循环。
所以,0-1阶段,创业者的核心任务是关注营销,这和德鲁克的论断不谋而合。
关键是找到市场,在营销端,特别在销售端,能够打开销售途径,获得稳定的销售收入。
如果用"经营铁三角",也就是"产品-营销-运营"来说,重头在营销,当然,也必须关注到产品的竞争力。
大家都知道,创业往往意味着九死一生,用五年的周期来计算,存活率不到5%。
那么,什么样背景的人创业更容易成功?
研究发现两类人创业更容易成功。
一类是销售出身或者营销出身,这类人更懂得市场,更懂得客户需求,甚至有客户来源。
我本人当年从财务专业转到销售,后面转到营销,再到管理的路径,其实也为自己有幸在2006年创业活到今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类是技术或者研发出身,能够打造优良的产品,在产品上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即使如此,这样的公司还是必须有营销的加持,才可以让企业度过从0到1的阶段。
产品研发能力强的创业者,如果没有营销加持,即使有好的融资能力,也很难快速形成内部造血的机制,因为资本总会枯竭。
我们知道天使投资人,特别关注高管团队的架构,对团队架构中,除了有技术研发以外,还要有经验丰富的营销和运营类的高管背景,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当然,0-1的阶段,如果企业能在策略上做好规划,在产品端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在市场端,能够为未来长期的发展找到高增长的应用市场,这样可以为从1到10的阶段做好准备。
我们总结一下,从0到1的阶段,创业者主要的关注的核心应该在市场上,放在营销端。
从1到10的阶段,我们用"经营铁三角"模型来说,创业者仍然要关心营销,同时关注产品竞争力。当然,这个阶段运营也要逐步跟上。
创业者必须保持对产品更新迭代的关注,特别基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更新迭代。
从10到100的阶段,公司的人员规模会更大,需要通过组织来完成团队的协同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我们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能力X组织能力。
我们同样从经营铁三角来说,公司除了在营销上继续发力,确保公司的稳定增长,从整体经营来说,要保持"经营铁三角的平衡",主要是要补足"运营"的短板。
也就是在组织能力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团队组织效率的提升。
团队组织能力外化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和超越竞争对手、保持市场竞争力的能力。
具体来说,公司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流程、标准和相应的制度,当然,还需要强大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在运营上做的很扎实。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在30年投资过程中,我走访和研究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的成长经历,梳理了一套分析企业模型【企业从0到1到1000,成长六个节点的核心关键】,找到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关键爆发点,从而把握投资机会。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不同的阶段,需要多次的转换身份、工作重点甚至商业模式。
上周,我和有5000多家门店,全球最大的水果连锁店创始人老余交流,目前他们正在筹备香港上市。
我和老余认识了十几年,在发展过程中,就先后经历了"加盟-直营,再到加盟"的商业模式,原因是出于管理、发展和上市的不同要求。
这个过程中,思维的转换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企业第一阶段【怀孕期】核心关键是【寻找】。
找什么呢?从四个方面寻找:
1、"寻找"团队——管理、营销、销售;
2、"寻找"创业方向——战略、产品;
3、"寻找"商业模式——财务、战略、现金流;
4、"寻找"合适的投资人——资本。
在企业第二阶段【初创期】核心关键是【证明】:
1、"证明"产品被消费者、被市场接受;
2、"证明"团队有经营管理的能力;
3、"证明"商业模式可行。
在企业第三阶段【成长期】核心关键是【扩张】:
1、扩张城市;
2、扩张资本;
3、扩张团队。
在企业第四阶段【成熟期】核心关键是【护城河】:
通过专利技术、管理半径和运营难度、融资速度和规模等八个方面建立好企业的护城河。
企业家同时要兼具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对消费者的需求、体验的洞察力,以及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评估能力,甚至还需要具有学者萃取企业经验、布道的能力。
我和老余交流中,也看到他在不同阶段提升不同的能力,同时引进新的团队和外部顾问,比如请了华为的战略顾问公司,从国内上市换到香港上市,又换了不同的券商和财务团队。
从【选择】、【证明】、【扩张】、【护城河】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企业不断学习,融资、融智。
最后是资深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的看法。
李嘉诚说过,赚第二个1000万的时候,要比赚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
这说明什么?创业艰难,但是过了一个坎儿就会好起来。
这个坎儿,就是从0到1。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在从0到1的阶段,经营者的身份和责任是什么样的?
这个阶段的创业者,都是全能选手。
一切靠自己,直到需要新的分工无法替代。
至于责任,不外乎牢记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出发点,让自己的梦想有着落,最终能够得以实现。
到了从1走到100,走到1000的过程中,经营者的站位注定会发生变化。
毕竟,企业最终是社会的,然后才是自己的。
没有弄明白这一点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正在面临的处境,说明了一切。
即便是在当下,环境恶化,人们唏嘘不已,但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都是一样的,它没那么严重,也没那么乐观。
在发展中,一个组织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任何一个单一个体都无法满足的。
所以,经营者在最初,都是创业者,也就是试错者。
他的责任在于,为验证未知的确信,找到确据,并坚持到成功。
难能可贵的是"无能为力"的说法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而坚强自信的言辞则不然,他会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所有人到了最后,都服从了趋势和价值,都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但是在疫情之下,环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有的人看到危险,有的人安享机会。
危机感,在生意的每个阶段,无论是你找别人,人找事,事找人,还是别人找你,它存在于我们经营的每一天。
人类正在静待花开,正在期待重启键。
那一刻,人人都有机会,不论我们在哪个阶段,只要我们做好了开始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