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安排暖呼呼的羊肉—— 胡羊焖饼! 羊肉和面食,是甘肃响当当的两张美食名片。 二者作搭,是甘肃人心中最家常也最顶级的吃法。 临夏的河沿面片、瓜州的羊头煮麦、平凉的羊肉泡馍、金昌的羊肉垫卷子,还有今天这道 胡羊焖饼 , 都是其中代表。 古时的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胡汉文化交融之地。 胡羊焖饼,一听名字,便知道是古时胡人饮食的遗风,样子粗犷,分量大。 味道却是不容质疑的好吃,羊肉不腥不膻、软嫩多汁,面片薄透、筋道、光滑,实打实的原产地优势。 胡羊焖饼里的"饼",并非我们传统认知里的饼。 在古代,面食被统称为"饼",最早的面条被称为"汤饼",敦煌保留了这个叫法。 面团擀成整张大饼,往锅里一盖。 等到汤水将面饼烫熟,再用刀划拉成面条形状,回锅与羊肉同焖,便成焖饼。 因此,胡羊焖饼,其实就是胡羊焖宽面。 宽面像西北人的性格一般,热情豪横,敞开了身子大喇喇地落在羊汤里。 尽情吸收着肉香、油香,直到每个毛孔都蓄满鲜美,我宣布它和羊肉的适配度达到100%。 这种好吃,成为了甘肃游子魂牵梦绕的乡愁,也是游客打卡清单上的必选项。 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是敦煌老丈人接待女婿最拿得出手的好菜。 如果哪位小伙有幸在敦煌吃到了对象家里的胡羊焖饼,那就说明——你通过了老丈人的考验,好事将近了! 胡羊焖饼的家常自制款,拆解开就是羊肉和饼。 我用了羔羊羊寸排来做,肉质细嫩,肥瘦相宜。 只需要30分钟文火炖煮,便能出落得鲜嫩入味,一点膻、腻也无。 而面饼的制作,是南方同学也能上手的法子: 直接用无需发酵的死面,制作过程省心,成品的口感 劲道滑溜又吸汁 。 用西北人的话来说,简直"攒劲滴很"~ - 胡羊焖饼 - [ 食材 ] 红烧羊肉:羊排/羊腿肉500g 胡萝卜1根 大葱半根 生姜5片 蒜瓣4颗 洋葱1/4个 青红椒各1个 新疆皱皮辣椒5个 花椒2小勺 香叶2片 小茴香1/2小勺 去籽草果2个 郫县豆瓣酱1.5大勺 冰糖1.5大勺 生抽2大勺 盐2小勺 胡椒粉1小勺 啤酒1罐 面饼:中筋面粉250g 清水125-130g 盐1小勺 食用油1大勺 此配方适合3-4人食用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揉面盆倒入250g中筋面粉、1小勺盐、1大勺食用油拌匀,再加入125g-130g清水调成絮状,揉成粗糙面团 松弛15分钟再揉光,再盖上湿布松弛半小时以上 2.胡萝卜、青红椒、洋葱切块 3.起锅,清洗好的羊排冷水入锅,加入姜片、葱段、1小勺花椒焯水,沸腾后撇去浮沫,煮2分钟捞出洗净 4.起锅倒入2大勺食用油,烧至三成热,放入冰糖,小火炒出糖色,加入羊排,中火煸炒3-5分钟,炒出水汽 5.加入1.5大勺剁碎的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加入葱姜蒜、香料炒香,倒入300ml啤酒和1碗清水没过羊排,再加入2大勺生抽、1小勺盐、1小勺胡椒粉,大火煮沸转小火炖30分钟 盐无需多加,炖熟后,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6.松弛好的面皮分成2-3份擀薄 面饼不宜过大,跟锅的直径差不多即可,否则不便于下锅 7.炖至入味的羊排加入胡萝卜翻炒均匀,继续炖3-5分钟至断生,盛出半碗汤,表面铺上1张擀薄的面饼 如果汤汁收干,再加热水没过羊肉 8.面饼淋上汤汁,戳几个洞更易熟透,盖盖焖5分钟,熟透后捞出切块,再焖下一张饼 9.所有饼焖熟后回锅,加入青红椒、洋葱翻炒均匀,出锅 秋风起,羊肉汤! 大小气泡咕嘟咕嘟地顶出汤面,将逐渐浓厚的香醇传送到了鼻尖。 羊肉软烂脱骨,拎起来滴里嘟噜的。 不用费力撕咬,只用舌尖就能碾开肉的纹理,嗦取里头的鲜美。 宽而软的面皮,挂汁力满分,呲溜呲溜,越嚼越香。 配菜也毫不逊色,胡萝卜香甜水润,青椒脆嫩爽口,好吃得停不下来。 吃过羊肉,秋冬进补的号角才算正式吹响了。 大闸蟹、柿饼、板栗、山药、红薯等一众风物,也正在期待中有序入场。 今年秋天,你最期待的美味是什么呢?快来跟我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