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过一个,我不敢直面求答案的问题。 因为,我知道这问题,只要我活着,就永远没有答案。 如果有一天,我到苏州卖鸭蛋(湾湾话,意指死翘翘,通俗称嗝屁,文雅点称驾鹤西去)。 我的一些亲朋好友,认识我的人(不论深浅),在半个月后,知道了我的死讯,他们最多的反应是什么? 想来想去,最常见的也就下面几种情况: 1、哦,知道了。 2、这货死得好。 3、怎么就这样死了? 4、啊!可惜了。 5、啊!不可能吧? 想想看,一个小人物的死亡,会带给其他认识他的人,什么感觉?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过: 身边一个小人物的死亡,带给你的不是情感类,怀念类,愤恨类…诸如此类的感受,而是对你一生的生活方式,烙上了独特的烙印。 于我而言,我有。 现在,我就告诉你,我一个朋友的驾鹤西去,对我产生的烙印。 我已经忘记那一天具体是哪一天了,但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我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陈光远,是我在27岁左右认识的朋友,他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我俩有很多工作上的交流与配合,私交也非常好。 他是一个生活非常有规律,很自律的人。不抽烟不喝酒,几乎没有任何不良习惯,早起运动,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 我记得那是个很炎热的夏天。下午二点多,我俩坐在一起,畅谈一项工作配合的流程和工作细节,聊着彼此怎样发财。 足足谈了有一个多小时,彼此才抱着发财的开朗之心,分道扬镳。 那个连空气都发烫的夜晚,我正窝在床上看小说,客厅的电话座机,"铃,…铃"地响起。 我心不甘情不愿的爬起来接电话,嘴上念着,哪个王八蛋,三更半夜还打电话来。 电话接起来,只听到那头传来一阵女子哭泣的声音,夹杂着几句话: 女子:是虎哥吗? 我:是 女子:我是光远的老婆 我:有什么事吗? 女子:光远,走了(死了)。 我:你开什么玩笑,拿这个事开玩笑。 女子:走了,走了,现在就在台中医院的停尸间。虎哥,你过来吗? 我刹时呆了十几秒,脑袋瓜子一片空白。 在这炎热夏天的晚上,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全身冷汗阵阵直冒,这一夜怎么忽然间,就变冷了。 我问道:是台中医院吗?我马上过去。 只听到,哭泣的声音传来一个字"是",我就没再听下面的言语,挂断电话,直奔医院。 在这个热得让人发毛的夏天,车上的我,依然感觉冷,时不时颤抖着身体。 我正赶往一个,我不愿意接受的目的地。 到了医院的停尸间,面对被白布覆盖的尸体,我依然不敢相信: 一个没有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一向自律,下午还和我有说有笑的大活人,现在就一动不动的躺在前面。 直到我用颤抖的手,慢慢的掀开白布,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我问光远的老婆:光远晚上有什么不一样的情况吗?光远晚上几点睡的?睡前有吃什么吗?你俩有吵架吗? 光远的老婆,带着哭泣的声音回答道: 我俩没有吵架。晚上近十点,光远喝完一杯豆浆,洗脸刷完牙后,就上床睡觉了。 我近十一点翻身,手搭在他身上,感觉他全身冰冷,才知道他忽然间就走了。 我再问道:医生说光远的死因是什么? 光远的老婆回答道:心脏梗塞,猝死的。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认为人的生命是很脆弱,也很坚韧的。 光远的死,也是人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时不时就会碰到,甚至经历的。 这一次的人生经历,让我对生命、生存的思考,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光远过逝后的几天里,我一直很自私的问自己几个问题: 如果,死的人是我?那么我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如果,今天我就死,我甘心吗?我活得够本吗? 如果,今天我死了,我会不会对不起活着的那些日子? 从那以后,我给自己定下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并且努力在有生之年实践这种生活方式。 "假设人生没有明天。所以你要好好的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如此,才能生当尽欢,死当无憾。 男儿提刀,八千里路云和月; 坐卧天地,不问鬼神问自己。 就只是一个"值"字。 就因为我抱着"明天就嗝屁,就到苏州卖鸭蛋"的念头,所以,我总努力地过好今天。 我只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天,过的都是属于自己的日子。 所以,我用心地去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我也越来越不在乎,那些八辈子,可能都和我打不上一竿子关系的人的看法。 从小就弃俗背礼叛道的我,更不喜欢没有自己的活着,我慢慢变成一个不甘寂寞又爱享受孤独的自己。 我生活得越来越随性随心,在尊重他人,尽量不伤害他人的前题下,我行我素。 我自封自己是,极品痞子,人渣中的元帅。 我多情又薄情,甚至无情的笑傲我的江湖。无太多的悲喜,冷看天地间的生死。 我变成很诡异的矛盾体,既知什么是我,亦不知我为何物。 若不回头,谁替佛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佛大慈大悲? 就如,很多人批评我一样:"林金虎,你最爱的人是你自己。" 我不敢高高在上,以更懂"自我","观自在"的方式来抬高自己。 我只能承认,我是自私的,可以用很自私来形容,甚至于自私到淡化"大我"的程度。 我只能,努力用心的去做自己喜欢做,想做,能做,愿意做,该做的事。 我尽己所能的去守护自己喜欢守护,想守护,能守护,愿意守护,该守护的人或事物。 就有如愚蠢的坚信:一个人,在有生之年里,如果时间跟金钱和能力允许,就应该大胆去玩,去吃,去挥霍,去享受,去做你想做的事,看你想看的人,爱你想爱的人。 等到年纪老了,体力、精力不行了,你会发现你年轻时候的决定完全是对的。 不要等。因为等待的结果大概率是没去做或后悔没去做。 当然,我并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 我仍然认为人是有未来的,做事是需要计划的,甚至要有风险意识的。 就如我坚信,哪怕我今天嗝屁了,依然存在自我的未来。 我只是告诉自己,要更珍惜当下的自我和所有的一切。因为我不希望自己当说珍惜的时候,该珍惜的已经失去了。 人,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我想每一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幸福于我而言是一种选择。 我选择珍惜当下所有的一切,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幸福。 我试着以自己为原点,先学会珍惜自己,再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和事物, 接着再学会珍惜周围的人和事物。 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生命,每一份情感,每一次历练,每一件事,每一件物。 我愿我自己和所有人,当你想珍惜时,出口说珍惜的时候,不是已经失去了才感叹要珍惜,而是你依然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