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猫爸。 不知道各位有无这样的苦恼: 手机容量总是捉襟见肘,每次换容量都翻倍,但日益增长的照片视频量还是吃完了手机空间,永远不够用; 辛苦积攒在某云里的好资源全部变成了10秒教育小视频,气的直跺脚:某云,HOW DARE U?! 电脑和手机一丢,里面的重要资料和照片就全都不见了,回忆跟着设备一起消逝了; …… 以上的问题,我都经历过。 为了让这些苦恼和惨案不再发生,我在今年义无反顾的入了NAS的坑。 而这台性能极为强悍的极空间Z4S是我在年终新入手的NAS产品,用它配合两块4T硬盘的海量空间,我家所有电脑里的重要资料、十多年来积攒的照片、视频、音乐和电影全部都备份、汇集在了里面,不仅更安全,而且查找、分类、读取更方便。 更重要的是,无论我身在何方,打开手机就能迅速获取里面的资料、并且自动备份手机里最新拍到的照片和视频,Z4S犹如一台放在自家的云服务器一样,随时给我提供服务,可谓一个靠谱的私有网盘一样,用起来真的让生活和工作都方便极了。 在介绍这台极空间Z4S之前,还是需要和大家用白话讲下 什么是NAS。 什么是NAS NAS全称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网络附属存储"或"网络存储器"。 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你可以简单理解为,NAS是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小电脑,里面塞入了大容量的硬盘存储,并接入了网络,可以24*7不间断工作。可以让自己和指定用户随时随地、在任何一台联网的设备上访问NAS,并管理和下载其存储的文件内容,同时也能将手中设备的内容上传到NAS里做备份和分享。高端的NAS产品甚至可以执行团队协作办公、部署开发环境等,功能可以变得非常强大。 更重要的是,而这台NAS是你自己的,你拥有对它的绝对控制权,无惧网络状况、会员VIP与否和内容审查,隐私安全、数据安全绝对有保障! 所以,现在NAS也会被人成为 私有云设备 。 总之,NAS是注重文件安全最佳选择:一次投入、无需续费,容量大、速度快,还有超多的文件管理和分享功能,使用体验远超各种网盘。 而极空间Z4S,是一台性能强大、但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的高端NAS。 接下来,让我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介绍下极空间Z4S这台机器吧~ 配置和性能 我还是直接放系统内的截图吧,说的很清楚了(注:标配8G内存,图中16G是我自己加了8G内存后的结果)。 总之就是性能强大,相比上一代强大的Z4来说,Z4S在CPU处理器性能上提升了35%,在GPU性能上提升了120%,无论是数据处理能力、访问流畅度、视频解码性能、照片分析速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而且在接口上,也更强大了,一会儿细讲。 外观 打开精致的外纸箱后,里面的设备和配件保护的很好。 全家福如上↑ 里面包含主机一台, 超六类网线2根 、电源转换器一个、电源线一根、螺丝刀一个,备用硬盘减震垫一组,很齐全~ 网线有两根,是的,这台Z4S支持链路聚合,最多需要用到两根网线,稍后会说。 来看主机: 整体的外观延续了上一代Z4的造型设计,但表面处理更为雅致,拥有多款颜色,可谓一门心思想占据家庭用户的客厅了。 我选的是一台白色款,表面洁白无瑕,搭配了侧边木纹内壳装饰,看起来很百搭,也很显品质感,而且能融入各种家居环境。 而极空间标志性的Z字结构设计,让其与一众成熟稳重的NAS设备区分开来,作为一个家庭用户,我更欣赏这种"不跟随"的精神。 正面非常简洁,但内有乾坤。 打开磁吸盖子后,可见四个硬盘仓位,皆使用了易于拆装的设计,无需螺丝刀,好评! 背面有一个超大尺寸的散热风扇,保证了风量、减少了噪音。这就是机身宽大带来的附加福利。 整体的设计是一流的,Z4S优雅百搭,做工非常不错~绝对适合摆桌面或电视柜上,轻松融入家居环境。 外置接口 正面打开盖子后,有一个USB-C和一个USB 3.2 Gen2接口。可以 挂载移动固态硬盘并保证速率。 来到背面。 风扇下方,是丰富的接口,俨然一个小电脑的感觉。 它包含esata、USB 2.0、 2个2.5G以太网口 、电源接口和 HDMI接口。 先说2个以太网口,配合前面开箱过程中聊过的两根超六类网线,Z4S可以实现 链路聚合 ,即将2个物理端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端口,以实现I/O吞吐量翻倍。而Z4S最高可实现2.5G+2.5G=5G(Gbps)的I/O速率,可谓低成本实现高速传输的巧方法了~ 当然,实现5G的传输速率,离不开高端路由器的支持,双2.5G以太网口的路由器还是挺贵的,我目前在用的就是双2.5G网口的路由器,但其中一个2.5G网口给了电脑。对我来说,连一个2.5G网口,速率也足够家用了。 而HDMI接口更是让这台NAS实现了电视搭档的效果,通过Z4S解码播放内部存储的影视节目,直接输出视频信号给电视,无论新老电视,都能享受到高性能解码看高码流影视节目的乐趣了~ 拆机扩展内存 添置SSD加速 从底部拧开4个螺丝,即可看到Z4S的主板。 上面巨大的散热器两侧,分别是两个M2插槽和一个内存插槽。 M2插槽支持2280规格的各种NVME SSD,插两个可以做加速缓存、也可以直接拿来做高速存储。我本来想插一根500G的SSD做加速用,后来想了想,自己暂时并没有那么高的性能需求。便作罢。 而内存插槽,可以在原机8G DDR4内存的基础上,再加一根笔记本内存做扩展,我加了一个8G DDR4 3200的内存条,这样16G的总内存,足以支撑各种docker容器的运行了。 好了,接下来进入正题,如果说硬件是壳,那么软件就是NAS的灵魂,来看下Z4S究竟好不好用吧~ 初次配置 首先,请把包装内随附的2块硬盘插入NAS中。 值得一提的是,随套装附带的这两块硬盘,是 希捷酷鹰SkyHawk ST4000VX016,属于CMR垂直盘,支持180TB/年的工作负载,放NAS里算是很合适 。 然后,在手机上下载极空间App。 和其他老牌厂商不一样的是,极空间的产品只需要用一个app就实现了所有的功能,管理起来更方便。 随后联网、插电、开机。 然后跟着步骤,注册账号、扫码绑定设备、格式化硬盘,整个过程非常轻松,关键的步骤都用白话解释,没有理解上的困惑,很适合小白。 中间有一步需要选择备份模式,建议不要改,直接默认ZDR动态双备份即可,比起传统的全盘双备份,这种模式更适合家庭用户:重要的文件双备份即可,节省空间的同时,也有了足够的数据安全性。 核心功能体验·介绍 打来手机或电脑端的极空间app,即可全盘控制这台Z4S。 以电脑端为例,常用的功能都在app的桌面上,更多的功能可以在侧边栏找到,而且可以添加到桌面。 系统文件备份管理+分享 这是我用NAS的核心诉求之一。 Windows系统下的备份 针对我我电脑里的重要资料文件夹,我会在极空间应用里设置好 "文档同步" 功能。 先说 双向同步 吧,设置好之后,Z4S可以保持多台电脑间的一致性,文件或数据通过同步功能保持一致,意思是, 你家里电脑上修改了一个文件夹里的内容,你办公室里的电脑上同步的文件夹也会随着Z4S的同步而和家里保持一致, 更适合多设备异地办公。 我一般选择 单向备份 ,这样,当备份完成后,电脑删除指定文件时,Z4S不会删除这个文件。这样更保险一些,其他设备上手动去Z4S上找寻修改后的文件即可。 设定好后,只要电脑打开极空间,就会按照设定自动进行备份或手动备份,让文件更安全,也让工作可以保持同步。对于打工人来说,办公室里offduty后,还能在家继续进行未完成的工作,可谓天选打工人必备神器了。 当然,以上是针对Windows系统的备份。 macOS系统下的备份 对于macOS系统来说,更是多了一套超简易的全盘备份方式: TimeMachine(时间机器) 。 配合NAS的大容量,可以轻松备份全盘,而且会记录几乎所有时段的文件变化,这样就能恢复到指定日期时间的电脑状态,真的超级好用!!! 具体方法如下: 1 在Z4S上设定好Mac备份 2 在Mac电脑上的「时间机器」里,选择Z4S设备的盘作为目标点 3 勾选「自动备份」 大功告成! 再来看 文件分享 我存放在Z4S上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包括照片、音乐、电影和其他各类文件,都可以轻松的分享给别人。并且操作极为简单! 在极空间里,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右键操作,选择「分享」,复制链接后即可搞定~ 还可以设置是否加密、文件分享有效期,和分享的有效次数,功能非常强大! 分享给同事、亲友后,对方在电脑或手机上打开,输入提取密码即可获取,使用体验有点像百度云,但体验远超百度云,因为速度很快!你的NAS连了多快的宽带,对方打开就有多快~ 不仅如此,别人打开这个链接不仅可以直接下载,更能直接播放里面的视频或图片文件,简直神了~比如你下载了一个热播剧,分享给爸妈他们直接在手机上看,简直太惬意了。 当然,这种操作也可以用来干公事,给他人发超大文件/文件夹,对方再也不用傻傻等待了,因为速度会很快很稳定,一秒钟好几兆是有的(和家里的上行网速也有关系),替代云盘、邮箱毫无压力。 内网穿透 没错,以上讲到的文件分享离不开内网穿透。 而大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传统NAS上,开启内网穿透是一件复杂且需费口舌的事情,因为……原因不便多讲。 而极空间的NAS产品,通过极空间的服务器,曲线救_般的提供了非常不错的内网穿透功能。 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轻松打开手机远程访问Z4S上的数据,备份手机照片等,不仅自己,他人也能通过你分享的链接,获得放在家里Z4S里的分享内容,这个功能真的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多人账户 协同办公 Z4S支持穿创建多人账户。 管理员可以为家庭成员或团队成员每个人创建一个子账号,这些账号互相之间不能看对方空间里的文件内容,连管理员也无法查看,隐私性有保障。 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可以在Z4S上,直接打开「团队空间」应用,进行团队协作办公,而无需安装其他应用,用起来方便极了! 而且,多人协同办公时,能看见每个历史版本,还可执行恢复。 此时,NAS已经是一个团队协作办公的服务器了,如果担心文件的安全性和隐私,在团队内部,完全可以用它来替代各种云办公工具了 手机相册备份 这是我用NAS的核心诉求之二。 要知道,手机空间有限,但拍照的数量是无限的。曾经我用着16G的手机,因为空间不足,升级到了128G内存,但后期视频拍多了之后还是捉襟见肘,最后入了256G容量的手机……现在嘛~如下图 反正,还是不够用。 手机容量再多,永远都会被舍不得删掉的照片所撑满。把照片备份到外部才是正道,不仅缓解了手机的空间焦虑,更是让照片更安全: 即使手机丢了,回忆还在 。 打开手机极空间App里的上传照片↑ 选择 相册自动备份 ,并设置好需要备份的相册。 以后,每次打开极空间App,无需任何操作,它就会自动给你备份新增加的照片和视频了,可以说无感了。 而且,之前我设置过ZDR安全双备份,Z4S默认会给手机照片备份的文件夹,做一次双备份操作,即使Z4S里其中一块硬盘突然罢工,也有一份安全备份,重要的照片回忆不会丢。 极相册 备份好的照片, 在Z4S里绝非单纯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回忆 。 打开极相册后,Z4S可以像iPhone手机里的「为您推荐」功能一样,将照片按照面孔、位置、场景、节日等进行AI分类。 按人脸识别后的面孔分类↑ 按地理位置分类↑ 这样,可以让照片和视频的存在 不仅是堆积在NAS里的数据,也是一本本电子相册、更是一份份日后意外看到的小惊喜, 在我打开相册后时不时会让我陷入到美好的回忆中。 而且,分享照片也是超级方便,给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发送孩子最新的生活近况,再也无需在微信里9张+9张发照片啦,直接分享某个人像所属的智能人像相册即可、而且有密码,非常的方便! 极影视 这是我用NAS的核心诉求之三。 一个NAS就该有很好的影音管理和播放功能。 客户端内置的极影视 这么说吧,如果要我找出Z4S里,我最喜欢的功能,那必须是极影视。 对于注重家庭娱乐的用户来说,「极影视」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添加存储电影的目录后,它可以读取目录里面的电影信息,在网上自动抓取关于这部电影的资料,然后生成极为漂亮的海报墙和较为丰富的电影信息库。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更是提高了观看欲望,而且方便管理资源,简直是硬核影迷的福音啊。 而且,经过多次迭代升级后,极影视的功能也在不断改进,现在搜索网络字幕等功能都已经很完善了。 极影视TV端 针对电视、投影等设备,极影视也有相应的app。下载并安装即可~ 好处就是,可以利用Z4S强大的解码能力,让Z4S直接化身播放器,直接输出视频信号给电视。让老旧电视也能播放高码流、H265格式等视频节目。而且有丰富的音轨和字幕设置功能。 而且,极空间TV版app同样拥有海报墙等非常赏心悦目的操作界面,用起来极为愉悦。 下载和迅雷下载 这是我用NAS的核心诉求之四。 作为一个24/7开机的"小服务器",不下载点儿啥真的有点浪费带宽和电力……我这该死的囤积癖…… 打开电脑或手机端极空间App(iOS端没有,需要在VX小程序里操作),即可在主页看到此功能。 先看迅雷下载, 如上图,热门资源在不用VIP会员的时候,速度可以接近宽带带宽的上限(300Mbps),速度很稳,和PC端很接近。 但它内置的迅雷下载器只有「基础下载功能」: 没有广告! 给它链接,它就能下。体验和电脑类似,也可以登录会员加速。不过,你懂的,电脑上下不动的资源,Z4S也同样下不动。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拿出内置的下载功能了~ 这款工具更通用、更符合国际互联网分享精神,建议大家主用这类工具来下载资源。 传输性能 基本上,核心的体验都讲完了。接下来测测它的传输速度吧~ 限于家里路由器2.5G网口的数量,我只能插一跟线以2.5G模式使用。这个带宽,应对几乎我所有的操作都足矣。 然后,跑一下速度吧~ 我测试使用的笔记本电脑网卡为 Killer 1650X 无线网卡,支持最高2400Mbps带宽,无线路由器是中兴AX5400 Pro+,支持最高5400Mbps带宽。 首先,使用内置的LrbreSpeed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上传和下载速度都在1400Mbps左右,这个数字除以8,即175MB/s。基本等同于我插进去的硬盘速度。 接下来,以我的日常使用为例,测一下实际使用中的传输速率。 从电脑上传到Z4S↓(速度最高167MB/s) 从Z4S下载到电脑↓(速度最高165MB/s) 从以上截图可见,在「极空间」应用里,从Z4S上传和下载都可以做到160MB/s左右。对于NAS本身来说,算上损耗,这个速度已经很接近内置硬盘的最高读写速度了,我很满意了。 看来瓶颈在硬盘上。如果组RAID或使用SSD作为主存储,或许会接近和突破单个2.5G网口的理论速度,但那么高的速度对我来说有点浪费。 原因的话,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前段时间下载了《正_联盟》的4K BDrip文件,大小为64.5GB,时长242分钟,平均每秒4.55MB,而我上面的截图中,算是这部电影中码流最高的时候,此时突发码率为83Mbps,此时高达10MB/s,而即使这么高的码流,对于我手里的Z4S来说也是可以轻松hold住的。 更何况大多数人根本不去下载这么大的视频资源。 然后,我们日常手机拍摄的照片,一般在2~10MB左右,对Z4S根本构不成"威胁",即使多任务同步进行,也是可以顺利提供足够的流畅度的。所以,在传输速率上,这款NAS的传输性能可以说是溢出了。 最后 我还是那个观点, 每种产品都有自己所针对的用户群 。 而这是一台适合不懂软硬件的NAS新手使用的产品,它的卖点在于 强大的性能、简化的操作 ,在软件层面, 它做了足够好用和够用的功能 ,而且它还提供了docker功能,方便玩出更多花样、诸如部署ONLYOFFICE协同办公环境等。所以它不仅适合对NAS没那么精通的普通家庭用户,更适合烦于运维NAS的小型团队使用。 各位可按需选购。 以上链接中的Z4S是 套装 ,附带 两个4T硬盘 ,我买的是这个版本。如果自己手里有硬盘的话,可以选选购下面这个单机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