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中国的好日子是人民军队一枪一枪打出来的!这话半点不假,许多人民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声不吭,只有脚下为之奋斗的土地记住他光荣辉煌的过去。 安徽省蚌埠市就曾有一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高龄老人,一改往日的安静,嘴里不断重复着27,81,241这几个奇怪的数字,直到儿女向政府请求帮助,才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老人名叫宋良友 ,是一名老战士。1928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没过几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年纪尚小的宋良友只能和乡亲们四处躲避豺狼般的日本军队。 宋良友十分痛恨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的罪恶行径。他特意跑到村里找到八路军,想上前线打鬼子却由于年龄问题,直到1949年,才如愿扛上了枪。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宋良友当时的部队,正是宋时轮麾下的九兵团,也是长津湖战役 中的主攻部队。当时的长津湖气温是零下四十度,别说棉衣都没配齐的志愿军部队,就连拥有全套极地作战服装的美军士兵都感叹:没人能在这种温度下作战。 而宋良友所在的27军,此时已经完成了不可能的行军,穿插到美军防线前沿,准备进攻。 穿着厚厚棉衣的对手 此时的宋良友已经和战友们在冰天雪地中潜伏了超过40个小时。等到战斗打响的时候,许多战士已经冻死在雪地中,还有的虽然还活着,但身体已经僵硬,完全无法起身,宋良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用自己僵硬的双腿朝敌军阵地上冲去的。 宋良友当时是连里的机枪手,负责操纵捷克式轻机枪。这种机枪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在极地条件下作战,导致枪栓经常冻住,要费很大劲才能拉开。 为了给战友提供掩护火力,宋良友每一次都冲在最前方,奈何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宋良友见证了无数战友牺牲在自己跟前。有一次,一名战友被美军汽油弹点燃,眼看着战友在火海中挣扎,宋良友却没有一点办法。 当部队进攻至新兴里,宋良友他们面对的敌人是美军战斗序列里赫赫有名的白虎团。这是美军的精锐,此前从未吃过败仗。战斗打响后,宋良友所在的214团接到命令,要坚守高地,击退美军的进攻。 战斗异常惨烈,美军财大气粗,各种轻重武器轮番向高地进攻,时不时还呼叫战机投弹,防守的志愿军仅凭手中的轻武器奇迹般的阻挡了美军三天三夜,到战斗结束时,214团几乎全体牺牲,但阵地愣是被宋良友和战友守住了。 战斗还没有结束,在一次冲锋中,一枚美军炮弹在宋良友身旁爆炸,气浪将宋良友狠狠推向一旁粗壮的树枝上。宋良友当即昏死过去,等他再被身边的枪炮声吵醒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的肠子被炸得流了一地。宋良友忍着剧痛将肠子塞回肚子,又找来腰带将伤口包扎起来。硬是顺着悬崖上的草绳,独自爬回了阵地。 据说,宋良友伤势之重,让医院见多识广的医生都不忍直视。 好在治疗的及时,宋良友抢回了一条命,昏睡了三天三夜过后,宋良友才恢复了意识。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因为作战舍生忘死,宋良友被授予一等功 。而九兵团经此一役也元气大伤,直到第五次战役才重返志愿军战斗序列。 宋良友的传奇还没有结束。跟随部队参加第五次战役时,81师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撤退。频繁的阻击战让整个81师都被打散了,宋良友所在的241团也不例外。 在完成最后一次阻击任务时,宋良友碰见了自己的团长,几个人边打边退,眼看敌人已经彻底封锁了突围的路线,宋良友硬是带着两个战友翻越了悬崖峭壁与大部队汇合,成功逃出生天。为了表彰宋良友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他再次被授予一等功,要知道,活着的一等功 已是少有,更何况宋良友的肩头可是扛着两份一等功的荣誉。 战争结束以后,宋良友悄无声息的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宋良友从未向他人提起过自己战斗英雄 的身份,就连一起工作了十多年的工友也不知道宋良友曾经在战场上功勋卓著。直到这一次,宋良友老人在朝鲜战场上的光荣事迹才被人所知。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虽然大脑在疾病的折磨下已经萎缩,但宋良友依旧记得自己的部队编号和那段峥嵘岁月。而这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应当被每一个中国人世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