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墓解析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点燃两汉之光
文/阚家大院
图/来自网络
从今天开始,关注徐州汉墓,关注我,了解消失了2200多年的两汉文明与传奇。
"徐州之山,岗岭四合,隐然如大环"。这句出自苏东坡的《放鹤亭记》,寥寥数字,精准概况了徐州地貌特征。
或许正因为此,徐州两汉时期,曾经的13个楚王,以及5个彭城王,无一例外地都将此,作为终老安息之地。01 王陵气潇森
一直以来,徐州两汉诸侯王的墓葬,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体现着两汉时期诸侯国的发展历史,以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迄今为止,徐州汉墓已经发现的有九处,分别位于楚王山、小龟山、东洞山、南洞山、北洞山、狮子山、卧牛山、驮篮山、土山等。
这些曾经王侯的墓葬,皆以山为陵,开山砌石,深挖而建。无疑这些王公贵族们,可不想死后被人打扰,加之所葬丰厚,恐人盗挖。
可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虽然处心积虑,将他们的王陵,建在坚硬的石头里,还是没能免去被盗的命运。
元人虞集的《盗发亚父冢》诗,曰:"彭城有盗,识宝气于亚父冢上。发之,得一剑云。"
元朝诗人吴莱的《盗发亚父冢詩》,诗称:"楚王昔尊亚父冢,楚人今发亚父墓。
这里所指的,就是元朝的贾胡,为了实现盗墓暴富的目的,冒天下大不韪,公然在徐州土山汉墓的上方,建造了房子,深耕20年盗墓。虽然最终被抓归案,但是究竟盗走多少珍贵的文物,已经无从得知。02 13个楚王
西汉初年,刘邦掌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剪除异己王,大封同姓王。这也是许多封建皇帝一贯的做法。
公元201年,刘邦封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封地于今天的徐州,建都彭城。刘交曾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刘邦器重。
由此,开启了彭城第一位楚王,在位23年之久。那时候的楚国,并不是仅仅是现在徐州范围内,还包括鲁南苏北等广大地区,所管县达36个之多。
刘交,幼时就好学勤奋,是十三位楚王中最厉害的一个。《汉书 楚元王传》有记载。
" (刘交)好书, 多才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 …及秦焚书, 各别去。"
在楚国十三位楚王中,刘交一脉占了八席,传承了五代七王,,分别为夷王刘郢( 客) 、刘戊、文王刘礼、安王刘道、襄王刘注、节王刘纯及刘延寿。
在这其中,刘戊谋反,兵败自杀;与其一样的,还有刘延寿,也是阴谋谋反,被人告发后自杀。
公元50年,汉宣帝封其子定陶王刘嚣为楚王,此时的彭城大大缩水,仅辖彭城、留、梧、傅
阳、吕、武原、甾丘七县。孝王刘嚣一支,共三代四王,分别为怀王刘文、思王刘衍及刘纡。王莽建立新朝之时,刘纡被贬为公,刘嚣一支楚国国除,改置和乐郡。
东汉初年,汉武帝刘秀将自己的儿子刘英,封为楚王。这也是楚国最后一位楚王。后期,因大肆结交方士,制作金龟玉鹤,超出礼规之事,被人控告有谋反之意,楚王之位被废,其死后,楚国也被废为楚郡。03 5个彭城王
至刘英被贬为庶民后,公元88年,刘恭被封为彭城王,也叫靖王,他是第一代彭城王。
刘恭,汉明帝第三子,为人敦厚稳重,行为正直,深得老百姓敬爱,公元117年去世。
后续的4个彭城王,分别为孝王刘道、顷王刘定、孝王刘和及其孙刘祗,共在位130年。
其实,除了上述13个楚王,5个彭城王,还有下邳国4个王,即惠王刘衍、贞王刘成、愍王刘意、哀王刘宜等。
正是由于这么多的诸侯王,徐州周边才埋藏着这么多的汉墓,而且这些汉墓,基本都在徐州周边的山峦之上。
当然,除了徐州之外,其他地方也发现了汉墓,如河南的永城芒砀山,汉朝的都城咸阳等等。
虽说有些地方数量也不少,但有一点,那就是楚国是西汉一代基本没有间断的诸侯国,我认为这一点尤为重要,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和考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