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有新人# 广东省江门市有个"五邑大学"。 "五邑"?错了!广东只有 四邑 ,即 新会 、 开平 、 恩平 、 台山 。而"五邑"里的 鹤山 不是"邑"。 历史上, 从行政看,四邑属广州府,鹤山属肇庆府; 从文化看,四邑属潭江文化,鹤山属西江文化; 从族群看,四邑属后珠玑中原人,鹤山属封开广信人。 昔时,侨乡四邑有很多人到北美西岸(美国旧金山和加拿大)修铁路、淘金矿,被称为"金山伯"。他乡遇故知,见到"唐山"(中国)乡亲,喜问:"贵邑边处?"即"您是哪里人?" (黄家良医生:广州人要多了解这个历史常识。) (艇仔粥:广人真的没几个晓得的,后生一辈应该知道。) (氧立胜:不错,但五邑大学成立时,鹤山是属江门。) (良士为的一抽事一抽情:其实新会是包着江门的。细食大有点茅拉。) 江湖侠客:鹤山不想被叫做"邑",认为它比邑更"有料到"。江门、佛山都是后来才有的胜。佛山属南海郡。我祖母是南海郡人。 (良士为的一抽事一抽情:我的籍贯写的南海是旧南海县。在今广州中山六路。) 江湖侠客: 邑,都城周边县郡之谓也。 四邑,即广州府的四个"郊县"。潮汕话有"四乡六里",指潮州汕头周边的意思。但,何处是"四乡"?何处是"六里"?背后应该有典故。"粤知粤多粤有料"。 (关汝粉丝-屎坑菜刀:节省D啦!摞历史知识出来指责现代人。邑的本意是"城",虽然四邑更有历史渊源,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四邑地区发展出新的经济强区,延伸出五邑,甚至将来的六邑七邑,是我们四邑人的福音。别拿局限的历史出来依依揖揖!) (dondonNIC:由细到大,老一辈口中都只系四邑,呢个系历史称谓,何必改呢?发展同城系大势所趋,但前提系要尊重历史,不擅改民俗。之前取笑我讲四邑系错嘎人睇清楚啦,麻烦恶补下广东历史先出声啦!) (古瑶:系江门自创五邑咋,原本江门只是新会一个县罢了。) 江湖侠客:有朋友说:时代发展,四邑地区发展出新的经济强区,延伸出五邑,甚至将来的六邑七邑,所以不必拘泥"四邑"。此说前半部有道理,后半部欠妥。广东要发展,必须打"侨牌"。而海外侨胞只认"四邑"。本博的意义在于:认识历史,发展经济。 (关汝粉丝-屎坑菜刀:江湖大侠进一步的解释客观多了,接受。五邑系时代发展的产物,不能一个"错了"作裁定。侨牌要打,但现在应该要有相互利用的心态了。仍拘泥于侨胞回乡投资的意识会让我们四邑人无法在"感恩"中摆正为我所用的发展角色。) 江湖侠客:长久以来,"四邑"已成为一个蕴含丰富华侨历史文化积淀的名词,而不仅仅是个"四座城"的数量词。海外的新会(包括江门)开平恩平台山华侨,只知有"四邑",不知"五邑"为何物。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其它侨乡。江湖侠客在台山进出往来不止五年,说话必有根据。侨乡地名更动要十分慎重啊。 江湖侠客:图为广东古行政区划图。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图外东面还有潮州府、嘉应州府。 读古地图(注:黑字为古地名),可以发现:1)新会开平台山恩平是广州府的西南边陲四小邑。开平是条村子(屯)。2)没有鹤山,因其设县时间较迟。但有高要,是肇庆府城。3)现在的清远阳山连州属广州府。4)广州府的都城设在"南海",与现名(佛山市)南海区有别。据博友言在今广州市中山六路一带。 江湖侠客:旧英文广东有多少地名?当代中华强盛,人地名汉语拼音化已为西方所勉强接受,但他们仍搞不懂Wu Zhongzhan咋读?(注:应读为 Woo Chungchan)旧英文词典广东地名不多:Swatow汕头(潮州音),Chow-chow潮州(与咸酸菜同字),Hong Kong香港,Kowloon九龙(粤语音),Macau澳门(葡萄牙人登陆处妈祖庙妈阁),Canton广州(包括整个广东)。"湛江"在鸦片战争后的"租约"中,原名"广州湾Canton Bay",我认为实际上应为"广东湾"。 江湖侠客:90年代末-00年代初,新马华人曾发起一文化运动,抵制China(支那)的名字,因其带有日本殖民色彩,改称Zhonghua/Chung Hua。首先教育界响应,所有"中华中学"率先更名。我参加"国际教育中国代表团"到吉隆坡访问,听闻华人冒坐牢杀头危险,争取华文教育权的斗争,非常感动。比咱们大陆人爱国100倍! 江湖侠客:chow-chow 是腌酱菜,读音似"臭臭"。广东潮州的咸菜闻名东南亚,故英国人以地名Chow-chow(潮州)为菜名。泰国(暹罗)是潮汕籍华人最多的国家。懂潮州话就可在暹罗畅行无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