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的珍贵,就在排卵时辉煌的瞬间(排卵的过程)
陈淑琴(原创)
我们知道卵巢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卵子,排卵是月经周期中的重要环节。
前面,我们了解了卵子从何而来?卵泡是如何发育形成的?那么,当卵泡发育成熟时,怎样才能排卵呢?排卵的过程如何?了解这些后,对于怎样提高自然受孕率,如何提高避孕成功率?都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卵泡的发育是形成卵巢周期的重要过程,而排卵是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步骤。
排卵是一系列的排卵前后的过程,其主要变化如下:
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一些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排卵前卵泡进人排卵前状态,卵细胞与放射冠漂浮在卵泡液中。
泡壁颗粒细胞层和卵泡膜及其外围的卵巢组织变得很薄。卵泡突出于卵巢表面其中,类似一个水疱,最后破裂,出现排卵。
排卵时随卵细胞同时排出的有透明带、放射冠及小部分卵丘内的颗粒细胞。
既然卵巢的功能之一是女性性激素分泌,因此,整个卵泡的发育和排卵的过程就是与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息息相关的。
导致排卵的内分泌调节为排卵前血LH/FSH峰的出现,其机制:
雌二醇(E2)高峰对垂体、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及孕酮的协同作用所致。在该峰刺激下导致成熟卵泡最终排卵。
成熟卵泡壁破裂相关的因素为血中LH/FSH峰的出现,促使卵巢壁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结缔组织胶原酶、蛋白溶解酶等,使卵泡壁溶解。
LH/FSH峰的出现还使前列腺素(PG)和组胺生成增多,这两种物质可以使卵泡壁的血管出现扩张,通透性增强,从而易于破裂。
在前列腺素( PG)及神经作用下,卵巢皮质及卵泡外膜层的平滑肌纤维收缩,促使卵泡破裂及卵细胞释放。
看到金光闪闪的卵母细胞,我一直都为自己是一名女性感到骄傲。当知道卵子每个月是独一无二的时,我觉得自己也似乎就成了一只骄傲的金孔雀。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粘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进入输卵管,并沿着输卵管的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的压力迅速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内层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一个结构,称为黄体。
黄体化后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及卵泡膜黄体细胞,黄体细胞的直径由原来的12-15pm增大到35-50pm,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约1-2cm,外观色黄。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天开始退化,其机理迄今不详。
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
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功能仅限于14日内,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卵巢周期。
如果妊娠,黄体在HCG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胎盘已经形成后才退化。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期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的周期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仅有400个左右的原始卵泡发育到排卵,其余绝大多数卵泡均在发育过程中退化,成为闭锁卵泡。
闭锁卵泡的组织学特征为卵母细胞退化坏死,被吞噬细胞清除,颗粒细胞层分解,细胞脂肪变性,卵泡塌陷最后纤维化。
如果卵细胞和精子相遇结合,爱情的结晶便开始形成了。
卵巢内卵泡数目的变化
以上讲述的就是卵子发育成熟后,从排卵——黄体形成——黄体退化——卵泡闭锁的过程。
学习后,对于受孕、避孕、月经的相关知识就会有非比较清晰的思路了。
以上是关于排卵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阅读后对女性排卵过程有所理解,可以对受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