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治水惠民生幸福河湖润闽东宁德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纪实
河长上任、系统治理、科学管护,这五年,是宁德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发生深刻变革的五年;创新机制、合理利用、全民参与,这五年,是宁德加大河湖生态修复与管理力度,转生态"红利"为人民"福利"的五年;河清湖碧、岸绿景美、城水共融,人水和谐,这五年,是宁德全面提升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河湖生态面貌显著改善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创新,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河长湖长的光荣使命。2016年12月11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了地方主体责任和河湖管理保护各项任务。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宁德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统筹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建设,全面构建河湖长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致力河湖治理、创新河湖管理模式、广泛宣传河湖长制,努力建设闽东幸福河湖。
强化部署 完善机制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依山面海、水系发达、溪流密布,流域总面积达1.19万平方公里,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7条。2017年3月开始,宁德市建成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河长的市、县、乡三级"双河长"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历任总河长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河湖长制工作,宁德市河长办先后制定六项工作制度 (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验收制度) ,严格实施《福建省河长制规定》、《宁德市河湖长制工作管理办法》;2019年,率先在福建省内全面设立人民法院驻河长办法官工作室,实现法官工作室、检察联络室及河道警长全覆盖。目前,宁德市共有646名河湖长、1246名河道专管员,市、县、乡设立河长办150个,配备工作人员427名,形成完善的河湖组织管理体系。
专项整治 持续推进
绿水绕门蓝作带,远山当户翠为屏。美好水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向往,也是宁德市河湖长们的追求。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宁德市持续开展以河湖"清四乱"为主的各类专项行动、联合执法,累计开展巡河234.6万人次,拆除涉河违章建筑19.22万平方、清除涉河弃土弃渣48.75万立方、打捞河漂垃圾23.64万立方、取缔非法采砂、堆砂点280处、清理"四乱" 问题1418个,清退河湖网箱养殖273.8万平方,实施安全生态水系项目55个,生态修复河长580公里;持续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攻坚整治,完成约40平方公里的排水设施、污染源溯源排查,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335.6公里,河道清淤33.5,公里,整治雨污混流和污水排口1135个,完成排水管网信息监控工程建设,安装信息监控设备228台(套),累计完成投资约13.6亿元,中心城区水系水质不断提高,水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推进五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实施《深入推进市级五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盘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控、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开发等工作,加快推进水电站清理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网箱养殖清理、入河排污口整治等14项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推进河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创新引领 科学管理
创新机制,科学管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不断升级河长制信息平台,创新建立无人机影像督查督导制度,全市基层河长、河道专管员全面使用河长制专用APP开展智慧巡河;探索运用高光谱水质监测分析技术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获得2022年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3项国家专利。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古田翠屏湖生态保险机制入选《福建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状况(2020.6-2021.5)》绿皮书,首创全省"司法+行政+保险"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福安市河道专管员物业化管理作为综合治水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随后霞浦、福鼎、周宁、古田、东侨全面推行了河湖物业化管理,河湖管护水平不断提升;河长办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速,按照有固定独立办公场所、有完善的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有长效的制度机制、有专职工作人员的"四有"标准,现已建成7个县级标准化河长办,76个乡级标准化河长办,河湖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广泛宣传 齐抓共管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宁德市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守护幸福河湖""保护霍童溪"主题宣传活动;柘荣县创新"河长制+小板凳"宣传形式,获得广泛赞誉;各级河长办通过举办河湖长制主题摄影展、文艺晚会以及主流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河湖长制工作,营造全社会保护河湖浓厚氛围。
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五年来,联合团委、妇联、工商联、教育等部门持续开展"河小禹""巾帼护河""企业河长"等护河行动,鼓励各地创新设立民间河长、党员河长、校园河长、企业河长、巾帼河长、委员河长、社团河长、河道警长,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监督员参与巡河管河护河,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河湖长制工作的良好局面。
美丽河湖,幸福河湖。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号召"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福建省立即响应推出"八闽幸福河"建设,宁德市随即开展创建幸福河湖示范河流活动,有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向建设"宁德幸福河湖"目标迈进,全市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7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1个,建成了一批示范幸福河湖样本,霍童溪入选生态环境部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福安穆阳溪入围水利部18条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候选河流,霍童溪、交溪流域水质始终名列全省前茅,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河湖长治,碧水长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宁德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宁德的江河湖泊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展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人和的景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未来,宁德市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巩固河湖长制工作成果,锐意进取,让"幸福河湖"成为生态宜居幸福宁德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