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指以全身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的血压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血压水平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尤其是收缩压。但50岁以后,舒张压会呈下降趋势发展,脉压也会升高。 高血压确诊后,需要长期服药,及时稳定控制,避免血压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长期服用药物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容易缺钾,但钾元素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很重要,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及时补钾。那么,生活中有哪些高钾食物呢? 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所有功能都会老化,血管也不例外,血管中沉积的一些杂质会随着心肺能力的下降而沉淀,使血管管腔变窄,堵塞血液的通道,从而使血压升高。所以,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群体,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新陈代谢降低,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2.遗传 高血压是可以遗传的,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血压,注意控制自己的血压。 3.饮食习惯 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盐摄入过多、辛辣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过于油腻的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4.精神压力 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压力大,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会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高血压等疾病。所以,在平时要注意释放压力,保持好心情。 高血压就怕缺钾? 血液并不会直接影响血压,但由于甲鱼体内钠离子的变化,导致心率加快或减慢,从而影响血压。 如果肾脏引起钾过量、药物诱发、肾小管或肾脏疾病,导致高盐摄入和高钠排泄,钠离子进入血液循环,引起高压,钾离子进入肾脏并转移到肾小管,钾排泄增加。同时,钾转运、高胰岛素血症和甲状腺分泌过多都会导致 高血压患者常用利尿剂,尤其是促进钾排泄的利尿剂,如二氢脲、利尿剂、吲达帕胺等药物,可导致钾排泄。因此,高血压患者常伴有低钾血症,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人体代谢的必需因素。 钾离子的作用: 1.调节细胞内适当的渗透压。 2.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3.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 4.维持正常的神经兴奋性和心肌运动。 5.当高钠摄入导致高血压时,钾可以降低血压。 缺钾会导致疾病,缺钾会引起心跳不规则和加速、心电图异常和肌肉无力,患者会表现出易怒,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长期吃降压药,建议平时多食用4类"高钾食物" 1.绿豆 生活中有些人特别喜欢在夏天喝绿豆汤,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暑,还可以帮助身体清理多余的毒素和垃圾。 绿豆中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可以改善皮肤瘙痒和痤疮,为身体补充钾,改善高血压的不良症状。 2.香蕉 香蕉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可以改善便秘,缓解抽筋,降低血压,另外,香蕉是一种高钾低钠的水果。 平时多吃香蕉还可以帮助身体清理多余的钠离子,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还能调节缺钾引起的肌张力,尤其以100g香蕉为例,钾含量约为208毫克。 3.木瓜 木瓜也是药食同源的水果,可以舒筋活络,调理胃湿,改善消化不良,尤其是木瓜中的维生素含量特别高,可以帮助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木瓜也是一种高钾食物,100克木瓜的钾含量约为260毫克,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木瓜,防止身体缺钾。 4.玉米 玉米也是粗粮,其中,钾含量特别高,以100克玉米为例,钾的含量约为494毫克,钙、硒、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较高。 玉米也可以磨成粉食用,这种做法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价值,易于消化。通常可以做成玉米粉馒头或玉米粉粥,既能补充钾,又能稳定血脂和血糖水平。 服用降压药时,5点或要注意 1.剂量控制 高血压患者首次使用降压药时,如果一次性用量过大,患者很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特别是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常出现障碍,不能盲目使用大剂量药物。 2.不要频繁换药 对于很多患者来说,他们总是认为长期服用一种药物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会随意更换药物。其实,这对于长期监测血压并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果频繁更换,不利于自身病情的控制。 3.不能吃柚子类水果 柚子、橘子等柚类水果本身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如果与降压药同时服用,会导致降压效果增强,可能引起低血压。 柚子果实中还含有呋喃香豆素,会影响肝脏细胞色素酶的正常分解,再者,阻碍药物代谢,引起药物聚集,引起不良反应。 4.降压药不是万能的 如果患有高血压,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医生的处方和建议虽然足够权威,但未必完全适合个人。 降压药不是万能的,终身疾病要按照终身治疗的原则来治疗,这就需要患者在规律服药的同时严格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等,也是基本的抗高血压方法。 5.注意监测血压水平 服用降压药的直接目的是控制血压水平,当然,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血管并发症。 所以,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对于刚服降压药的患者来说,要更频繁、每天测量血压。 如何降低血压水平? 1.稳定情绪 任何精神刺激都会使人们的血压水平升高,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做到"洋洋自得,心平气和",尽量减少情绪波动,就能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清淡 盐中的钠离子会造成人体内水分滞留,从而增加血容量,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清淡饮食的原则,盐的日摄入量一般应控制在3 ~ 5g以下。 另外,高血压患者在平时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脂肪和甜食,特别是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避免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最好做到戒烟限酒,喝茶要清淡,尤其避免睡前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睡眠,甚至导致血压升高。 3.减肥 据统计,胖人的平均寿命比正常体重的人短5 ~ 10年,这是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大,导致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肥胖还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等症状。 减肥的措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有两点:一是少吃,二是多运动,两者要协调进行,缺一不可。 4.合理休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的休息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其各个器官都有所下降,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每天需要保证7-9个小时的睡眠。 5.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放松筋骨,畅通血液,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控制血压。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节奏较慢、运动量较小的运动,活动后不会感到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