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 作者:任丽 "人生之舟已经在时间的洪流中开出很远了,我们却还停留在原来刻下痕迹的地方,这其实是当年创伤刻在身体中的记忆"。 . 炎炎夏日,坐在室内汗流浃背也不愿意放下本书去歇息。书中辅以生动的日常情境、案例和一些电影情节,解读了各种防御带来的问题及其化解方法,从而牢牢的抓住读者的思绪,拿起来便放不下。 . 当我读到"否认——对客观发生的事件的视而不见"这章节时深深触动着我的心,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否认一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有人说"我对金钱一点儿也不在乎",而且他在任何跟金钱有关的事物中都会特意去强调这一点,实际上说明,他对金钱多少是有些在意的。 . 所以,如果有个人总是对某一件事情说"不",那么他实际上是在说"是"。 . 这不得不让我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孩子做错事后,我总是会去纠正并且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你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那样,等等。结果我发现,我越强调,孩子会不会按我的要求去做。有时候还反着与我作对。往往就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和叛逆的标签。 本书中作者指:当我们不断地说"不"时,其实是在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因为孩子潜意识听到的"是"。 . 最关键是是忽略它,而不是不断地强化它。 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之前女儿喜欢咬人,我总是对女儿说"你不要咬人啊"越强调不要咬人,越咬的厉害。最近我忽略了女儿喜欢咬人的事实后,发现女儿有进步了没有之前咬的那么频繁了。 当把"不要咬人"这一动作当作一个必须纠正的错误时,孩子可能也就没有那么焦虑,慢慢地这种行为反而会减少。 . 我们可以尝试在与孩子沟通时,将"你不要……"的句式换成"你可以……"。这是一种被允许,而不是被禁止的行为,给孩子设定范围,这也是一种跟孩子订立规则的方法。 作者不仅讲解了现象,还带读者一同进行反思,使读者觉察防御、进而改变,还提供了一些避免防御带来不良后果的方法。 . 亲子关系、婚恋关系、工作关系等分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防御机制,不妨一起阅读本书从更深层次的去认识自我的防御机制,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