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
前言: 4月份失业率如此之高,年轻人心里悲凉。青年失业率18.2%,北京教授说,我们的青年失业率已经远超欧美。
年轻人迷茫啊,你如何不迷茫。
现在的时代,就是对年轻人极端残酷的时代。
10年时,北京本科毕业生的起薪8000,然后很快涨到1万多。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房价物价大幅上涨,北京毕业生的起薪还没变化,且升职加薪也慢得多。
70后、85前的人,人生遇到的机遇,赚大钱的机会,是95后、00后做梦也想不到的,也没有的。
反映到微观上,就是年轻人找好工作难,谈恋爱难,男女对立,买不起房。
考上的好大学却无力改变经济状态。
以上不是为了让朋友们焦虑,而是要认识周遭的环境;
然后呢,寻找突围之法。
我们放大格局,以上困难不仅仅是个人的困难,也是国家的困难。
且看国家智囊的解法:全国统一大市场。
其中,国家怎么做,理解之,吸收之。
提升个人的智慧,也暗含了个人的机会。
没人比黄奇帆讲得更好了,以下是学习黄奇帆的笔记,分享给朋友们:
超大规模的单一市场,是中国的独特优势;
占全球20%。 对于全球供需格局的影响非常大;
单一是指,法律体系统一,税务体系统一,商业规则统一,语言文化统一 汉族占人口的91.1%;
汉语全国通用;
这一点和印度很不一样;印度是碎片化的散装市场;
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单一市场,和超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导致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
对全球供需产生影响,继而打下来原材料价格,全球分工,产业配套的变化 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导致中国买啥,啥就贵;中国卖啥,啥就便宜的格局。
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大致来自:
1、技术领先 2、劳动力比较优势 3、资源禀赋优势,电煤汽运等要素成本优势
中国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在于规模优势,而不在于劳动力规模优势:
1、摊薄研发成本 2、固定投入成本 3物流成本 4、市场开发成本 5、原材料采购成本 6、连劳动力成本都能摊薄;
美国政客总是弄反倾销调查,不理解中国制造业为啥给力。
可美国企业却尝到了甜头,即时在疫情时,也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
与中国脱钩的想法是短视的,而不会成立的。
中国超大单一规模市场,仍然处在发育的过程中。
还需要四个具体的问题需要深挖: 1、地区间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会出现较大范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保护落后产能,无法市场淘汰
2、城乡两元分割,导致的市场分割。劳动力、土地、商品服务农村也因为监管能力不到位,看上去很像,但质量标准差得很远。交通物流,市场设施,公共服务有差别。
3、部分领域,行政配置资源的色彩依然浓厚。经过40年的改开,但依然有计划和行政。比如能源,油气进出口,能源定价上在全球无话语权。电力,直到去年大规模电荒,煤电上网,电价才逐步放开。很多领域,玻璃门,弹簧门,企业在一个地方能做,另一个地方不能做。
4、资本的无序扩张。房地产业独大,大量资本裹挟银行。扰乱了城市规划、绑架了中国经济,以至于宏观调控,投鼠忌器,被动迎战。
金融业脱实就虚,畸形发展,金融的平均收入是制造业的好几倍。金融上市公司的利润是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大量资本争夺牌照资源,银行表外业务急剧膨胀。
大量资金空转在实体经济之外。
一些资本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蒙骗老百姓,典型就是p2p。
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出现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坏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
存在监管滞后,甚至监管空白。
以上说明我国单一超大规模的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改革。
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实质,就是要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
有为政府,才能催生有效市场。
改革三个要点: 1、深化供给体制,结构性改革。 2、促进区域良性竞争。矫正区域竞争的负面效应。转变成差异化竞争,利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在不停变化。
以往,昆明的鲜花,只能在本地卖,而加上深圳的冷链技术,加上杭州的电商,昆明的鲜花就能卖到全国。昆明获得了新的比较优势。
3、畅通内外双循环,供需相互促进 于此,也能更好地牵引国际大循环。Rcep也实施,未来90%的货物贸易将实现0关税,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大幅放开。非关税壁垒大幅减少。
也申请加入cptpp。我国参与全球大循环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点评一下: 机会嘛总结几个:
1、 农村土地和农业资产的流转
2、行政配置领域的市场化,市场化的一瞬间多有暴利。
3、金融资本和互联网大垄断资本家,依然强劲。
4、地方上利用新的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出现的高价值单一机会。
如昆明的花,卖到全国。
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以上的事情自己做不了,无法成为驾驭这样企业的企业家。
那好,你成为不了马云,可以成为18罗汉,再不行,百度前台分100万。
我知道,大部分人或许求百度前台亦不可为。
颇为无奈,也看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