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史》: 不周之巅,有宜城焉,日月之所不届,而无四时昏昼之辨。有圣人者,游于日月之都,至于南垂,有木焉,鸟啄其枝,则然火出。圣人感之,于是仰察辰心,取以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以改火。 上古之人,茹毛而歃血,食果蓏、膻腐馊漫,内伤荣卫,殒其天年。乃教民取火以灼,以炳,以熟臊胜,以燔黍、捭豚。然后人无腥之疾。人民益伙,羽皮之茹有不给于寒,乃诲之苏冬而炀之使人得遂其性,号遂人氏,或曰燧人。 顺而不一,于是穷火之用,而为之政。春季以出,樵终以纳,异其时也,以济时疾。郁攸之司,九变七化,火为之纪,谓木器液。于是范金合土为釜,作烓高瓯瓿成物化物,而火之功用洽矣。 当是时也,天下多水,教人以渔,洛出四佐,以代天理物,乃大臣职。命明由政乎升级,毕旈辨乎方色,成博受乎古诸,陨录乎延嬉。四后职,而天道平、人事理。龙图呈瑞,龟字效灵。以时占建而正方,握几矩表计寘,指天地以布躔而齐七政,始注物、虫、鸟、兽之名,通国至轻重以转民至赀。 人滋反醇,情欲蠢动,好嗜外迫,则冒礼而忘形,以贱其神。乃制男子三十而取、女子二十而归,以息其民为之进退,以耻其凡。是故父老而慈,子寿而孝,着之世姓,而法自是作,礼由此显矣。治律嵩高之石室,以火着记。二百有三十载。 《纲鉴易知录》: 纲:燧人氏钻木取火。 纪:自有巢氏教民巢居,然犹未知熟食也。燧人氏作,观星辰而察五行,知空有火,丽木则明,于是钻木取火,教民以烹饪,而民利之,故号燧人氏。 以为燧者,火之所生也,乃别五木以改火,顺四时而遂天之意,由是火之功用洽矣。时未有文字,燧人氏始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谓之遂皇。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陨丘。 《尚书大传》曰:燧人为燧皇,以火纪官。 《礼含文嘉》曰: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谓燧人。 《易通卦验》曰:遂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寘。言遂皇持斗机运转之法,指天以施政教。 《太乙金镜》云:燧人氏占斗极而定方,名东西南北。 《古史考》曰: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礼》曰: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 《礼记疏》曰:尊卑之礼,起于遂皇氏。 《拾遗录》曰: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鸹,吸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通典》曰:自燧人逮三王,皆通轻重之法,以制国用。是则制货,以权轻重。生民以来,燧人已通货矣。 《典畧》曰:燧人钻木取火,免腥臊。变熟食,人事也。 《白虎通义》曰:取火教民熟食。制养礼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 《帝王世纪》曰:燧人氏没,包犠氏代之。 《六艺论》云:遂皇之后,历六纪,凡十一代。乃至伏羲,始作十二言之教。 《春秋纬命历序》曰:羲皇、燧人始名物、虫、鸟、兽之名。 又曰:彧温次之,号曰遂皇,冬则穴居,夏则巢处,燔物为食,使民无腹疾,治五百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