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某天上课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突然说"有哪位同学家里是真正的农民,就是现在还在乡下种地的农民,你们不要害怕举手,不要感到尴尬,如果你是这种情况,你还坐在985大学的教室里,你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凤毛麟角"。 班里没有一个人举手。 可是真的没有同学是这样吗?我也在这些人当中,只是我还没有勇气和自信站起来承认这件事情,尽管它在我的心里并不可耻,但我只是害怕跟别人不一样,害怕大家每次一见到我就想到我这时候是多么的"自信",但是这种"自信"总是被贴上"贫穷"的标签。 纵然我明白老师的意思。他认为经济状况不相当的家庭会给各自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我们与别人的差距不仅仅是高考那几分。 刚上大一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时刻保持着一种拘谨的感觉,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未知的想象,但是这种好奇也裹挟着一种深深的自卑。 因为没有去过某些地方,只能在别人侃侃而谈的时候默不作声; 因为没有吃过某些美食,只能在别人分享的时候随声附和; 因为很多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自己却听也没有听过。 我记得我的室友有一次向我提起"好利来"蛋糕,我只能装作没听见的样子,仓皇地在手机上搜索,然后随声附和。那拙劣的演技仿佛会被一眼看穿,可还是骗过了自己可怜的自尊心。 也许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种什么树,结什么果。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人生中能够自己决定的东西只有一小部分,这世界本就不公,与其将所有的情绪都消耗在那些已成定局的事情上,倒不如大胆的在这世界上活一遭。 最后将中岛敦在《山月记》中的一段话送给各位读者:我深知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深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愧助长内心那怯懦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不过是个人的性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