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能源后进小区,聊聊中老年人对电动汽车的野望
#买车容易用车难,电车普及需努力#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上周末,格格分享了明年高考后的暑假三大计划—— 学车(掌握一项技能)、健身(成为芭比金刚)、去俄罗斯旅游(如果俄乌战争结束)。且不说是否靠谱,老父母觉得至少学会开车还是终身有用的。即便以后自动驾驶汽车普及了,会开总比不会开要有些体面。
之后,皇阿玛的脑洞打开了:是不是应该给小朋友一辆车了?经过几夜辩论,本宫的最终方案获得通过:家里现在的沃尔沃V40给小朋友,理由是安全又好开;家里再增加一辆SUV,理由是已经养了吞金兽18年了,是时候犒劳犒劳自己了。
现实的问题来了,上海车牌的艰难是"我命由天不由人",而混动的绿牌即将到期,纯电动车似乎就成为我们明年购车唯一的选择了。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小编有着成为6.5%的边缘化中老年用户的自觉性,购车的脑回路和90后核心消费人群自然不同。在选择买什么车之前,小编要排查电动汽车使用中会碰到哪些坑?为此,小编特地在自家小区和周围做了大量实地调查,发现自己居然住在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后进"小区,要使用一辆电动汽车还真是不容易。
首先,看一组数据: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增至25.7%,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42.44%。小编的小区坐标徐汇区紧贴内环线,住户617户,常驻360辆车,其中绿牌新能源车43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远落后于全国和上海平均值。
其实小区停车费非常良心,以户为单位,第一辆车每月150元,第二辆车300元。造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的原因,不是卖不起,也不是用不起,而是用不了。因为,小区地下车库和地面车库都不能装充电桩。
小编和物业聊了聊,早些年特斯拉车主私自装了一个充电桩,但在闹得满城风雨的特斯拉车库起火事件后,徐汇区的小区基本上已经不允许在地下车库里安装充电桩了。而地面上的车位,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服务人员都来勘察过,没有拉充电桩的条件。物业经理也表示:尽管从今年开始,小区里新能源汽车肉眼可见的增多了,但是小区里不能充电是不会改变的。
附带的调查的信息是,小编逛了小区几圈,发现邻居们对新能源汽车选择都很主流—— 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荣威。还好还好,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电动汽车品牌还没有卷进小区。这也基本上帮助小编框定了预算范围 —— 30万左右的主流电动SUV。考虑到电动车的二手车价格,预算真的没有必要太高,品牌也无需那么豪华。
小区里肯定是不能充电了,那么在小区附近是否能实现充电自由?你别说,还真有可能。小编发现在小区门口的写字楼停车场里有一排充电桩,保安小哥说:"白天停满了,每天6点下班后,周末都空着,可以停进来充电。" 听着好像不错,可以下班回家充个电再回小区。等等,纳尼?!停车费7元一小时,电费每度1.2元的慢充,充一次400公里,要4-5小时,充电费+停车费120元左右。一个月充2-3次,好像没比加油便宜多少?
庆幸的是,小编发现马路对面Shopping Mall的地下停车库有很多个特来电快充桩,每度价格1.35元,并且在家乐福消费满50元,免费停车2小时,充一次电40多元。这居然是附近性价比最高的充电方案。小编现在每天祈祷家乐福不要关门,因为商场停车费是12元/小时。
"探电之旅"虽然曲折,好在结果还是不错的,同时有个更大的彩蛋迎面砸来。在这个Shopping Mall的一楼居然有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并列而立。一打听,两个品牌同一个经销商代理,今年年初开店。
和店员胡侃一通,发现被全网吹爆销量增长最快的广汽埃安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8月份是业绩最好的一个月,走掉三十台,其余几个月都在20台左右徘徊。其中买得最好的AION Y 属于低价紧凑型SUV。AION Y除了屏幕有些科技感,做工和用料只能说对得起这个价位。至于中大型SUV AION V Plus,短头短尾的面包车既视感,也不是本宫的菜。
比亚迪销量王称号实至名归,一家店每月稳定销售在100台左右。这个成绩足以吊打所有其他汽车品牌。这个月预计销量要翻翻,混动车绿牌最后一个月,比亚迪积极向上海调货,冲击最后的高峰。划重点:现在比亚迪混动车型有现车,如果没有特殊颜色和配置需求,基本不需要等。
有意思的是,埃安和比亚迪的销售顾问都是年初从房产销售转行而来,产品信息和销售话术背的挺熟,可见汽车电气化之后,不仅产品更接地气的出现在用户面前,销售的技术门槛也在快速降低。一边喝个奶茶,一边看看车,小编第一次感觉到,现在买个车是可以像买手机一样容易的。
小编记得之前有个市场调查显示:女性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平均抉择周期是6个月。既然充电的方案已经打通,小编接下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车试驾。并且,随着特斯拉打响价格战第一枪,小编预计在市场艰难的2023年,厂家还会祭出更大力度的降价法宝。所以,小编决定目前持币待购。当然,如果有好的产品,也希望大家踊跃推荐。
各位看官如有兴趣,请一键三连鼓励一下,小编还会继续分享真材实料的买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