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太晚上床睡觉,以致整夜都处于半失眠状态。眼睛是闭上了,脑子却在不停地游走。 没失眠过的时候不懂失眠,当有人哭诉自己失眠时,我心里总会嘀咕:"真是矫情,有时间睡觉都不好好睡,我想睡都还不够时间睡呢。睡觉应该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啦,闭上上眼睛呼呼大睡不就可以了?把你的时间分给我,我替你睡好了。" 待自己经历了失眠,才知道想睡而无法入睡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人躺在床上,眼睛闭着,思绪却在不停地游走。不断地给心理暗示自己,我睡着了,睡着了。一睁开眼,人却醒神得就像一只鬼。这样的夜里,既盼望黎明的到来,又害怕它的到来。黎明来了,就不用躺在床上徒劳假寐 ,不过新一天的劳作也即将开始,你大概率找不到中途补眠的机会。 但今天却不同,今天是周六,不用上班,既然睡不着,就早点起来完成前一天剩下的工作吧。 我拿起放在床头的手机,想看看几点了。诶,居然还差一分钟就六点了哦。为啥整个小区那么安静呢?一点声响都没。平常五点之后,就陆陆续续有三轮车开过的声音,共享电动车播报"已开锁" 的声音,竹子扫帚刮过地面的声音,楼下那位晨运老伯跟路人打招呼的声音………这些声音通常都会比闹钟更早一步唤醒小区熟睡的人,今天却寂寂无闻。 就算现在番禺实行静态管理,也不至于此呀。其他人不动,楼下的阿伯,今天难道也不练晨功?我起了床,特意跑到阳台往楼下瞄了瞄,还真的不见阿伯的身影。对面楼窗户里的灯也没有亮起,因为知道今天哪都不能去,所以大家真的就都躺平了,干脆睡个痛快吗? 可怜就我一个人,明明有时间睡却睡不着。都怪领导,偏偏要我今天给客户做合同,害得我梦里都想尽快把这件事情做完,以便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 本来以为居家办公可以为所欲为,结果比回公司上班还忙,还得时刻留意手机信息,生怕没及时回复领导,他会以为我在偷懒。 我就这样从早上八点半开工干到晚上七点钟,中间煮了碗面吃,睡了半个小时。 晚上七点左右,手头的工作进入尾声了。我刚站起来,准备先出门去做个核酸,回来再收尾。领导一个语音电话打来,让我给客户做张合同。老天,我偏偏没拷贝到这个客户的合同资料。他早不下单,晚不下单,偏偏挑我居家办公的时候下单,我谢谢你! 我们有几个领导,每个领导都各有特性。给我打电话的这个领导,是出了名的急性子,而且安排工作总是不分时间场合。他前一分钟分派的工作,恨不得你下一分钟就给他完成,就算你已经下班上了地铁,还是得原路赶去公司,继续加班。 偏偏我也是个急性子,我脾气急。被他折腾了几次,我终于在一个十一黄金周揭竿起义。 那时已经是10月6号,我刚好和朋友带孩子一起去海边玩了。他一个电话过来,就让我马上给客户做合同。 我说:"这个客户每次下单都是先虚晃几枪,他不跟我们磨几轮价格让我们做几次合同才怪。不用那么急啦,我8号回到公司马上给他做合同!" "不要等到八号了,你今天就给他做。" "我没带电脑回来。" 我其实已经带了电脑,给客户的那份合同也是改几个单价的事情,但我就是不想惯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该上班该加班的时候,我一点都不会含糊,有要紧的事情,我周末回去加班也在所不辞。但这种并不急的事情,你假期里一个电话来就让我马上做,恕难从命。 他听我说没带电脑,又来了句:"我不管你,你想办法搞定。" 我说:"我想不到办法。" 晚上他又给我打了一通语音电话,我装作没听见,没接。 第二天,另外一个给他跟单的同事给我发微信,让我告诉她那个客户的文件放在我电脑的哪个位置。一问,才知道她被催回去加班了。当然不是为了我跟的这个客户,她是被召回去处理其他客户的事情了。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这个领导也知道我不是可以强压的草,就略微改变了一下与我沟通和相处的方式。不是太急的工作,下班后就是交待一下主要内容,叮嘱我第二天记得完成,也没逼着我当天交了。 这个领导虽然是急性子,平时倒也没什么架子,怼他一下,跟他开开玩笑,也是可以的。昨天接到他语音电话的时候,我就故意喊开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们居家办公就是在家里躺着了?我今天没停过啊,忙到现在,刚想出去做个核酸,你又来交待工作了。我宁愿回公司上班啊,放我出去!" 他笑了起来:"你少给我装忙了,有那么多事情做吗?" "你以为啊,在家里办公又不方便,有些资料又没拷回来,没文档格式,还得重新做,我太难了。" ………. 他给我讲了一轮做这份合同的注意事项,我也承诺最晚今天把合同给到他,就出去做核酸了。 居家办公,居家办公,居家办公……… 它没有想象中轻松愉快呀,每个领导都以为你在家里躺着,然后每个人都给你布置了一些节外生枝的任务。我为什么要为自己争取居家办公啊! 诶,好像也不是我自己争取的,似乎它又是。 星期三(公元2022年11月9日)下午15:42分,番禺区政府通过媒体公众号发布了《番禺区关于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51号)》。通告要求全区从2022年11月9日至11月13日,在番禺区域实行静态管理。其中最令打工人焦灼的一句话应该是:其他人员原则上居家办公。对于文件里这个"原则上"一词的意思,英明神武的网民们纷纷给以了很有趣的解读,其中一则如下图所示: 作为一名在番禺居住,在天河上班的蚁民,我明天到底要不要开始居家办公呢?我也很迷茫,把文件转给了正在海珠居家办公的同事。 她看了文件,哈哈一笑道:"你明天还是继续好好上班吧,大老板不会同意你居家办公的。之前海珠刚开始发布了这种文件的时候,我就跟他申请过居家办公。他一句 "地铁不是还开吗?你们小区还没禁止出入就得来上班"就把我给打发了。" 好吧,但我还是忐忑,还是焦灼啊。如今大石至广州塔的地铁站全停了,谁知道其他站会不会说停就停啊,到时无法回家就麻烦了。文件还规定了不允许私家车上路,地铁一停,也无法打车回番禺了。我这路痴还久不运动的人,也不可能效仿河南富士康员工,千里迢迢走路回家啊。 怎么办哪?唉,别想了,当务之急,先打包要紧的文件压缩好发到自己的邮箱,万一被迫居家办公了,至少可以用得上。 打包哪些文件呢?只打包下周要出货的那些?不行,谁知道广州会不会是第二个上海呢,万一 一封封几个月怎么办?得把手头上所有正在做的订单文档,都一 一打包好发给自己。 那天我本可以正常下班,结果为了打包文档和打印文件,愣是搞到了晚上七点多。微信上各路好友已经发来了问候,不在广州的得知番禺要静态管理,问我是否屯够粮了。在番禺或者有线人在番禺的,发图告诉我番禺的菜市场已被抢购一空了,各大超市排队买单的人也绕了超市几圈。 怎么办?只能碰碰运气,公司附近的地下市场看看收档了没。 所幸,市场里还是灯火通明的,菜肉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大白菜,两个包菜,两根大葱,一斤螺纹椒和一代马铃薯。重是重了一点,扛回去再说吧,万一呢。 回到番禺,出了地铁站,我又扛着那一大包菜排长队做了一次核酸。什么都可以不做,核酸得做,绿码是社会人的唯一通行证。 那本该是一个用来好好学习的夜晚,结果全被我用来和住在番禺的朋友交换《51号通告》的解读和调侃了。关于这份通告,大媒南方周末也来一版超详细的问答全解读,可读完跟没读一个卵样。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细想了一下,还是打包了一套衣服,一张小被子才出门。万一呢,万一流落街头,也有张被子可以盖一下呀。 街上的车和人,都比前一天更少了。我明明前一晚已经做过一次核酸,去到地铁口,看打排队测核酸的人只有那么伶仃的几个,我又去测了一次。除了绿码,其他码都可以让你回不了家又去不了什么地方。我以前说过,宁愿做流浪猫也不做被阉割的家猫。如今我可能有机会体验一下流浪猫的生活,我却觉得很害怕。我没被阉割啊,我也有地方可住啊,为啥不让我回去? 地铁上的人是真少,已经八点钟了,上了车还是可以找到座位坐下来。 回到公司,其他同事见到我都说:"诶,你今天还可以出来呀,我以为你都居家办公了呢。" 我说:"我也慌呀,但《通告》也没说要强制性居家办公,还是来呗。" 过了一会,大老板来了,他也是住番禺。其他两个经理看到他也是一脸惊讶:"诶,你怎么还能出来呀?《通告》不是说番禺禁止私家车同行了吗?" 老板一脸豪迈:"没有啊,我小区的时候都没人拦,从小区一拐出来,上了高速,也没人拦,没那么严重啦!" 嘿,幸好我来了,不然可尴尬了。人老板都来了,我不来,岂不显得我比老板还大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往自己带来的硬盘里,猛拷贝一通应急用的文件。又让已经居家隔离的同事,赶紧告诉我有哪些文件需要发给她的,万一我也居家办公,她要找别人发文件就没那么方便了。 我在两台电脑间来回切换。一会去同事电脑帮她压缩文件,一会跑回自己的座位,处理手头上的事情。大老板跟两位经理闲聊了一阵疫情,就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开启盖章和刷手机业务了。 十点多的时候,我正在同事的座位帮她压缩文件。老板突然慌失失地走到我旁边的经理办公室,嚷道:"哎呀,我看我是要回去了。业主群里有人说,擅自离开番禺的话可能会被赋黄码,变黄码我就不能回小区啦!" 我一听,也慌了,赶紧插嘴说:"那我也要回去了,万一变黄码我就哪都去不了,只能训街了!" 老板一听,突然一副很冷静的样子:"有那么慌吗,不至于吧?业主群里传的,也未必是真的.。" 他说完又淡定地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财务也从自己的办公室里出来,走到老板的办公室说:"老板,你可能还是先回去比较稳妥呢。我看朋友圈有人说,番禺的私家车如果出区的话,会被扣6分加300块哦。" 老板犹犹豫豫地说:"是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呢,情况也没有那么严重吧?" 财务所说的情况,我很快也在自己的朋友圈刷到了,管辖我们小区的居委书记,也在居民群里发了相同的内容。尽管我很怕回不去,但老板都不走,我总不能擅自走了呀。 十一点左右,老板终于还是坐不住了,提起包跟经理们打过招呼后就准备走人。他走过我身边的时候,说了一声::"你还不走呀?" 我赶紧说:"我发完资料给XX就走了。" 老板出门前,还故意潇洒地跟大伙说:"我先回去看看什么情况。估计没那么严重的,我明天还过来!" 要发给同事的资料实在太多,压缩文件都压缩了半天,等发完给她,已经将近下午一点了。 我去两位经理的办公室一 一道别:"那我先回去了,重要的资料我都拷贝下来了,都可以在家处理,有什么需要做的到时直接跟我说就行。" 两位经理都蛮通情达理,说:"回去吧,万一黄码真的挺麻烦,没必要冒这样的险。我建议你明天也不要来了,看过完周末,情况有没有好转一点再说。" 我把那袋应急行李留在办公室,提着一个饭盒就走了。到了楼下,我决定还是先到菜市场买点菜带回去。办公楼附近的餐馆,平常热热闹闹的,现在都是门可罗雀。 我扛着两个包菜上了地铁,人更少了。过了体育西路站,每节车厢就仅剩几个人了。就算是过年期间,广州地铁都没有那么空过。公司的群里有人发消息,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段子。 就在我居家办公的第二天(公元2022年1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新要求: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缩短入境人员隔离时间,禁止随意封厂封校停工停课…………. 朋友圈里一片欢欣鼓舞,大家都仿佛看到了社会恢复常态的曙光。从广州大媒发布的新闻来看,广州的政策似乎也紧跟着新20条作出了相应的改变。2022年11月12日,信宜当地新闻也发布:除了几个高风险区,其他曾有疑似病例经过的地方,都恢复为低风险。希望各地所施行的政策,都能贴近自己在媒体所发布的内容,而不是发一套,干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