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生活的意外与惊喜
据说很多人在网上读了一些关于老和尚的"故事",便能幡然醒悟出许多人生道理,这样的好事我极少遇上。这些年来,能真正改变我三观的体验,大多是来自"事故":
由于练单杠拉伤了背肌,几个月来,接受了各式各样的理疗,恢复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多年的健身习惯被暂停了,可没想到,对于内心,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缘。
——不知道这与上帝那个关了门又开窗的名言有没有关系,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中国"塞翁失马"的典故:福祸相倚,此起彼伏,深不可测。
(生活的意外与惊喜)
面对不期而遇的伤痛,透过起初那些"不接受"、"不习惯"的心理反应,得以看清了自己多年来的"我执"习性。直到后来,慢慢学会了接纳,学会了坦然地与生活中各种情况共存,学会了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必站在一个敏感不安的"小我"角度,习惯性地去评判、嗔怨、恐惧。
现在有人把这种"接纳共存"称为"与这个世界和解",我觉得这还是不够的——是谁与这个世界"和解"呢?这里显然还有一个预设的"我",只要还存在"我"、"外界"这样的观念,在仏家看来,那还是分别心,只是暂且缓和了对立冲突,并没有从根源上彻底地解决内心的执着。
你是否试过用这样的眼光看世界:传统认知上的"我",与所谓的"外界",其实本是一个整体,没有边界,整个宇宙都可以是"我"的延伸……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两者不是"和解",是圆融一体,回归本真。
(人的任何一张面孔都不是"真我")
仏家认为:与"我执"对应的真相是"无我",必须正见"我"的虚无本性,才算是走上了觉醒的正道——请不要纠缠在文字逻辑里面去理解上面的表述,不要被自己的感官知觉和已有的知识体系所束缚,大胆尝试,放空旧有的一切,静静地用心来"悟",感悟那一个"空"境……
"无我"之境,如天之湛蓝,而人们的注意力却总是无意识地被吸附在千姿百态、瞬息变幻的云朵上,久而久之,便忘记了背后那一个更为广阔的、永恒的、如如不动的湛蓝。
(以上皆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自以为是、淋漓畅快地表达了一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很抱歉可能让您读了一堆没有任何乐趣的难于理解的文字垃圾。好吧,其实还可以更无耻地坦白:这就是来头条写点东西的初衷之一。
"我执:又作人执、生执。执着实我之意。盖众生之体,原为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之实体个我之存在,而产生‘我’与‘我所’等之妄想分别,即称我执。小乘仏法认为"我执"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摘录)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