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和平的年代,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摧残,那是因为在我们的前方有成千上万的英雄在为中国的未来前仆后继,他们用生命去为中国奉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拖这些英雄的后腿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在乎你能不能为中国的发展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前言 大家好呀,又是新的一天了,我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历史故事,今天又是看史的一天,那么,小球今天给大家带来哪一段历史故事呢?请大家点一点关注,让我们开启全新的一天。 咱们经常说"巴铁巴铁",那么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缘分是怎样结下的呢? 其实,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来自1965年印巴冲突,那么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为什么能产生冲突呢?中国是怎样与巴基斯坦建立如此友好的外交关系的呢?点赞关注小球,小球带你来看一看。 印巴冲突背景 大家都知道,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存在已久,那么他们二者是因为什么不断发生冲突呢?这里边的故事就让小球带大家一切来看一看。其实,印巴矛盾中的罪魁祸首是英国。大家都知道,英国是靠殖民扩张发家的,那么印度与巴基斯坦就是英国曾经的殖民地。 在19世纪中期,英国疯狂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英国资本纷纷涌入印度,印度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印度人民的思想解放,印度人民想要为自己从英国手里争取思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19世纪末期,印度为了争取更好的权利成立的国民大会党,国大党想要争夺更高的权利的呼声被当时殖民印度的英国果断拒绝,这一行为可谓是激怒了印度国大党的众人,他们将自己的目标进一步扩大,从争取更高的权利上升为了求得国家独立。而当时印度国内环境并不太平,人民的思想并不是统一的。 大家都知道,印度人民大多都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当时的领导认为穆斯林比印度教徒落后了太多,于是他们在二十世纪初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这一联盟的成立无疑是与印度国大党开始打擂台,爽的发那个之间争权夺势的对决不断。 但是这两个组织之间可不仅仅只有冲突,毕竟他们都是印度组织,需要排外。在一战之后,世界之间的争斗让印度明白了民族独立的意义,他们希望靠自己对英国的支持可以让英国放过他们,让他们可以获得独立,但是事与愿违,英国当局在战后对印度依旧实行强制管控,并且还大肆屠杀印度人民,这让当时的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彻底对英国失望了,他站出来对当时的印度国大党进行改革,想要在内部排除英国渗透的势力。 在国大党在金贵改组之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奋起反抗英国的殖民,但是在国大党进行实力扩大的同时,它中间的穆罕默德为首的伊斯兰教与甘地为首的印度教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了,而当时的英国当局则抓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印度推行新的法案,使得国大党的权力不断地加大,但是国大党权力的加大就会间接影响他们之间因利益而产生的争斗。 英国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在两个派别之间的争斗上火上浇油,两派别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了。 在二战进行得正如火如荼之时,印度抓住时机继续寻求自己的独立,而印度教在国内斗争中落了下风,印度的大多数信仰者已经转向支持追求成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之后,英国的实力不断下降自顾不暇,在印度的影响力也不断下降,但是,即使它的影响力下降也不影响它在印度作妖,它在1947年的时候提出了蒙巴顿计划,让当时的印度分为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并且告诉它们分裂后就可以独立,英国将会撤回在印度的殖民势力。 说起英国的这个计划还有点好笑,当时的印巴双方为了方案国土划分制定人能够不偏袒对方,他们都同意用一个不了解印度的人去划分,那样才能显得公平,他们给分配助手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于是,一幅地图一个人口统计数据创造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界线。 一个国家被分为了两个国家,这样的事情在世界上也算是不少见的,但是英国将自己的计划美名其曰为了印巴双方的发展。在英国给印度制定的分治条款中,不仅涉及了军队、财政,还涉及到了其他诸多的方面。印度与巴基斯坦在独立后先后光复了法国与葡萄牙殖民的印度领土。本来一个好好的国家被分为了两个国家,那么争斗也就开始了。 印巴冲突 其实,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争斗就是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争斗,在两个国家独立之后,有许多来自对方的教徒移民到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教徒在移民后都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人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就随之不断地发生了, 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教徒大多都因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而无法自力更生,他们只能聚集取暖,从而大的贫民窟也就此诞生,两个国家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就随之而来。两个派别的教徒之间相互不信任对方,从而产生了对倡导非暴力融合两个教派的甘地的不满,于是,印度教的狂热教徒趁机刺杀了甘地,就此,冲突也就激化了。 双方在独立后光复的许多土地都归属了印度,这让巴基斯坦方面相当的不满,而当时独立时,将巴基斯坦的国土分列到印度的两侧,这对巴基斯坦的国家管理来说十分的不利,双方因为领土问题爆发了多次战争,而我们今天的主题1965年的印度偷袭巴基斯坦事件便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的印巴分界线划分时,印度的首领可没压制自己的小心思,多次打着关心的名号对划分人进行威逼利诱,使得印度的优势大大高于巴基斯坦,所以巴基斯坦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落后于印度。 在这个情况下,巴基斯坦怎么办呢?当然是寻求当时的老大哥美国的帮忙。它不甘落于人后,接连捧美国的臭脚,为了表示它对美国的忠心耿耿,它成为了美国在针对我们国家的先锋队,无论中国在国际上提出怎样合情合理的要求,它都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巴基斯坦对中国如此抗拒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捧美国,还有与印度作对。 大家都知道,中国与印度在建国初期的关系是十分好的,巴基斯坦认为不利于中国就是不利于印度,所以它在当时一直在敌视中国,那么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犹如钢铁一般的中巴友谊呢,点赞关注,让我们一起了解。 在1965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越发的尖锐,其中最为主要的矛盾还是克尔米什分治。在1965年的二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卡奇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冲突,印度在巴基斯坦的火力压制下伤亡惨重,只能仓惶撤退,而当时的巴基斯坦碍于不想发动全面的战争也就没有乘胜追击。 在当时的英国首相的调解下,双方都宣布停火,可令巴基斯坦没想到的是,印度方面在签署文件的当天竟然公开发表讲话是,声称克尔米什是印度的一部分。 印度的这一行为彻底地激怒了巴基斯坦,我这让你一步你居然还得寸进尺,那就打吧,谁打赢归谁。 巴基斯坦派遣大量的军队强控进入印度在克尔米什控制的地区,对印度的驻军进行了疯狂的打压,但是,这样的打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打败了,双方碍于形势被迫停火。 但是印度对巴基斯坦的行为怀恨在心,于是便在八月下旬竟然集结了大量的军队跨过了停火线,对巴基斯坦控制的克尔米什的地区发起进攻,并将战火烧到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这次印度的进攻中彻底认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它决定打服印度 。于是,巴基斯坦的军队很快就袭击了印度守军,但是同上次的结果一样,它的行动被镇压了。 但是,巴基斯坦的军队向印度的军队进行了轰炸,使得印度损失惨重,巴基斯坦夺去了印度在克尔米什的五百平方公里的领地。但是印度当局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它立即反击,向巴基斯坦军队发动了偷袭,打了巴基斯坦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只得仓惶撤退到了亚克尔河这个天险边上,想要凭借这道天险取胜,但是在这里巴军遭受了印军多次的伏击,损失严重。 巴基斯坦想要与印度进行空战对决,但是奈何实力不够,它所拥有的飞机数量还不到印度的五分之一,实力落后的巴基斯坦只能连连败退,在处于灭国之际时,只能求助于自己的老大哥,但是,令它心寒的是,它的老大哥不仅对于它的请求无动于衷,还为印度提供大量的军火武器去帮助自己的对方印度来打击自己。 在相继求助英苏两国毫无回应之后,巴基斯坦便明白了,自己是被自己的"好朋友们"抛弃了,自己的"伙伴"尚且如此,那么,其它泛泛之交的国家更不能指望了。于是,它只能试探性地向中国求助,那么,在这里大家可能想问了,巴基斯坦不是敌对中国吗?怎么现在求助中国了呢? 其实,小球在这里不得不感慨巴基斯坦当时的脑子了。关注小球时间比较长的老粉可能知道,小球之前为大家讲过中国对印的反击战,那场战争使得原本交好的中印关系变得僵化,印度也开始敌对中国。 而中国一直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那么,印巴双方发生战争,巴基斯坦求助中国可谓是明智之举了。 那么,巴基斯坦在求助中国后,中国会怎样做呢?在收到巴基斯坦寻求中国支援的请求后,我国果断对巴基斯坦进行了援助。那么,中国是怎样援助的呢? 在收到巴基斯坦的请求之后,我国领导人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如果中国不帮助巴基斯坦的话,那么巴基斯坦就会面临着灭国之灾,而且,在建国后,巴基斯坦主动归还了中国的边境领土,所以,在分析清楚局势之后,我国果断向印度在华的大使馆发出文件,要求它们撤出在中国边界建造的侵略性的军事工程,而且我国还对印度的侵略行为发出了严重的指责,用中国的态度为巴基斯坦进行了支援,而且,我国还支援了巴基斯坦包括坦克在内的大量的军事武器。 有了中国的支援,巴基斯坦的力量大大增强,在当时虽然巴基斯坦的飞机少,但是它的飞机质量却好,巴基斯坦凭借着飞机与坦克的双向联动,印军在巴基斯坦的部署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整个部队死伤惨重,而巴基斯坦军队愈战愈勇,成功将印军从被他们的国土上赶出去,但是,双方在这场战斗结束后,印度被巴基斯坦摧毁了将近一百二十辆坦克,整个部队都处在了瘫痪状态,但是双方并不就此罢休,仍然处在了对峙状态。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中国向联合国提议调停这次冲突,在联合国的调停之下,印巴双方双双接受调停,宣布停止战斗,而双方都撤到了是未进行战斗之前的边界线上,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可以说这次的战斗双方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但也不能就此说这次战斗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在这次战斗之后,印巴双方都要修生养息,短期内并没有再发生任何的冲突了。 那么为什么印度在背靠美国这座大山时会选择退让停火呢?其实这一切的原因都还是因为利益, 在美国与苏联看来,中国无论是在抗美援朝还是对越反击战中的表现都是让美苏两国所震撼的,而且,大家不要忽略了印巴冲突中最关键的一个国家背景,那就是美苏争霸,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它们都希望借助印度的力量去扩大自己的力量,从而能在争霸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是损害自己的实力,中国的加入无疑是给没说两国敲响了警钟,它们是无法做出毫无利益收获的事情的。 对与英国来说,它对印度的支持也只是表示自己对美国的忠心,并且想要从中横插一刀获取点利益罢了。 而在印度眼中,中国对前两年对它们的反击产生的余威还没有缓解过来,如果中国支援巴基斯坦,印度在没有其它国家的帮助下是没有任何胜算的,而且,在这次战争中,印度的损失已经够大的了,中国对巴的援助会使得它的损失变得河大,即使到最后取得胜利,那也是得不偿失的了。 所以,出于多个角度出发,印度必须退让,接受联合国给的台阶。那么1965年的印巴战争也就此结束了,那么,经过这次中国对巴的援助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由巴基斯坦单方面地敌对中国变为了双方关系缓和,那么中国又为了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做了什么努力呢?被人们称为巴铁的关系是怎样由来的呢? 除了在1965年印巴冲突战争中中国给予了巴基斯坦援助,在之后的印巴冲突战争中,虽然当时的我国仍处于文革的混乱当中,西藏边境也不安稳,但是我国还是坚持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飞机等常规武器,还提供了军事人才支援,还在东巴被占领后中国利用一切渠道要求印度停火停止侵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我国仍坚持援巴,向其提供各样的装备,帮助它们建立自己的工业设施,从而推动巴基斯坦经济的发展。 在1965年印巴冲突战争结束后三年,巴基斯坦缺乏资金导致喀昆公路差点烂尾,在中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在国内经济仍不宽裕的情况之下依旧举全国之力援巴,直接给了巴基斯坦五个亿。 在后来中国还陆续援助了巴基斯坦很多资金以及技术去帮助巴基斯坦进行生产。而且这些帮助都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前边只是说了中国援巴行动的一些皮毛,如果大家想知道具体详情的话,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让小球为你解答。 小段总结 在之前的讲解中,小球为大家讲解了印巴冲突背景以及过程结果、中国对巴的援助。在这里小球只想说,没有一个国家是希望自己的国家是不安定的,但是,总有一些国家经受不住利益的驱使去做出损害他国利益的事情,从而产生冲突矛盾甚至是爆发战乱。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不希望自己的国家美好的,但是在他们心中, 国家的安定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即使那个国家是贫穷的、落后的,但是对与他们来说,他们不需要心惊胆战的生活,只需要为自己的国家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和平的年代,没有经受过战火的摧残,那是因为在我们的前方有成千上万的英雄在为中国的未来前仆后继,他们用生命去为中国奉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拖这些英雄的后腿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在乎你能不能为中国的发展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讲解的最后,让我们一起祝福中巴友谊长青。这期的历史故事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历史故事可以留在评论区,说不定哪天小球就为您做一个专属讲解呢? 此篇作品仅代表小球的小脑袋瓜子里的一些东西,如果您有补充内容或者想法的话请留下您的评论。如果各位对我的作品感兴趣的话,请双击点赞关注,让我们下次一起看史吧。